走到人生邊上_第1章
走到人生邊上
自序
2005年一月六日,我由醫院出院,回三裡河寓所 。我是從醫院前門出來的 。如果由後門太平間出來,我就是”回家”了。
躺在醫院病床上。我一直在思索一個題目: 走到人生邊上。一回家,我立即動筆為這篇文章開了一個頭 。從此我好像着了魔。給這個題目纏住了,想不通又甩不開 。我尋尋覓覓找書看,從曾經讀過的中外文書籍――一例如 《四書 》《聖經》。到從未讀過的,手邊有的,或請人借的例如美國白壁德 ( irvin; Ba bbitt 18 65-1933 )的作品,法國布爾熱 (Paul Bour;et 1852 1935)的 《死亡的意義》。讀書可以幫我思索,可是我這裡想通了,那裡又堵死了 。
年紀不饒人 。我又老又病又忙 。我應該是最清閑的人,既不管家事,又沒人需我照顧 。可是老人小輩多,小輩又生小輩,好朋友的兒女又都成了小一輩的朋友。承他們經常關心,近在北京、遠在國外的,過年過節,總來看望我。我雖然閉門謝客,親近的戚友和許許多多小輩們,随時可以沖進門來。他們來,我當然高興,但是我的消閑就保不住了。
至于病,與老年相關的就有多種,經常的是失眠、高血壓、右手腱鞘炎不能寫字等等 。不能寫字可以用腦筋,可是血壓高了,失眠加劇,頭~暈地,就不能用腦筋,也不敢用腦筋。怕中風,再加外來的幹擾,都得對付。還得勞心 。
《走到人生邊上 》這個題目,偏又纏住人不放。二 00五年我出醫院後擅自加重降壓的藥,效果不佳,經良醫為我調整。漸漸平穩 。但是我如果這天精神好,想動筆寫文章,親友忽來問好,這半天就荒廢了,睡不足,勉強工作,往往寫半個字,另一半就忘了,查字典吧,我普通話口音不準,往往查不到,還得動腦筋拐着彎兒找。字越寫越壞 。老人的字愛結成一團,字不成字,我也快有打結子的傾向了 。
思路不通得換一條路再想、我如能睡個好覺,頭腦清楚,我就呆呆地坐着轉念頭。吃也忘了,睡也忘了,一坐就是半天,往往能想通一些問題。真沒想到我這一輩子,腦袋裡全是想不通的問題。這篇短短的小文章,竟費了我整整兩年半的時光 。廢稿寫了一大疊,才寫成了四萬多字的《自問自答》。
在思索的過程中,發現幾個可寫散文的題目 。我寫下了本文的草稿,就把這幾篇散文寫成注釋 。因為都是注釋本文的。費心的是本文,是我和自己的老、病、忙鬥争中掙紮着寫成的。
古羅馬皇帝馬可?奧勒留 (Marcus aurelius-121-180)的《自省錄》是他和鄰邦交戰中寫成的 。我的《自問自答》是我和自己的老、病、忙鬥争中寫成的 。在鬥争中掙紮着寫,也不容易。拉一位古代的大皇帝作陪,聊以自豪吧!
九十六歲的楊绛 二00七年八月十五晚
目錄
自序
走到人生邊上――自問自答
前言
一 神和鬼的問題
二 有關人的問題
(一)人有靈魂
(二)人有個性
(三)人有本性
1。本性的意義
2。什麼是人的本性?
(1)食色性也
(2)靈性良心
3。每個人具有雙重本性
三 靈與肉的鬥争和統一
(一)靈與肉既有矛盾,必有鬥争;經過鬥争,必有統一
1。鬥争的雙方
(1)一方面是肉體
(2)另一面是靈性良心
(3)在靈與肉的鬥争中,靈魂在哪一面?
2。靈與肉怎樣鬥
(二)靈與肉的統一
1。靈性良心占上風
2。靈性良心被棄置不顧
3。靈與肉的妥協
(三)靈與肉的鬥争中,誰做主?
四 命與天命
(一)人生有命
(二)命理
(三)人能做主嗎?
(四)命由天定,故稱天命
五 萬物之靈
六 人類的文明
(一)人的可貴在于人的本身
(二)天地生人的目的
七 人生實苦
八 人需要鍛煉
九 修身之道
十 受鍛煉的是靈魂
(一)人受鍛煉
(二)在肉體和靈魂之間,“我”在哪一邊?
(三)鍛煉的成績
十一 人生的價值
結束語
注釋
一 阿菊闖禍
二 溫德先生爬樹
三 勞神父
四 記比鄰雙鵲
五 三叔叔的戀愛
六 孔夫子的夫人
七 《論語》趣
八 鏡中人
九 他是否知道自己騙人?
十 窮苦人 三則
(一)路有凍死骨
(二)吃施粥
(三)”瞎子餓煞哉!”
