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節
左 輔
浪淘沙
曹溪驿①折桃花一枝,數日零落,裹花片投之涪江,歌此送之。;
水軟橹聲柔,草綠芳洲。碧桃幾樹隐紅樓。者是②春山魂③一片,招入孤舟。 鄉夢不曾休,惹甚閑愁?;
忠州過了又涪州⑤。擲與巴江⑥流到海,切莫回頭。;
【作者簡介】;
左輔字仲甫,一字蘅友,号杏莊,江蘇陽湖(今江蘇武進)人。乾隆五十八年進土。曾在安徽任知縣。官至湖南巡撫。著作有《念宛齋詞》一卷及《念宛齋詩、古文、書、牍》等五類。;
【注釋】;
①曹溪驿:與下文忠州、涪州均在四川。;
②者是:這是。;
③春山魂:指桃花。;
④忠州:今四川忠縣。;
⑤涪州:今四川涪陵。;
⑥巴江:指長江川東一段。;
【評解】;
此詞寫鄉思之情。詞人羁旅巴山蜀水之間,故以桃花一枝擲入巴江,希望他帶着自己的悠悠鄉夢流向大海。全詞寫得宛轉含蓄,或當另有寓意。;
【集評】;
譚獻《箧中詞》:所感甚大。;
汪懋麟
誤佳期 閨怨
寒氣暗侵簾幕,孤負①芳春小約。庭梅開遍不歸來,直恁②心情惡。 獨抱影兒眠,背看燈花③落。待他重與畫眉④時,細數⑤郎輕薄。;
【作者簡介】;
汪懋麟字季角,号蛟門,江蘇江都人。康熙六年進士,官至刑部主事。入史館,充纂修官。著有《錦瑟詞》三卷。;
【注釋】;
①孤負:一作“辜負”,對不住良辰美景或他人的好意。;
②恁:那麼。;
③背看燈花:不看燈花。相傳油燈芯将燼,結成花朵形,是有喜事來臨的吉兆。但閨中人屢見燈花,并不見心上人回來,因而不再看它。;
④畫眉:漢代京兆尹張敞為婦畫眉故事。;
⑤細數:列舉諸事責怪他。;
【評解】;
此詞上片傷久别。寒氣暗侵,徒負芳春。庭梅開遍,恨久别不歸,此心情之所由惡也。下片怨獨居。抱影獨眠,燈花空結,現況實感無聊。而畫眉有待,來日必将細數其輕薄無情。一片癡情,百般刻畫,譜入弦管,凄怨動人。;
鄭 燮
滿江紅 思家①
我夢揚州,便想到揚州夢我。第一是隋堤綠柳,不堪煙鎖。潮打三更瓜步②月,雨荒十裡紅橋③火。更紅鮮冷淡不成圓,櫻桃顆。 何日向,江村躲;何日上,江樓卧。有詩人某某,酒人個個。花徑不無新點綴,沙鷗頗有閑功課。将白頭供作折腰人,将毋左④。;
【作者簡介】;
鄭燮字克柔,号闆橋,江蘇興化人。乾隆元年進士,官山東濰縣知縣。因得罪上司,他就“扯碎狀元袍,脫卻烏紗帽”(《道情十首》),重回揚州賣畫。他是著名畫家,揚州八怪之一。詩、詞、書法均佳。詞作有《闆橋詞鈔》一卷。;
【注釋】;
①思家:這裡指揚州。;
②瓜步:瓜步山。在六合東南,南臨大江。;
③紅橋:在揚州城西北二裡。是揚州遊覽勝地。;
④“将白”二句:是說以白發蒼蒼的自己,作一個沒有出息的人,這将不是不合适的計劃吧。折腰人:此處是作者自謙,也是憤激之反語。左:左計,不适當的策劃。;
【評解】;
此詞抒寫了對揚州的懷念,也透露了對仕宦生活的厭倦。;
上片着意描寫揚州風景名勝,令人神往。下片抒寫對重返揚州的生活展望。全詞平易淺近而内含豐富,感情真摯,頗具特色。;
顧 彩
相見歡
秋風吹到江村,正黃昏,寂寞梧桐夜雨不開門。;
一葉落,數聲角,斷羁魂,明日試看衣袂①有啼痕。;
【作者簡介】;
顧彩字天石,一字湘槎,号補齋,别号夢鶴。江蘇無錫人。生活于康乾時期,著有《鶴邊詞》一卷。;
【注釋】;
①袂:衣袖。;
【評解】;
這首小詞抒寫秋夜相思。梧桐夜雨,秋風落葉,數聲畫角,欲斷羁魂。結句“明日試看衣袂有啼痕”,宛轉含蓄地透露了相思之情。全詞纏綿婉曲,清雅自然。;
【集評】;
《清詞菁華》:彩詞輕俊中時有妙解。;
侯文曜
虞美人影 松巒峰①
有時雲與高峰匹,不放松巒曆曆②。望裡依岩附壁,一樣黏天碧。 有時峰與晴雲敵,不許露珠輕滴。;
