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
司馬光
西江月
寶髻松松挽就,鉛華①淡淡妝成。紅煙翠霧②罩輕盈,飛絮遊絲無定。 相見争③如不見,有情還似無情。笙歌散後酒微醒,深院月明人靜。;
【作者簡介】;
司馬光字君實。北宋陝州夏縣(今屬山西)人。仁宗寶元初中進士,累官資政殿學士等職。主修《資治通鑒》。卒贈太師、溫國公。谥文正。;
【注釋】;
①鉛華:鉛粉。;
②“紅煙翠霧”兩句:形容珠翠冠的盛飾。皆為婦女的頭飾。;
③争:怎。;
【評解】;
這首詞抒寫了對所愛的切望之情。上片寫佳人妝飾之美,以詞麗勝;下片寫作者的眷念之情,以意曲工。表現出作者對所愛的深切系念。全詞輕倩婉麗,筆墨精妙。;
【集評】;
《唐宋詞百首詳解》:這首詞是事後的追想,時間該是月明之夜;地點是深院之中。“飛絮遊絲”句很形象。“深院月明人靜”句,渲染氣氛很好。我原以為這是作者的遊戲筆墨,不一定必有其事。又按作者曾被外放知永安軍,知許州,曾因和王安石政見不合,“絕口不論事……”。依此,此篇該是依托之作。“佳人”比宋王。;
黃庭堅
清平樂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春無蹤迹誰知?除非問取①黃鵬。百啭無人能解,因風②飛過薔薇。;
【作者簡介】;
黃庭堅字魯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江西修水人。進士出身。神宗時為國子監,以詩為蘇轼所稱賞,和秦觀、張耒、晁補之齊名,後人并稱為“蘇門四學士”。在新舊黨争中被一再谪貶,死于宜州。;
他是江西詩派的大師。詞和秦觀齊名。今傳有《山谷詞》。;
【注釋】;
①問取:問。;
②因風:趁着風勢。;
【評解】;
這首詞寫的是惜春之情。用筆委婉曲折,層層加深惜春之情。直至最後,仍不一語道破,結語輕柔,餘音袅袅,言雖盡而意未盡。作者以拟人的手法,構思巧妙,設想新奇,創造出優美的意境。全詞俏麗、新警、宛轉、含蓄,表現了山谷詞的風格。;
【集評】;
薛砺若《宋詞通論》:山谷詞尤以《清平樂》為最新,通體無一句不俏麗,而結句“百啭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不獨妙語如環,而意境尤覺清逸,不着色相。為山谷詞中最上上之作,即在兩宋一切作家中,亦找不着此等隽美的作品。;
虢壽麓《曆代名家詞百首賞析》:這是首惜春詞。耳目所觸,莫非初夏景物,而春實已去。飄然一結,淡雅饒味。通首思路回環,筆情跳脫,全以神行出之,有峰回路轉之妙。;
畫堂春 本意
東風吹柳日初長,雨餘芳草斜陽。杏花零落燕泥香,睡損紅妝①。 寶篆煙銷龍鳳②,畫屏雲鎖潇湘③。夜寒微透薄羅裳,無限思量。;
【注釋】;
①睡損紅妝:語似雙關。實寫閨人睡起慵困貌;用拟人法寫杏花零落狀。;
②寶篆煙銷龍鳳:古代盤香,有做成龍鳳形的,點燃後,煙篆四散,龍鳳形也逐漸消失。故雲。;
③畫屏雲鎖潇湘:屏風上的潇湘山水圖中的白雲,把潇湘地區鎖住了。有不放遠方遊人回來之意。;
【評解】;
這是一首抒寫春閨思遠的詞。上片寫暮春景色,下片寫離人愁思。詞中用東風襯托“柳”,見其婀娜多姿;用雨餘、斜陽襯托“草”,見其嫩綠鮮美。而杏花糁徑,燕啄香泥,屏畫潇湘,白雲深鎖,寒夜失眠,更引起閨中人的無限思量。全詞以景襯人,宛轉細膩地抒寫了閨中人的綿綿情思。;
【集評】;
《唐宋詞百首詳解》:“睡損紅妝”句,表少婦的閑愁,非常委婉,和結尾處“無限思量”互相足成,筆法很好。;
虢壽麓《曆代名家詞百首賞析》:這首是描寫閨情之作。绮情豔語,圖寫工緻。;
晁端禮
浣溪沙
清潤風光雨後天,薔薇花謝綠窗前,碧琉璃瓦欲生煙。十裡閑情憑蝶夢①,一春幽怨付鲲弦②。小樓今夜月重圓。;
【作者簡介】;
晁端禮字次膺,其先澶州清豐(今屬河南)人,徒家彭門(今屬江蘇徐州)。宋神宗熙甯六年進士,兩為縣令,忤上官,坐廢。晚以承事郎為太晟府協律。其詞集有《閑齋琴趣外篇》。;
【注釋】;
①蝶夢:《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為蝴蝶。”後因稱夢為蝶夢。;
②鲲弦:即鹍弦。《樂府雜記》:“賀懷智以鹍雞筋作琵琶弦,用鐵撥彈。”;
【評解】;