十一 胡思亂想
(一)胡思亂想之一
(二)胡思亂想之二
十二 她的自述
十三 韓平原的命
十四 良心
前言
我已經走到人生的邊緣邊緣上,再往前去。就是 “走了”,“去了”,“不在了”。”沒有了”,中外一例,都用這種種詞兒軟化那個不受歡迎而無可避免的”死”字。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規律,誰也逃不過。雖說 “老即是病”,老人免不了還要生另外的病。能無疾而終,就是天大的幸運 ;或者病得幹脆利索,一病就死,也都稱好福氣。活着的人盡管舍不得病人死,但病人死了總說”解脫了”解脫的是誰呢?總不能說是病人的遺體吧?這個遺體也決不會走,得别人來擡,别人來埋。活着的人都祝願死者”走好”。人都死了,誰還走呢 ?遺體以外還有誰呢?換句話說,我死了是我擺脫了遺體?還能走?怎麼走好?走哪裡去?
我想不明白。我對想不明白的事,往往就擱下不想了。可是我已經走到了人生邊上,自己想不明白,就隻想問問人,而我可以間的人都已經走了。這類問題,隻在内心深處自己問自己,一般是不公開讨論的 。我有意無意,探問了近旁幾位七十上下的朋友 。朋友有親有疏,疏的隻略一探問 。
設想到他們的回答很一緻,很肯定,都說人死了就是沒有了,什麼都沒有了 。雖然各人說法不同,口氣不同,他們對自己的見解都同樣堅信不疑 。他們都頭腦清楚,都是先進知識分子。我提的問題。他們看來壓根兒不成問題 。他們的見解,我簡約地總結如下:
“老皇曆了!以前還要做水陸道場超度亡靈呢!子子孫孫還要祭祀”作飨”呢!現在誰還迷信這一套嗎?上帝已經死了。這種神神鬼鬼的話沒人相信了。人死留名,雁死留聲,人世間至多也隻是留下些聲名罷了 。”
“人死了,剩下一個臭皮囊,或埋或燒,反正隻配肥回了 。形體已經沒有了,生命還能存在嗎?常言道 :人死燭滅。蠟燭點完了,火也滅了,還剩什麼呢 ?
“人生一世,草生一秋。草黃了,枯了,死了。不過革有根,明年義長出米。人也一樣,下一代接替上代,代代相傳吧。一個人能活幾輩子嗎 ?”
“上帝下崗了,現在是财神爺坐莊了 。誰叫上帝和财神爺勢不兩立呢!上帝能和财神爺較量嗎?人活一輩子。沒錢行嗎?掙錢得有權有位 。争權奪位得靠錢。稱王稱霸隻為錢。你是經濟大國。國際問才站得住。沒有錢。隻有死路一條 。咱們現在居然”窮則變,變則通了”,知道最要緊的是理财。人生一世,無非掙錢、花錢、享受,死了能帶走嗎 ? “
“人死了就是沒有了,什麼都沒有了。還有不死的靈魂嗎 ?我壓根兒沒有靈魂,我生出來就是活的,就得活到死,盡管活着沒意思,也無可奈何 。反正好人總吃虧,壞人總占便宜 。這個世界是沒有公道的,不講理的,可是有什麼辦法呢,什麼都不由自主呀 。我生來是好人,沒本領做惡人。吃虧就吃虧吧 。盡量做些能傲的事,就算沒有白活了。”
“我們這一輩人,受盡委屈、吃盡苦楚了。從古以來,多少人”搔首問青天”,可是”青天”,它理你嗎?聖人以神道設教,“愚民”又”馭民”?我們不願再受騙了 。迷信是很方便的。也頂稱心。可是”人民的鴉片”畢竟是麻醉劑呀,誰願意做?瘾君子”呢。說什麼”上帝慈悲”。慈悲的上帝在幹什麼?他是不管事還是沒本領呀?這種昏賴元能的上帝,還不給看破了?上帝?哪有上帝。”
“我學的是科學 。我隻知道我學的這門學科 。人死了到哪裡去是形而上學,是哲學問題,和我無關。我隻知道人死了就什麼都沒有了。”
他們說話的口氣,比我的撮述較為委婉,卻也夠叫我慚愧的。老人糊塗了,但是我仔細想想,什麼都不信,就保證不迷嗎?他們自信不迷。可是他們的見解,究竟迷不迷呢?
第一,比喻隻是比喻 。比喻隻有助于表達一個意思,并不能判定事物的是非虛實。”人生一世,草生一秋”隻借以說明人生短暫 。我們也向人祝願”如松之壽”、”壽比南山”等等,都隻是比喻罷了。
“人死燭滅”或”泊幹燈燼”。都是用火比喻生命。油或脂等燃料比喻軀體。但另一個常用的比喻”薪盡火傳”也是把火比喻生命,把木柴比喻軀體。脂、油、木柴同是燃料,同樣比作軀體 。但”薪盡火傳”卻是說明軀體消滅後,生命會附着另一個軀體繼續燃燒。恰恰表達靈魂可以不死 。這就明确證實比喻不能用來判斷事物的真僞虛實。比喻不是論斷 。
第二,名與實必須界說分明。老子所謂”名可名,非常名。”如果名與實的界說不明确,思想就混亂了。例如。。我沒有靈魂”雲雲,是站不住的 。人死了,靈魂是否存在是一個問題 。活人有沒有靈魂 。不是問題,隻不過”靈魂”這個名稱沒有定規。可有不同的名稱。活着的人總有生命一-不是蟲蟻的生命。不是禽獸的生命, 而是人的生命,我們也稱”一條人命” 。自稱沒有靈魂的人,決不肯說自己隻有一條狗命。常言道”人命大似天”或”人命關天”二人命至關重要,殺人一命,隻能用自己的生命來抵償 。 “一條大命”和”一個靈魂”實質上有什麼區别呢?英美人稱 soul,古英文稱 ;host,法國人稱 ame。西班牙人稱 alma,辭典上都譯作靈魂。靈魂不就是人的生命嗎?誰能沒有生命呢?