别是嬌酣顔色,濃淡随伊力。;
【作者簡介】;
侯文曜字夏若。康熙間江蘇無錫人。著有《鶴閑詞》、《巫山十二峰詞》各一卷。;
【注釋】;
①松巒峰:山名,浙江遂昌、河北平泉、遼甯錦州等地均有之,此處可能指浙江。;
②曆曆:清楚貌。;
【評解】;
此詞詠山岚雲霧變幻奇觀。上片以雲為主,下片以山為主。各以“有時”兩字作領,叙次井然,奕奕有神。全詞以拟人手法,寫得清新别緻,和婉多姿。;
淩廷堪
點绛唇 春眺
青粉牆西,紫骢①嘶過垂楊道。畫樓春早,一樹桃花笑。 前夢迷離②,人遠波聲小。年時到,越溪雲杳,風雨連天草。;
【作者簡介】;
淩廷堪字次仲,安徽歙縣人。乾隆五十八年進士,官甯國府教授。;
著有《梅邊吹笛譜》二卷。;
【注釋】;
①紫骝:良馬名②迷離:模糊。;
【評解】;
此詞抒寫春日感懷。上片寫眼前景色。垂楊道上紫骝嘶過。畫樓春早,一樹桃花。下片抒懷人之情。前夢迷離,征帆遠去。波聲漸小。芳草連天,越溪雲杳。全詞曲折含蓄,和婉工麗。;
【集評】;
《清詞菁華》:廷堪精研音律,填詞持律獨細,惟鄭文焯差堪同語。;
《點绛唇》氣韻高妙,卓然雙絕。;
張惠言
相見歡
年年負卻①花期!過春時,隻合②安排愁緒送春歸。;
梅花雪,梨花月,總相思。自是春來不覺去偏知。;
【作者簡介】;
張惠言原名一鳴,字臯文。江蘇武進人。嘉慶四年進士。官翰林院編修。著有《茗柯文集》及《茗柯詞》。為常州詞派之開山。;
【注釋】;
①負卻:猶辜負。;
②隻合:隻得,隻當。;
【評解】;
此詞寫春過惜春。作者以惋惜的心情埋怨自己年年錯過花期。看似信手拈來,卻是耐人尋味。“春來不覺去偏知”一句,更揭示了人之常情,即諸事往往在時過境遷之後,才倍覺珍貴。春如此,人生亦如此。全詞語淺意深,新穎自然。;
【集評】;
譚獻《箧中詞》:信手拈來。;
風流子
出關見桃花
海風吹瘦骨,單衣冷、四月出榆關。看地盡塞垣①,驚沙北走;山侵溟渤②,疊障③東還。人何在?柳柔搖不定,草短綠應難。一樹桃花,向人獨笑;頹垣短短,曲水灣灣。 東風知多少?帝城三月暮,芳思都删④。不為尋春較遠,辜負春闌⑤。念玉容⑥寂寞,更無人處,經他風雨,能幾多番?欲附⑦西來驿使,寄與春看。;
【注釋】;
①塞垣:指塞外,古代稱長城以北為塞外。垣:牆。;
②溟渤:指渤海。侵:近。;
③疊障:此處指長城。 疊:重疊。障:指在邊塞險要處作防禦用的城堡。還:環。;
④删:削除。;
⑤春闌:春殘。;
⑥玉容:指桃花。;
⑦欲附:打算托附。;
【評解】;
此詞描寫塞外天寒春晚的情景。京師已是春意闌珊,而關外仍是“柳柔”、“草短”,隻有“一樹桃花,向人獨笑”。詞中有意用“一樹桃花”反襯關外天冷花稀的荒涼景色。上片寫在關外見到桃花的欣喜心情。下片由塞北的桃花,聯想到京城春色已暮,于是更增惜春之意。全詞取材新穎,構思精巧。起伏跌宕,委婉曲折。“一樹桃花,向人獨笑”尤為傳神之筆。;
【集評】;
《清詞菁華》:惠言為常州詞派之創始人,變浙東末流,歸于風雅,厥功甚偉。;
錢 枚
憶王孫
短長亭子短長橋,橋外垂楊一萬條。那回臨别兩魂銷,恨迢迢,雙槳春風打暮潮。;
【作者簡介】;
錢枚字枚叔,号謝庵,浙江杭州人。嘉慶四年進士。官吏部主事。;
詩詞兼善。著有《微波詞》一卷。;
【評解】;
此詞構思新穎,詞風自然流暢。層層寫來,極富情韻。;
【集評】;
《清詞菁華》:枚飼筆長于逐層推演,漸進益深,具有剝蕉抽繭功夫。如《憶王孫》,正是此種筆法之具體表現,故是中期詞壇能手。;
董士錫
虞美人
韶華①争肯偎人住?已是滔滔去。西風無賴②過江來,曆盡千山萬水幾時回? 秋聲帶葉蕭蕭落,莫響城頭角!浮雲遮月不分明,誰挽長江一洗放天青?;