又例如”上帝”有衆多名稱 。”上帝死了”,死的是哪一門子的上帝呢?各民族、各派别的宗教,都有自己的上帝,都把自己信奉的上帝稱真主,稱唯一的上帝,把異教的上帝稱邪神。有許多上帝有偶像,并且狀貌不同。也有沒有偶像的上帝。這許多既是真主,又是邪神,有偶像和無偶像的上帝,全都死了嗎?
人在急難中,痛苦中,煩惱中,都會呼天、求天、間天,中外一例。上帝應該有求必應,有問必答嗎 ?如果不應不答,就證明沒有上帝嗎?
耶稣受難前夕,在葡萄園裡梅告了一整夜,求上帝免了他這番苦難,上帝答理了嗎?但耶稣失去他的信仰了嗎?
中國人絕大部分是居住農村的農民 。他們的識見和城市裡的先進知識分子距離很大。我曾下過鄉,也曾下過幹校,和他們交過朋友。能了解他們的思想感情,也能認識他們的人品性格 。他們中間,當然也有高明和愚昧的區别。一般說來,他們的确思想很落後。但他們都是在大自然中生活的。他們的經曆,先進的知識分子無緣經曆,不能一概斷為迷信 。以下記錄的,都是笃實誠樸的農民所講述的親身經曆。
“我有夜眼,不愛使電棒,從年輕到現在六七十歲,慣走黑路。我個子小,力氣可大,啥也不怕。有一次,我碰上”鬼打牆”了。忽然的,眼前一片漆黑,什麼都看不見,隻看到旁邊許多小道。你要走進這些小道,會走到河裡去。這個我知道。我就發話了 :不讓走了嗎?好,我就坐下。”我摸着一塊石頭就坐下了。我掏出煙袋,想抽兩口煙。可是火柴劃不亮,劃了十好幾根都不亮 。碰上”鬼打牆”,電棒也不亮的。我說 :“好,不讓走就不走,咱倆誰也不犯誰 。”我就坐在那裡 。約莫坐了半個多時辰,那道黑牆忽然沒有了。前面的路,看得清清楚楚。我就回家了。碰到”鬼打牆”就是不要亂跑。他看見你不理,沒辦法,隻好退了。”
我認識一個二十多歲農村出身的女孩子。她曾讀過我記的《遇仙記 》(參看《楊绛文集》第二卷 228-233頁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4年版),問我那是怎麼國事 。我說:”不知道,但都是實事。全宿舍的同學、老師都知道。我活到如今,從沒有像那夜睡得像死人一樣! 她說 :“真的,有些事,說來很奇怪,我要不是親眼看見,我決不相信。我見過鬼附在人身上。這鬼死了兩三年了,死的時候四十歲。他的女兒和我同歲,也是同學 。那年,挨着我家院牆北面住的女人剛做完絕育手術,身子很弱。這個男鬼就附在這女人身上,自己說”我是誰誰誰,我要見見我的家人,和他們說說話。”有人就去傳話了。他家的老婆、孩子都趕來了。這鬼流着眼淚和家裡人說話,聲音全不像女人。很粗壯。我媽是村上的衛生員。當時還要為這女人打消炎針 。我媽過來了,就掐那女人的上嘴唇一一叫什麼”人中”吧 ?可是沒用。我媽硬着膽子給她打了消炎針 。這鬼說 :“我沒讓你掐着,我溜了 。嫂子。我今兒晚上要來吓唬你l”我家晚上就聽得嘩啦啦的響,像大把沙子撒在精上的響。響了兩次。我爹就罵了 :深更半夜,鬧得人不得安甯,你王八蛋!”那鬼就不鬧了。我那時十幾歲,記得那鬼鬧了好幾天,不時地附在那女人身上。大約她身子健朗了,鬼才給趕走。 “
在”餓死人的年代”,北京居民隻知道”三年自然災害氣十年以後。我們下放幹校,才知道不是天災。村民還不大敢說 。多年後才聽到村裡人說 :那時候餓死了不知多少人,村村都是死人多,活人少,陽氣壓不住陰氣,快要餓死的人往往夜裡附上了鬼,又哭又說。其實他們隻剩一口氣了。沒力氣說話了。可是附上了鬼,就又哭又說,都是新餓死的人,哭着訴苦 。天亮,附上鬼的人也多半死了。”
鬼附人身的傳說,我聽得多了,總不大相信。但仔細想想,我們常說“又做師娘(巫婆)又做鬼”,如果從來沒有鬼附人身的事,就不會有冒充驅鬼的巫婆。所以我也相信莎士比亞的話 :這個世界上,莫名其妙的事多着呢。
《左傳 》也記載過鬧鬼的事。春秋戰國時,鄭國二貴胃争權 。一家姓良,一家姓驷。良家的伯有驕奢無道,驷家的子笛一樣驕奢,而且比伯有更強橫 。子暫是老二,還有個弟弟名公孫段附和二哥。子雷和伯有各不相下 。子誓就叫他手下的将官驷帶把伯有殺了。當時鄭國賢相子産安葬了伯有。子暫擅殺伯有是犯了死罪,但鄭國的國君懦弱無能,子産沒能夠立即執行國法。子誓随後兩年裡又犯了兩樁死罪。子産本要按國法把他處死,但開恩讓他自殺了 。
伯有死後化為厲鬼。六七年間經常出現。據《左傳 》,“鄭人相驚伯有”,隻要聽說”伯有至矣”,鄭國人就吓得亂逃,又沒處可逃。伯有死了六年後的二月間,有人夢見伯有身披盔甲,揚言 :“三月三日,我要殺驷帶。明年正月二十八日,我要殺公孫段。”那兩人如期而死 。
鄭國的人越加害怕了。子産忙為伯有平反,把他的兒子“立以為大夫,便有家廟”,伯有的鬼就不再出現了。
鄭子産出使晉國 。晉國的官員問子産:伯有猶能為厲乎?”(因為他死了好多年了。)子産曰:“能。”他說 :老百姓橫死。鬼魂還能鬧,何況伯有是貴自的子孫,比老百姓強橫。他安撫了伯有,他的鬼就不鬧了。
我們稱鬧鬼的宅子為兇宅 。錢鐘書家曾租居無錫留芳聲巷一個大宅子,據說是兇宅 。他叔叔夜晚讀書,看見一個鬼,就去打鬼,結果大病了一場。我家一九一丸年從北京回無錫,為了找房子,也曾去看過那所兇宅。我記得爸爸對媽媽說 :“兇宅未必有鬼,大概是房子陰暗,住了容易得病。”
但是我到過一個并不陰暗的兇宅 。我上大學時,我和我的好友周芬有個同班女友是常熟人,家住常熟 。一九三一年在假,她邀我們遊常熟,在她家住幾天。我們同班有個男同學是常熟大地主,他家目。在城裡蓋了新房子。我和周芬等到了常熟,他特來邀請我們三人過兩天到他新居吃飯,因為他媽媽從未見過大學女生,一定要見見,酒席都定好了,請務必賞光。我們無法推辭。隻好同去赴宴。
新居是簇新的房子。陽光明亮,陳設富麗 。他媽媽盛裝迎接。同席還有他爸爸和孿生的叔叔,相貌很相像。還有個瘦弱的嫂子帶着個淘氣的胖侄兒,還有個已經出嫁的妹妹 。據說,那天他家正式搬人新居。那天想必是挑了”宜遷居”的黃道吉日。因為搬遷想必早已停當,不然的話,不會那麼整潔 。
回校後,不記得過了多久,我又遇見這個男同學。他和我們三人都不是同系,不常見面。他見了我第一事就告訴我他們家鬧鬼,鬧得很兇。嫂子死了,叔叔死了,父母病了,所以趕緊逃回鄉下去了。據說,那所房子的地基是公共體育場,沒知道原先是處決死囚的校場 。我問:“鬼怎麼鬧 ?”他說:“一到天黑,樓梯上腳步聲上上下下不斷,滿處咳吐吵罵聲,不知多少鬼呢。”我說:“你不是在家住過幾晚嗎?你也聽到了 ?”他說他隻住了兩夜 。他像他媽媽,睡得濃,隻覺得城裡不安靜,睡不穩。春假完了就回校了 。鬧鬼是他嫂子聽到的,先還不敢說。他叔叔也聽到了。嫂子病了兩天,也沒發燒,無緣無故地死了 。才過兩天,叔叔也死了,他爹也聽到鬧,父母都病了。他家用男女兩個傭人,男的管燒飯,是老家帶出來的,女的是城裡雇的。女的住樓上,男的住樓下,上下兩間是樓上樓下,都在房子西盡頭,樓梯在東頭,他們都沒事。家裡突然連着死了兩人,棺材是老家賬房雇了船送回鄉的。還沒辦喪事,他父母都病了。體育場原是校場的消息是他妹妹的婆家傳來的 。他妹妹打來電話,知道父母病,特來看望。開上晚飯,父母都不想吃。他妹妹不放心,陪了一夜。他的侄兒不肯睡挪人爺爺奶奶屋的小床,一定要睡爺爺的大床。他睡爺爺腳頭,夢裡老說話。他妹妹和爹媽那晚都聽見家裡鬧鬼了。他們屋裡沒敢關電燈 。妹妹睡她媽媽腳頭。到天亮,他家立即雇了船,收拾了細軟逃回鄉下 。他們搬人新居。不過七、八天吧。和我們同席吃飯而住在新居的五個人,死了兩個,病了兩個,不知那個淘氣的胖侄兒病了沒有。這位同學是謹小慎微的好學生,連黨課《三民主義》都不敢逃學的,他不會撒謊胡說 。