【作者簡介】;
董士錫字晉卿,一字埙甫,江蘇武進人。嘉慶副貢生。從其舅張惠言學,工古文、詩、賦,兼善填詞。著有《齊物論齋集》,其中《齊物論齋詞》一卷。;
【注釋】;
①韶華:光陰。;
②無賴:調皮,狡狯。對西風的拟人描寫。;
【評解】;
秋之為氣悲,但亦不知悲從何來。于是怨西風,懼角鳴,恨浮雲遮月,總之均是莫可名狀的惆怅。此詞即表達此種悲秋的困惑之情。雖是文人感時興悲的積習所緻,但也确是人生中常見的普遍情緒,為抒情文學所不廢。;
木蘭花慢
武林歸舟中作
看斜陽一縷,剛送得,片帆歸。正岸繞孤城,波回野渡,月暗閑堤。依稀是誰相憶?但輕魂如夢逐煙飛。赢得雙雙淚眼,從教涴①盡羅衣。 江南幾日又天涯,誰與寄相思?怅夜夜霜花,空林開遍,也隻侬知。安排十分秋色,便芳菲總是别離時。惟有醉将醽醁②,任他柔橹③輕移。;
【注釋】;
①涴:污染。;
②醽醁:名酒。;
③柔橹:船槳,也指船槳輕劃聲。;
【評解】;
此詞抒寫舟中感懷。上片寫舟中所見所感,着意景物描寫。一縷斜陽,送卻歸帆。岸繞孤城,波回野渡,月暗閑堤。;
惟覺輕魂如夢,不禁淚涴羅衣。下片寫所感所思,着意寫人。;
結句“惟有醉将醽醁,任他柔橹輕移”,生動地描寫了人物心情。全詞輕柔宛轉,纏綿含蓄,辭語工麗,意境亦美。;
周 濟
蝶戀花
柳絮年年三月暮,斷送莺花,十裡湖邊路。萬轉千回無落處,随侬隻恁①低低去。 滿眼頹垣欹②病樹,縱有餘英,不值風姨③爐。煙裡黃沙遮不住,河流日夜東南注。;
【作者簡介】;
周濟字保緒,号未齋,一号止庵,别号介存。江蘇荊溪(今江蘇宜興)人。嘉慶十年進士。官淮安府學教授。著有《介存齋詞》。;
【注釋】;
①恁:如此。;
②欹:斜,傾倒。;
③風姨:風神,泛指風。;
【評解】;
此詞寫暮春景色,抒惜春情懷。暮春三月,柳絮紛飛,萬轉千回,落向何處?眼前春老花殘,頹垣病樹,時光如流水,“日夜東南注”。全詞構思精巧,含蘊頗深。語言美,意境亦美。;
【集評】;
蔣敦複《芬陀利室詞話》卷一:讀之,是真得“意内言外”之旨。;
曹雪芹
唐多令 柳絮
粉堕百花洲①,香殘燕子樓②。一團團、逐隊成球。;
飄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③,說風流④。 草木也知愁,韶華竟白頭。歎今生、誰舍誰收!嫁與東風春不管⑤:;
憑爾去,忍淹留!;
【作者簡介】;
曹雪芹,名霑,字夢阮,号雪芹、芹圃、芹溪,是我國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家,《紅樓夢》的作者。兼善詩、詞、戲曲。在《紅樓夢》中,他常常通過詩詞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人物性格,具有極高的藝術性。;
【注釋】;
①粉堕:形容柳絮飄落。百花洲:指百花盛開處。;
②燕子樓:相傳是唐代女子關盼盼所居之處。這裡泛指女子所居的“繡樓”。;
③缱绻:情意深摯,難舍難分。;
④說風流:意即空有風流之名。;
⑤“嫁與東風”句:柳絮被東風吹落,春天不管。自喻無家可依、青春将逝而無人同情。;
【評解】;
曹雪芹巧妙地通過林黛玉對柳絮的吟詠,抒寫對未來悲劇的預感。自己的命運也将要象柳絮那樣飄泊不定,不知是“誰舍誰收”。“嫁與東風春不管:憑爾去,忍淹留!”傾訴了無依無靠、無力掌握自己命運的悲哀。全詞以拟人化手法,抒寫内心的孤獨與悲傷。凄楚哀婉,感人至深。;
高 鹗
南鄉子
戊申秋隽,喜晤故人
甘露灑瑤池①,洗出新妝換舊姿。今日方教花并蒂,遲遲②,終是蓮台③大士慈。 明月照相思,也得姮娥念我癡。同到花前攜手拜,孜孜④,謝了楊枝⑤謝桂枝。;