我自己家是很開明的,連竈神都不供。我家蘇州的新屋落成,竈上照例有“竈君菩薩”的神盒。年終糖瓜祭竈,把竈神送上天了 。過幾天是“接竈”日。我爸爸說:“不接了。”爸爸認為竈神相當于“打小報告”的小入,吃了人家的糖瓜,就說人家好話。這種神,送走了正好,還接他回來幹嗎?家裡男女傭人聽說竈神不接了,都駭然 。可是“老爺”的話不敢不聽。我家沒有竈神,幾十年都很平安。
可是我曾經聽到開明的爸爸和我媽媽講過一次鬼。我聽大姐姐說。我的爺爺曾做過一任浙江不知什麼偏僻小縣的縣宮。那時候我大姐年幼,還不大記事。
13 前 。。
、
隻有使她特别激動的大事才記得。那時我爸爸還在日本留學,爸爸的祖父母已經去世,大伯母一家、我媽媽和大姐姐都留在無錫,隻爺爺帶了奶奶一起離家上任。大姐姐記得他們坐了官船。扯着龍旗,敲鑼打鼓很熱鬧。我聽到爸爸媽媽講。我爺爺奶奶有一天黃昏後同在一起,兩人同時看見了我的太公,兩人同時失聲說 2”爹爹喂”,但轉眼就不見了。随後兩人都大病,爺爺趕忙辭了宮,例眷乘船回鄉。下船後,我爺爺未及到家就咽了氣。
這件事,想必是我奶奶講的 。兩人同時得重病,我爺爺未及到家就咽了氣,是過窪的事實 。見鬼是得病還鄉的原因 。我媽媽大概信了,我爸爸沒有表示 。
以上所說,都屬”怪、力、亂、神”之類,我也并不愛談 。我原是舊社會過來的”老先生”一一這是客氣的稱呼。實際上我是老朽了 。老物陳人,思想落後是難免的 。我還是晚清末代的遺老呢!
可是為”老先生”改造思想的。。年輕人”如今也老了。他們的思想正确嗎 ?他們的”不信不迷”使我很困惑。他們不是幾個人。他們來自社會各界科學界、史學界、文學界等,而他們的見解卻這麼一緻、這麼堅定。顯然是代表這一時代的社會風尚,都重物質而懷疑看不見、摸不着的”形而上”攪界。他們下一代的年輕人,是更加偏離”形而上”境界,也更偏重金錢和物質享受的 。他們的見解是否正确,很值得仔細思考。
我試圖擺脫一切成見,按照合理的規律,合乎邏輔的推理,依靠實際生活經驗,自己思考。我要從平時不在意的地方,發現問題,解答問題:能證實的予以肯定,不能證實的存疑。這樣~步一步自問自答,看能探索多遠。好在我是一個平平常常的人,無黨無派,也不是教徒,沒什麼條條框框幹礙我思想的自由。而我所想的,隻是淺顯的事,不是專門之學,普通人都明白。
我正站在人生的邊緣邊緣上,向後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後看,我已經活了一輩子,人生-世。為的是什麼呢?我要探索人生的價值。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麼都沒有了嗎?當然。我的軀體火化了,沒有了,我的靈魂呢?靈魂也沒有了嗎?有人說。靈魂來處來,去處去 。哪兒來的 ?又回哪兒去呢?說這話的,是意味着靈魂是上帝給的,死了又回到上帝那兒去 。可是上帝存在嗎?靈魂不死嗎?
一神和鬼的問題
現在崇尚科學,時髦的口号是“上帝已經死了”。說到信念,就是唯心,也就是迷信了 。唯心,可以和迷信畫上等号嗎?現在思想進步的人,也講“真、善、美氣”真、善、美”看得見嗎 ?摸得着嗎?看不見、摸不着的,不是隻能心裡明白嗎?信念是看不見的,隻能領悟 。從“知”到“悟”,有些距離,但并非不能逾越的,隻是小小一步飛躍,認識從“量變”進而為“質變”罷了 。是不是“迷”,可以笨笨實實用合理的方法和邏蟹的推理來反證。比如說吧,假如我相信大自然有規律,我這點信念出于我累積的知識 。我看到一代代科學家已發現了許多規律 。規律可能是錯誤的(如早期關于天體運行的規律)。可以推翻 ;規律可能是不全面的,可以突破,可以補充 。反過來說,大自然如果沒有規律,科學家又何從探索?何從發現?又何從證實呢?大自然有規律這點信念,是由知識的累積,進一步而領悟的。然後又由反證而肯定。相信大自然有規律,能說是迷信嗎?是否可以肯定不是迷信呀 ?
科學愈昌明。自然界的定律也發現得愈多,愈精密 。一切定律(指經過考驗,全世界科學家都已承認的定律)。不論是有關天文學、物理學、生物學等等,每一學科的定律,都融會貫通,互相補充,放之四海而皆準 。我相信這個秩序井然的大自然,不可能是偶然,該是有規劃、有主宰的吧?不然的話,怎能有這麼多又普遍又永恒的定律呢?
有人說,物質在突發的運動中,動出了定律 。但科學的定律是多麼精确,多麼一絲不苟,多麼普遍一緻呀!如果物質自己能動出這麼精密的定律來,這物質就不是物質而有靈性了。該是成了精了 。但精怪各行其道,不會動出普遍一緻的定律來。大自然想必有神明的主宰,物質按他的規定運動 。所以相信大自然的神明,是由累積的知識,進而成為信念,而這個信念,又經過合理的反證,好像不能推翻,隻能肯定 。相信大自然的神明,或神明的大自然,我覺得是合乎理性的,能說是迷信嗎 ?
大自然的神明,或神明的大自然,按我國熟悉的稱呼,就稱”天”,老百姓稱老天爺或天老爺,文雅些稱”上天”、”天公”、”上蒼”,名稱不同。所指的實體都是相同的。
例如孔子曰 :“天何盲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陽貨十七》)“吾誰欺,欺天乎?”( 《于罕第九》)“知我者,其天乎”“ “憲問十四》”“獲罪于天,無所褲也。”( 《八佾第三》 )“天生德于予,……” ( 《述而第七》)以上隻是略舉幾個《論語 》裡的“天”,不就是指神明的大自然或大自然的神明嗎?
有人因為《論語》樊遲問知,于曰:“敬鬼神而遠之。” (《雍也第六》)就以為孔子對鬼神敬而遠之 。但孔子對鬼神并不敬而遠之 。《中庸》第十六章,子思轉述孔子的話:“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視之而勿見,聽之而勿聞,體物而不可遺,使天下之人齊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 。 《詩》曰 :“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 。”又, 《中庸》第一章“莫見乎隐。莫顯乎徽,故君子慎其獨也 。”
《中庸 B所記的話,我按注解解釋如下。第十六章說 :“祭祀的時候,鬼神雖然看不見,聽不見,萬物都體現了神靈的存在 ;祭祀的時候,神靈就在你頭頂上,就在你左右”。接着引用《詩經?大雅?抑》之篇 :“神來了呀,神是什麼模樣都無從想像,我們哪敢怠慢呀 。”這幾句詩,表達了對神的敬畏 。
《中庸 第一章裡說 :“最隐蔽的地方,最微小的事,最使你本相畢露,你以為獨自一人的時候投入看見,就想放肆啦?小心呀”君子在獨自一人的時候特别謹慎。”
讀《論語 》。可以看到孔子對每個門弟子都給予适當的答複。問同樣的問題,從沒有同樣的回答 。這是孔子因人施教 。樊遲是個并不高明的弟子 。他曾問孔子怎樣種田,怎樣種菜 。孔子說他不如老農,不如老圃。樓下說“小人哉。樊須也”( 《子路十三 》) 。一次,樊遲問知{智) 。 ( 《顔淵十二》)子曰 :“知人 。”樊遲不懂,問這話什麼意思?孔子解辟了一通。他還是不懂,私下又把夫子的解釋問子夏 。他大概還是沒懂,又一次問知,孔子曰:産敬鬼神而遠之。這回他算是懂了吧,沒再問 。可是《論 語》和《中庸 》裡所稱的“鬼神”,肯定所指不同。《中庸》裡的“鬼神”,能“敬而遠之”嗎? 《中庸》和 《論語 》講“鬼神”的話,顯然是矛盾的 。那麼,我們相信哪一說呢?
孔子十九歲成家,二十歲生鯉。字伯魚 。伯魚生傲,字子思。伯魚先孔子死。據《史記?孔子世家 》。伯魚享年五十 。那麼,孔子已經七十歲了 。而顔淵還死在他死以後。子路又死在顔淵之後,孔子享年七十三。他七十歲以後經曆了那麼多喪亡嗎?而伯魚幾歲得子,沒有記載 。孔子去世時子恩幾歲。無從考證 。反正孔子暮年喪伯魚之後,子思是他唯一的孫兒。孔子能不教他嗎?孔子想必愛重這個孫兒。他如果年歲已長,當然會跟着祖父學習。當時孔子的門弟子已有兩位相當于助教的有若和曾參,稱有子、曾子 。子思師事曾參 。如果他當時已有十五、六歲,他是後輩。師事助數是理所當然 。如果他還幼小。孔子一定把他托付給最信賴的弟子。
曾參顯然是他最貼心的弟子。試着他們倆的談話 。孔子說:“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孔子走了,門人間曾子,夫子什麼意思?曾子日産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裡仁第四》)哪個門弟子能這麼了解孔子呢?子思可能直接聽到泣祖父的教誨,也可能由曾參傳授。
《論語》子貢回 :“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公冶長第五 》) 。這不過說明,孔子對有些重要的問題,不輕易和門弟子談論 。子思作《中庸 》,第一章開宗明義就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 。”這是孔子的大道理,也是他的心裡話,如果不是貼心的弟子,是聽不到的。子思怕祖父的心裡話久而失傳,所以作《中庸》。這是多麼鄭重的事,子思能違反祖父的心意而随意亂說嗎?