【作者簡介】;
高鹗,字蘭墅,别号紅樓外史,祖籍遼甯鐵嶺,清兵入關後,流寓北京。漢軍鑲黃旗内務府人。乾隆五十三年中舉後,又終于金榜題名,中了進士。喜填詞,詞風頗近五代“花間”。著有《高蘭墅集》、《硯香詞》。他曾與程偉元補訂《紅樓夢》後四十回。;
【注釋】;
①甘露:古人認為國君德至大,和氣盛,則甘露降。 瑤池:古代傳說中西王母所居宮阙中的地方。這裡似指宮廷。;
②遲遲:久遠。;
③蓮台:佛語,蓮華之台座。 大士:菩薩之通稱。;
④孜孜:殷勤恭謹貌。;
⑤楊枝:佛徒淨齒之具。 桂枝:唐以來傳說月中有桂,登科為月中折桂枝。本詞語意雙關:因佛門助他與故人畹君相會,故謝楊枝;;
又慶幸中舉,故謝桂枝。;
【評解】;
此詞寫于乾隆五十三年秋、高鹗中順天鄉舉時與戀人畹君久别相會的情景。作者科舉得意之時,又與所戀之人久别重逢,天從人願。字裡行間透露出由衷的欣喜之情。全詞寫得情真意摯,缱绻纏綿,雅麗和婉。;
蘇幕遮 送春
日烘晴,風弄曉,芍藥荼醾①,是處撄②懷抱。倦枕深杯消不了,人惜殘春,我道春歸好。 絮從抛,莺任老,拼作無情③,不為多情惱。日影漸斜人悄悄,憑暖欄杆,目斷遊絲袅。;
【注釋】;
①萘醾:名花。;
②撄:觸動。;
③“拼作無情”句:當是反用蘇轼《蝶戀花》的“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悄惱”。;
【評解】;
此詞抒寫了作者對春歸的看法。眼前春光明媚,春花撩人。而“人惜殘春,我道春歸好”。一任絮飛莺老,“拼作無情,不為多情惱”。全詞寫得新穎别緻,豔麗多姿而又不落俗套。;
青玉案
絲絲香篆①濃于霧,織就綠陰紅雨。乳燕飛來傍蓮幕②,楊花欲雪,梨雲如夢,又是清明暮。 屏山遮斷相思路,子規啼到無聲處。鱗瞑羽迷③誰與訴。好段東風,好輪明月,盡教封侯誤。;
【注釋】;
①香篆:香上刻有記時間的篆文。此處言燃着後的香篆,散出比霧還濃的煙。;
②蓮幕:亦作“蓮花幕”。唐韓偓《寄湖南從事》詩:“蓮花幕下風流客,試與溫存遣逐情。”;
③鱗瞑羽迷:這句的意思是魚雁瞑迷,不能為我傳書,思念之情向誰訴說呢?;
【評解】;
此詞抒寫閨中懷人之情。上片寫景。香篆霧濃,“織就綠陰紅雨”。燕傍蓮幕,楊花似雪,梨雲如夢,清明即将過去。;
下片寫春閨懷人。魚雁鮮通,此情誰訴?辜負了春風明月,大好時光。于是“悔教夫婿覓封侯”的思想感情,便自然地流露出來。全詞委婉纏綿,秾豔多姿。;
項鴻祚
減字木蘭花
春夜聞隔牆歌吹聲闌珊①心緒,醉倚綠琴相伴住。一枕新愁,殘夜②花香月滿樓。 繁笙脆管,吹得錦屏春夢遠。隻有垂楊,不放秋千影過牆。;
【作者簡介】;
項鴻祚字蓮生,原名繼章,改名廷紀。浙江錢塘(今浙江杭州市)人。道光十二年(1832)中舉,卒于道光十五年。文人祚薄,哀動詞壇。鴻祚一生,大似納蘭性德。他與龔自珍同時,為西湖雙傑。著有《憶雲詞甲乙丙丁稿》四卷。;
【注釋】;
①闌珊:哀殘。此處形容人物情緒。;
②殘夜:夜将盡。;
【評解】;
殘夜花香,月滿西樓,醉倚綠琴,無人相伴。一枕新愁,心緒闌珊。而繁笙脆管,隔牆傳來,使人難于入夢。結句“隻有垂楊,不放秋千影過牆”,含蓄地透露了詩人“一枕新愁”輾轉反側的憂郁情懷。這首小令,細膩地抒寫了作者此時的情懷。纏綿委婉,意境清新,詞中有畫,畫中寄情。;
【集評】;
譚獻《箧中詞》:蓮生,古之傷心人也!蕩氣回腸,一波三折,有白石之幽澀而去其俗,有玉田之秀折而無其率,有夢窗之深細而化其滞,殆欲前無古人。……以成容若之貴,項蓮生之富,而填詞皆幽豔哀斷,異曲同工,所謂别有懷抱者也。;
清平樂
池上納涼
水天清話①,院靜人銷夏。蠟炬風搖簾不下,竹影半牆如畫。 醉來扶上桃笙②,熟羅扇子涼輕。一霎荷塘過雨,明朝便是秋聲。;
【注釋】;
①清話:清新美好。;
②桃笙:指竹席。據說四川閩中萬山中,有桃笙竹,節高而皮軟,殺其青可作簟,暑月寝之無汗,故人呼簟為桃笙。;
【評解】;
此詞寫夏夜在庭院荷塘邊乘涼的情景。上片寫夜的甯靜清幽,下片刻畫乘涼時的心情。夏末納涼,臨水扶醉,聽荷塘一陣雨過,想到過了今夜,這聲音即将變作秋聲。自是詞人體物感時情懷,然于閑适中亦微含愁意。作者善于以傳神之筆,抓住刹那間的愁情,描繪出如畫的境界。;
【集評】;
《清詞菁華》:鴻祚詞境,蕭涼哀怨,好不勝情。;
太常引
客中聞歌
杏花開了燕飛忙,正是好春光。偏是好春光,者①幾日、風凄雨涼。 楊枝②飄泊,桃根③嬌小,獨自個思量。剛待不思量,吹一片、箫聲過牆。;
【注釋】;
①者:猶“這”。;
②楊枝:唐詩人白居易侍妾樊素,因善歌《楊柳枝》得名。;
③桃根:晉代王獻之妾桃葉之妹。;
【評解】;
項鴻祚被人稱為“别有懷抱者”,其詞往往一波三折,“辭婉而情傷”。此詞上片先寫杏放燕飛,春光大好,繼以“偏是”轉至“風凄雨涼”;下片寫柳飄桃小,獨自思量,繼以“剛待”折入“箫聲過牆”;委婉曲折,乍斷又繼。末三句意與李清照《一剪梅》“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正同。;
龔自珍
如夢令
紫黯紅愁無緒,日暮春歸甚處?春更不回頭,撇下一天濃絮①。春住!春住!黦②了人家庭宇。;
【作者簡介】;
龔自珍一名鞏祚,字爾玉,一字璱人,号定盦,别号羽琌山民。浙江仁和(杭州市)人。道光九年進士。宮禮部主事。生平著作甚富,已刊者有《定盦詩文集》、《定盦詞》等。;
【注釋】;
①濃絮:指柳絮。;
②黦(yuè):色敗壞。污迹。 五代韋莊《應天長》詞:“想得此時情切,淚沾紅袖黦。”;
【評解】;
東君無情,一時間姹紫嫣紅皆黯然失色。而春光卻不顧人們的挽留和歎息,仍抛下滿天白絮,徑自離去,以至作者急得連聲呼喚“春住”。惜春之情,溢于言表。;
【集評】;
譚獻《複堂日記》:詞綿麗飛揚,意欲合周、辛而一,奇作也。;
浪淘沙 寫夢
好夢最難留,吹過仙洲,尋思依樣①到心頭。去也無蹤尋也慣,一桁②紅樓。 中有話綢缪③,燈火簾鈎,是仙是幻是溫柔。獨自凄涼還自遣,自制離愁。;
【注釋】;
①依樣:照原樣。句意即欲重溫舊夢。;
②一桁:一排。桁猶“行”。;
③綢缪:猶纏綿,形容情深意摯。;
【評解】;
夢境在古代詩詞中往往寫得生動逼真,瑰麗多姿。詩人把現實生活中無法傾訴的癡情,運用“寫夢”的藝術手法,真實地展現出來。這首小詞,即是作者自寫舊日的豔遇。下片首三句,當是重溫舊夢。歇拍為“夢醒”時語,不論其有無寄托,均可稱為佳作。;
【集評】;
譚獻《箧中詞》:定公能為飛仙、劍客之語,填詞家長爪梵志也。;
昔人評山谷詩,“如食蝤蛑,恐發風動氣”,予于定公詞亦雲。;
減字木蘭花
偶檢叢紙中,得花瓣一包,紙背細書辛幼安“更能消幾番風雨”一阕,乃是京師憫忠寺海棠花,戊辰暮春所戲為也,泫然得句。;
人天無據,被依留得香魂①住。如夢如煙,枝上花開又十年! 十年千裡,風痕雨點斓斑裡。莫怪憐他,身世依然是落花。;
【注釋】;
①香魂:指落花。;
【評解】;
十年一夢,落花猶存,回首往事,感慨萬千。此詞作者借詠落花以抒懷。“風痕雨點斓斑裡,身世依然是落花”。委婉多情,含蘊無限。雖是一首小詞,卻寫得真摯感人,情韻悠長。在感情上引起讀者的共鳴,在藝術上給人以美的享受。;
蔣春霖
蔔算子
燕子不曾來,小院陰陰雨。一角闌幹聚落花,此是春歸處。 彈淚别東風,把酒澆飛絮。化了浮萍①也是愁,莫向天涯去。;
【作者簡介】;