“鬼神”二字,往往并稱,但《中庸》所謂“鬼神”,從全篇文字和引用的詩,說的全是”神”。”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就是 《論語 》“祭神如神在”的情景。所謂神。也就是《論語》裡的天,也就是我所謂大自然的神明 。加上子思在《中庸》裡所說的話,就點染得更鮮明了。神是無所不在,無所不見,無所不知的 。能”敬而遠之”嗎?神就在你身邊,決計是躲不開的 。
孔子每次答弟子的問題,總有針對性。樊遲該是喜歡談神說鬼,就叫他“敬鬼神而遠之” 。這裡所說的“鬼神”,是鬼魅,決不是神 。我國的文字往往有兩字并用而一虛一實的 。“鬼神”往往并用 。子思《中庸》裡用的“鬼神”,“鬼”是陪用,“鬼”虛而“神”實 。“敬鬼神而遠之”,“神”是陪用 ,“神”字虛而”鬼”字實 。(參看《管錐編》第一冊《周晶正義》二一《系辭》五一←←93-95頁。三聯書店 2001年 1月版)鬼魅宜敬而遠之 。幾個人相聚說鬼,鬼就來了。西方成語 :“說到魔鬼,魔鬼就來 。”我寫的《遇仙記》就是記我在這方面的經驗 。Www.56Wen
我早年怕鬼,全家數我最怕鬼,卻又愛面子不肯流露 。爸爸看透我,笑稱我“活鬼”即膽小鬼。小妹妹楊必護我,說絡姐隻是最敏感 。解放後,錢锺書和我帶了女兒又回清華,住新林院,與堂姊保康同宅 。院系調整後,一再遷居,遷入城裡 。不久我生病,三姐和小妹楊必特從上海來看我 。楊必曾于解放前在清華任助教,住保康姊家。我解放後又回清華時,楊必特地通知保康姐,請她把清華幾處衆人說鬼的地方瞞着我,免我害怕。我既已遷居城裡,楊必就一一告訴我了。我知道了非常驚奇。因為凡是我感到害怕的地方,就是傳說有鬼的地方。例如從新林院寓所到溫德先生家,要經過橫搭在小溝上的一條石闆。那裡是日寇屠殺大批戰士或老百姓的地方。一次晚飯後我有事要到溫德先生家去。锺書已調進城裡,參加翻譯《毛選》工作,我又責令錢玻早睡 。我獨自一人,怎麼也不敢過那條石闆。三次鼓足勇氣想沖過去,卻像遇到”鬼打牆”似的,感到前面大片黑氣,阻我前行,隻好退回家 。平時我天黑後走過網球場旁的一條小路,總覺寒凜凜地害怕。據說道旁老樹上曾吊死過人。據說蘇州廟堂巷老家有幾處我特别害怕,都是傭人們說神說鬼的地方。我相信看不見的東西未必不存在。城裡人太多了,鬼已無處可留。農村常見鬼,鄉人确多迷信,未必都可信。但看不見的,未必都子虛烏有。有人不信鬼(我爸爸就不信鬼) 。 有人不怕鬼(锺書和錢玻從來不怕鬼〉。但是誰也不能證實人世間沒有鬼。因為”沒有”無從證實;證實”有”,倒好說。我本人隻是怕鬼。并不敢斷言自己害怕的是否實在,也許我隻是迷信 。但是我相信,我們不能因為看不見而斷為不存在。這話該不屬迷信吧?