蔣春霖字鹿潭,江蘇江陰人。後居揚州。生于嘉慶二十三年,卒于同治七年,早年工詩,中年一意于詞。著有《水雲樓詞》。;
【注釋】;
①化了浮萍:《本草》謂浮萍季春始生,或雲為楊花所化。;
【評解】;
燕子未來,小院陰雨,落花委地,春歸冥然,景象已十分凄清;更兼之東風飛絮,把酒彈淚,愈見身世飄零之感。此詞上片着意描寫殘春景色,下片側重抒寫愁情。狀物逼真,風格凄婉,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
【集評】;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鹿潭窮愁潦倒,抑郁以終,悲憤慷慨,一發于詞,如《蔔算子》雲雲,何其凄怨若此。;
浪淘沙
雲氣壓虛欄,青失遙山,雨絲風絮一番番。上巳①清明都過了,隻是春寒。 華發已無端②,何況花殘?;
飛來蝴蝶又成團。明日朱樓人睡起,莫卷簾看。;
【注釋】;
①上巳:陰曆三月上旬的巳日。古代鄭國風俗,三月上巳,至臻、洧二水執蘭招魂,祓除不祥。;
②無端:無故。;
【評解】;
此詞上片寫雨絲風絮,春寒不斷;下片折入雨後花殘,飛蝶成團,亦是傷春之意。其中可能寄寓作者“感時傷事”、“人才惰窳”之歎。前人曾有評論。;
【集評】;
譚獻《箧中詞》:鄭湛侯為予言:“此詞本事,蓋感兵事之連結,人才之惰窳而作。”;
朱孝臧手批《箧中詞》:水雲詞,盡人能誦其隽快之句,嘉、道琌名家,可稱巨擘。;
鹧鸪天
楊柳東塘細水流,紅窗睡起喚晴鸠。屏間山壓眉心翠,鏡裡波生鬓角秋。 臨玉管①,試瓊瓯②,醒時題恨醉時休。明朝花落歸鴻盡,細雨春寒閉小樓。;
【注釋】;
①玉管:毛筆的美稱。;
②瓊瓯:美酒。;
【評解】;
此詞借景抒情。上片寫景。東塘楊柳,春波細流,紅窗睡起,枝上鳴鸠,山壓翠眉,鬓角生秋。下片抒情。時臨玉管,或試瓊瓯,醒時題恨,醉時便休。“明朝落花歸鴻盡,細雨春寒閉小樓。”既為全詞添姿生色,又在有意無意之間微露惜春之意。通篇工麗精巧,委婉含蓄,極有情緻。;
【集評】;
譚獻《箧中詞》:字字用意,氣體甚高,不易到也。;
譚獻《複堂日記》:水雲樓詞,婉約深至,時造虛渾,要為第一流矣。;
薛時雨
浣溪沙
舟泊東流
一幅雲藍一葉舟,隔江山色鏡①中收。夕陽芳草滿汀洲②。 客裡莺花繁似錦,春來情思膩于油。蘭桡③扶夢駐東流④。;
【作者簡介】;
薛時雨字慰農,一字澍生,晚号桑根老農。安徽全椒人。鹹豐三年(1853)進士。官杭州知府,兼督糧道,代行布政、按察兩司事。著有《藤香館集》,附詞二種:《西湖橹唱》、《江舟欸乃》。;
【注釋】;
①鏡:謂水明如鏡。;
②汀洲:水邊或水中平地。;
③蘭桡:裝飾華美的舟船。;
④東流:安徽東流縣,現與至德合并為東至縣。;
【評解】;
在藍天白雲和綠水碧波之間,一葉小舟悠然而來,遠山倒映在水中,夕陽灑滿岸邊芳草。舟中人不禁為繁花似錦的春色深深陶醉,于是駐桡于東流。末句“扶夢”兩字,穎異可喜。;
臨江仙
大風雨,過馬當山①雨驟風馳帆似舞,一舟輕度溪灣。人家臨水有無間。江豚②吹浪立,沙鳥得魚閑。 絕代才人天亦喜,借他隻手回瀾③。而今無複舊詞壇。馬當山下路,空見野雲還。;
【注釋】;
①馬當山:在安徽東至縣西南,北臨長江。;
②江豚:亦稱江豬,哺乳綱,鼠海豚科,體形似魚。常見于長江口,亦溯江而上,見于宜昌、洞庭湖等處。;
③隻手回瀾:唐韓愈《進學解》:“回狂瀾于既倒。”;
【評解】;
此詞寫過馬當山情景。一舟輕度,雨驟風馳,片帆似舞。;
江豚吹浪,沙鳥得魚,景色如畫。下片對景慨歎詞壇無人。;
“馬當山下路,空見野雲還”,情景俱佳,且頗自負。;
【集評】;
譚獻《箧中詞》:(此詞)結響甚遒。;
俞 樾
金縷曲
次女繡孫,倚此詠落花,詞意凄惋。有雲:“歎年華,我亦愁中老”,餘謂少年人不宜作此,因廣其意,亦成一阕。;
花信匆匆度。算春來、瞢騰①一醉,綠陰如許!萬紫千紅飄零盡,憑仗東風送去。更不問、埋香何處?;
卻笑癡兒真癡絕,感年華、寫出傷心句:“春去也,那能駐?”;
浮生大抵無非寓。慢流連、鳴鸠乳燕,落花飛絮。;
畢竟韶華何嘗老,休道春歸太遽②。看歲歲朱顔猶故。;
我亦浮生蹉跎③甚,坐花陰、未覺斜陽暮。憑彩筆,绾④春住。;
【作者簡介】;
俞樾字蔭甫,号曲園,浙江德清人。道光元年生。以進士官編修,提督河南學政。一生著述不倦。著有《春在堂全集》五百餘卷,附《春在堂詞錄》。;
【注釋】;
①瞢騰:朦胧迷糊。;
②遽:疾,速。;
③蹉跎:失時,虛度光陰。;
④绾:旋繞打結。;
【評解】;
此詞惜春抒懷。上片寫絮飛花落,春歸匆匆。癡兒有感年華,寫出傷心句。下片作者廣其意。休道春歸太遽,憑彩筆玉管,绾留春住。通篇清新雅緻,别具風格。;
張景祁
小重山
幾點疏雅謄柳條。江南煙草綠,夢迢迢。十年舊約斷瓊箫①。西樓下,何處玉骢②驕? 酒醒又今宵。;
畫屏殘月上,篆香③銷。憑将心事記回潮。青溪水,流得到紅橋④。;
【作者簡介】;
張景祁原名祖钺,字孝威,号蘩甫,一号韻梅,别号新蘅主人。浙江錢塘(今杭州市)人。同治十三年進士,官福建連江知縣。晚歲由福建渡台灣,宦遊淡水、基隆等地。著有《新蘅詞》九卷,外集一卷。;
【注釋】;
①瓊箫:樂器。;
②玉骢:馬的美稱。;
③篆香:指盤香或香的煙縷。;
④紅橋:與上句“青溪”相對映。;
【評解】;
此詞對景抒情,委婉含蓄。上片寫雨眷柳條,江南草綠,十年舊約,玉骢何處?令人夢魂萦繞。下片寫酒醒今宵,月上畫屏,如潮心事,波翻浪回。“青溪水,流得到紅橋。”含蓄蘊藉,情味隽永。全詞抒情細膩,景物美,意境亦美。;
【集評】;
譚獻《箧中詞續》:高尋歐、晏,參異己之長。;
葉衍蘭《新蘅詞序》:《新蘅詞》選調必精,摛辭必煉,有石帚之清峭而不偏于勁,有梅溪之幽隽而不失之疏,有夢窗之綿麗而不病其秾,有玉田之婉約而不流于滑,尋聲于清濁高下之别,審音于舌腭唇齒之分,剖析微茫,力追正始。;
譚 獻
臨江仙 和子珍
芭蕉不展丁香結,匆匆過了春三①。羅衣花下倚嬌憨。玉人吹笛,眼底是江南。 最是酒闌人散後,疏風拂面微酣。樹猶如此我何堪②?離亭楊柳,涼月照毵毵③。;
【作者簡介】;
譚獻原名廷獻,字滌生,更字複堂,号仲修。浙江仁和(杭州市)人。同治六年(1867)舉人。官安徽,曆知歙縣、全椒、合肥、宿松諸縣。于詞學緻力頗深,曾選清人詞為《箧中詞》六卷,續三卷。著有《複堂調》三卷。;
【注釋】;
①春三:春季的第三個月。;
②“樹猶”句:《世說新語》載桓溫北征,見舊日所栽柳已十圍,慨歎:“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③毵毵:枝條細長貌。;
【評解】;
春去匆匆,笛聲悠悠,已覺幽情難遣;何況酒闌人散,柳風拂面,離亭涼月,此景何堪!詞人既傷春歸,複怨别離,更感歎年華流逝,惆怅之情,遂不能已于詞。;
【集評】;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語極清隽,琅琅可諷,“玉人吹笛”二語,尤為警絕。;
蝶戀花
庭院深深人悄悄,埋怨鹦哥,錯報韋郎①到。壓鬓钗梁金鳳②小,低頭隻是閑煩惱。 花發江南年正少,紅袖高樓,争抵還鄉好?遮斷行人西去道,輕軀願化車前草。;
【注釋】;
①韋郎:古代女子對男子的愛稱。;
②金鳳:古代婦女的頭飾。;
【評解】;
這是一首春閨思遠詞。上片從景到人。深院寂靜,埋怨鹦鹉,錯報郎歸,引起煩惱。下片着意抒情。紅袖高樓,不如還鄉好。“輕軀願化車前草”,表現了真摯的懷人之情。全詞委婉細膩,清新雅麗。;