有人說,我們的親人,去世後不再回家,不就證明鬼是沒有的嗎?我認為,身後的事,元由得知,我的自問自答。隻限于今生今世。
二有關人的問題
有關人的問題,我不妨從最親切最貼身的“我”問起,就發現一連串平時沒想到的問題。
“我”,當然不指我個人,“我”是一切人的代名詞。如問“我”是誰?答“我”是人――人世間每個具體的人。每個具體的人,統稱人。這是一個抽象的代名詞。具體各别的人,數說不盡,我們隻用一個抽象的“人”字,代表一切具體的人。我經常受到批判 :“隻有具體的人,沒有抽象的人,單用一個‘人’字,是抹殺了人的階級性。”抽象的代名詞,當然不是具體的人,但每個自稱“我”的人,都是具體的人,不同階級,不同職業,不同區域,不同時代的一個個具體的人,都自稱”我”,所以可以說 :“我”是人一一人世間每一個具體的人。
(一)人有靈魂
我首先要說。人有靈魂。每個人都有一個身體,而身體具有生命,稱靈魂。靈魂是看不見的,但身體有沒有生命卻顯而易見。死屍和活人的區别看得出,摸得着 。所以每個活着的人,有肉體,也具有生命 。上文已經說過,人的生命不是草木、蟲蟻的生命,也不是禽獸的生命,我們稱一條人命或一個靈魂;名稱不同而所指同是人的生命 。下文我避免用“一條人命”而采用“一個靈魂”,因為在我國文字裡,“命”字有兩重意義。生命(life)稱命 ;命運(fate )也稱命,例如”薄命”、”貧賤命”、”命大”、”生死有命”等。同一個字而所指不同。在思維的過程中窯易引起混亂。導緻錯誤。靈魂是否不滅,可以是問題 ;而活着的人都有生命或靈魂。是不成問題的。可以肯定說:人有兩部分,一是看得見的身體,一是看不見的靈魂。這不是迷信,是不可否認的事
實。
(二)人有個性
人的體質不間,性情各别 。古希臘醫學家認為人的性情取決于這人身體裡某種液體的過剩。人的個性分四種類型=多血的性情活潑,多痰的性情滞綴,多黃膽汁的易怒,多黑膽汁的憂郁。歐洲人一直沿用這種分類。我們所謂”個性”,也稱”性子”,也稱”脾氣”。活潑的我們稱外向,滞緩的我們稱慢性子,易怒的稱急性子或脾氣躁,憂郁的稱内向。不過這種分類,隻是粗粗地歸納,沒多大意義,因為每一種類型包含許多不同的性情呢。急性子有豪爽的,敏捷的,冒失的,也有粗暴的。慢性子有沉靜的,穩重的,死闆的,也有傻呆的。反正性情脾氣各人各樣,而且各種類型的區别。也不能-刀切。有人内向,同時又是慢性子或急性子 。我隻求說明 :體質不同,性情各别。老話:一棵樹上的葉子葉葉不同,人性之不同各如其菌。按腦科專家的定論,各人的腦子,各不相同。常言道 :一個人,一個性 ;十個人,十個性。即使是同胞雙生,面貌很相似,性情卻迥不相同。
個性是天生的,到老不變 。有修養的人可以約束自己。可是天生的急性子不能約束成慢性子 ;慢性子也不能修養成急性子。嬰兒初生,啼聲裡就帶出他的個性。急性子哭聲躁急,慢性子哭聲悠緩 。從生到死,個性不變。老話:“從小看看,到老一半”;“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七卡二變,本性難變”。塞萬提斯在他名著《堂吉诃德》裡多次說。老話成語,是人類數千年智慧的結晶。韓非子說:“古無虛諺。”《管錐編》下, 716頁。三聯書店 2001年版。他們的話确是不錯的。
我曾當過三年小學教員,專教初小一、二年級。我的學生都是窮人家孩子,很野。也很難管。我發現小學生像《太平廣記》、《夷豎志》等神怪小說裡的精怪,叫出他的名字,他就降伏了。如稱”小朋友”。他覺得與他無關。所以我有必要記住每個學生的姓名。全班約四十人。我在排座位時自己畫個座位圖,記上各人的姓名 。上第一堂課,記住第一批姓名。上第二堂課,記住第二批姓名 。上第三堂課,全班的姓名都記熟。第一批記住的是最淘氣、或最乖、最可愛、最伶俐的,一般是個性最鮮明的。最聰明的孩子,往往在第二批裡。因為聰明孩子較深沉,不外露。末一批裡,個性最模糊,一時分不清誰是誰,往往是班上最渾沌的。
我班上秩序最好。如有新來的教師管不了最低班。主任就央我換教低班,不照例随級上升。所以我記住姓名的學生很多很多。三年共六個學期,我教過三、四班新生,從未見到個性相同的學生。
每個人天生有個性,個性一輩子不變,這是可以證實的。天地生人,人多得不可勝數。但所有的人指紋不同,筆迹不同,也是個性不同的旁證 。
(三)人有本性
1 本性的意義
人有本性,指全人類共有的本性,而且是全人類所特有的 。貓有貓性,狗有狗性,牛有牛性,狼有狼性,人也該有人性 。人性是全人類所共有,同時也是全人類所特有的。不分貧富尊卑、上智下愚,隻要是人而不是禽獸,普遍都有同樣的人性 。
2.什麼是人的本性
(1) “食色性也”,不是指人的本性嗎。用“色”字就顯然指人而不指禽獸 。因為禽獸稱“發情”(性欲發動)。不稱“好色”。每個人都有肉體 。有肉體就和其他動物同樣有獸性。不過人的獸性和其他動物不一樣。
禽獸發情有季節,發情是為了繁育後代。人類好色是不分季節的。而且沒個餍足。有三宮六院的帝王還自稱”寡人好色”哩 。禽獸掠食隻求餍足,掠食是為了保全生命 。人的食欲卻不僅僅是圖生存,還圖享受。人不僅要吃飽,還講究美食 。孔子不是說“食不厭精,脍不厭細”嗎? ( 《鄉黨第十 》)食與色,人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