【集評】;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庭院深深”阕,上半傳神絕妙,下半沉痛已極,所謂“情到海枯石爛時”也。;
葉恭綽《廣箧中詞》:正中、六一之遺。;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複堂詞品骨甚高,源委悉達,其胸中、眼中,下筆時匪獨不屑為陳、朱,盡有不甘為夢窗、玉田處,所傳雖不多,自是高境。……仲修小詞絕精,長調稍遜,蓋于碧山深處,尚少一番涵詠功也。;
莊 棫
相見歡
深林幾處啼鵑,夢如煙。直到夢難尋處倍纏綿。;
蝶自舞,莺自語,總凄然。明月空庭如水似華年。;
【作者簡介】;
莊棫字中白,江蘇丹陽(今江蘇鎮江市)人。生于道光十年(1830)。官主事。後校書淮南、江甯各書局。著有《甲白詞》四卷,《蒿庵遺稿》等。;
【評解】;
這首抒情小詞寫得情景交融,含蘊無限。春魂夏夢,因深林幾處啼鵑而倍感纏綿;莺語蝶舞,使人于明月空庭之夜,更覺年華如水之凄切。莊棫詞宗張惠言,為常州詞派之後勁。;
【集評】;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用意、用筆,超越古今,能将騷、雅真消息吸入筆端,更不可以時代限也。;
譚獻《箧中詞》:閨中之思,靈均之遺則,動于哀愉而不能自已,中白當曰:“非我佳人,莫之能解也。”;
定風波
為有書來與我期①,便從蘭杜②惹相思。昨夜蝶衣剛入夢,珍重,東風要到送春時。 三月正當三十日,占得,春光畢竟共春歸。隻有成陰并結子,都是,而今但願著花遲。;
【注釋】;
①期:邀約。;
②蘭杜:蘭草和杜若,均為香草。;
【評解】;
此詞着意抒情。寫人物而以景物相襯,于情景交融中微露惜春懷人之意。含蓄委婉,輕柔細膩,往往語意雙關,耐人尋味。;
【集評】;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蒿庵詞有看似平常、而寄興深遠、耐人十日思者,如《定風波》雲雲,暗含情事,非細味不見。;
又曰:蒿庵詞窮源竟委,根柢槃深,而世人知之者少。餘觀其詞,匪獨一代之冠,實能超越三唐、兩宋,與風、騷、漢樂府相表裡,自詞人以來,罕見其匹。而究其得力處,則發源于國風、小雅,胎息于淮海、大晟,而寝饋于碧山也。;
周之琦
好事近
杭葦①岸才登,行入亂峰層碧。十裡平沙淺渚,又渡頭人立。 筍将②搖夢上輕舟,舟尾浪花濕。恰好烏篷③小小,載一肩秋色。;
【作者簡介】;
周之琦字稚圭,号耕樵,一号退庵。河南祥符(今河南開封)人。;
嘉慶十三年(1808)進士。官至廣西巡撫。有《心日齋詞》。其第一種為《金梁夢月詞》。其風格與元張翥相近。;
【注釋】;
①杭葦:語出《詩·衛風·河廣》:“一葦杭之。”葦原指草束,引申為小舟。 杭,通“航”。;
②筍将:語出《公羊傳·文公十五年》:“筍将而來也。”筍,竹輿。;
③烏篷:小船,船篷竹編,漆成黑色,故稱。;
【評解】;
此詞描寫秋日旅行,舟行後乘輿,輿行後又乘舟,點染途中山水景物,遂覺無枯寂之色。“恰好烏篷小小,載一肩秋色。”情景俱佳,極富情緻。全詞寫秋景而不落俗套,獨具特色。;
【集評】;
黃燮清《詞綜續編》:《夢月詞》渾融深厚,語語藏鋒,北宋瓣香,于斯未墜。;
《清詞菁華》:之琦為清詞中期轉變前鋒。《金梁夢月詞》曾震撼一時。寫景筆随意轉,或涼沁肌骨,或響遏雲雷,極驅使控縱之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