這首詞上片寫夏日雨後,風光清潤。綠窗前薔薇初謝,琉璃瓦如美玉生煙。下片抒情,閑情寄夢,幽怨入曲,而結以小樓月圓,不盡之情複歸于寫景,彌覺隽永。;
【集評】;
薛砺若《宋詞通論》:端禮與周美成同官大晟府,于當日審定舊調,創制新詞,有參助之功,他的詞亦與美成為近,惟才情較弱。;
踏莎行
萱草①闌幹,榴花庭院。悄無人語重簾卷。屏山②掩夢不多時,斜風細雨江南岸。 晝漏初傳,林莺百啭。日長暗記殘香篆③。洞房消息④有誰知?幾回欲問梁間燕。;
【注釋】;
①萱草:即黃花菜。夏秋開花。古人以為能使人忘憂。;
②屏山:畫有山巒的屏風。;
③香篆:焚香出煙袅袅如篆字。;
④洞房消息:内室中的動靜。;
【評解】;
這首詞寫一侍女,夏夢片刻,醒後猶細味夢中江南遊程,但漏傳莺啭,不禁又挂念需在爐中添香。而主人室内動靜如何,則頗費猜疑。全詞表現人物内心的寂寞無聊,婉轉含蓄,細緻入微。;
【集評】;
薛砺若《宋詞通論》:端禮當年亦系一位慢詞作家,集中自創之調亦甚多。以補大樂中徵調之阙者。;
晁補之
鹽角兒 毫社①觀梅
開時似雪。謝時似雪。花中奇絕。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徹。 占溪風,留溪月。堪羞損、山桃如血。直饒②更、疏疏淡淡,終有一般情别。;
【作者簡介】;
晁補之字無咎,钜野(今屬山東)人。生于宋仁宗皇祐五年。受知于蘇轼。舉進士。元祐中為著作郎。他是“蘇門四學士”之一。他的詞多追模東坡,不喜作豔語,而“神姿高秀”。為當時傑出作家。;
【注釋】;
①毫社:指毫州的祠廟。此詞作于宋哲宗紹聖二年,作者從齊州知州貶為毫州通判。;
②直饒:即使。;
【評解】;
上片寫梅花色香,用重句而略更數字,兩聯似對非對,遣詞靈動。下片以山桃作比,更托出梅花高潔标格。詞人亦寄托了自己的志趣和情操。;
【集評】;
馮煦《宋六十一家詞選例言》:晁無咎為蘇門四學士之一,所為詩餘,無子瞻之高華,而沉咽則過之。;
張爾田《忍寒詞序》:學東坡者,必自無咎始,再降則為葉石林,此北宋正軌也。;
《宋史·文苑傳》:補之才氣飄逸,嗜學不知倦,文意溫潤典缛,其淩麗奇卓,出于天成。;
李重元
憶王孫 春詞
萋萋芳草憶王孫①,柳外樓高空斷魂。杜宇②聲聲不忍聞。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
【作者簡介】;
李重元,生平不詳,宋徽宗宣和前後(約1122年)在世,工詞。;
南宋黃昇《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卷七錄其《憶王孫》(春、夏、秋、冬)詞四首。;
【注釋】;
①萋萋:草茂盛貌。 王孫:舊詩詞中對男子的稱呼。 劉安《招隐士》賦:“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
②杜宇:即杜鵑鳥。;
【評解】;
此詞抒寫春閨相思。見芳草而念王孫,登樓眺望而不見伊人歸來。眼前雨打犁花,窗外杜宇聲聲。春色惱人,動人愁思。結尾兩句,渲染出黃昏時分的凄恻氣氛。傷離意緒,也就浮現紙上。全詞委婉曲折,輕柔細膩。;
【集評】;
虢壽麓《曆代名家詞百首賞析》:這是寫閨人春日思念丈夫的詞。;
芳草是觸動情懷的季節;高樓是觸動情懷的地方;杜鵑啼喚,是觸動情懷的聲音;黃昏,指明時候;雨打梨花,指情境。由于情景逼人,閨人念遠的苦思可以想見。;
憶王孫
風蒲獵獵小池塘①,過雨荷花滿院香。沉李浮瓜冰雪涼。竹方床,針線慵②拈午夢長。;
【注釋】;
①風蒲:風吹蒲柳。蒲柳,即水楊。 獵獵:風聲。;
②慵:懶。;
【評解】;
小池雨後,風蒲獵獵生響,荷花滿院生香。詞中女主人浸着瓜果,懶于針線,竹床晝寝,午夢方長。小令畫出一幅具有夏令特色的仕女圖,頗有風緻。;
王 觀
蔔算子
送鮑浩然之浙東
水是眼波橫①,山是眉峰聚②。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③處。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作者簡介】;
王觀字通叟,北宋高郵(屬江蘇)人。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進士。曾著《揚州賦》、《芍藥譜》。有《冠柳詞》。今有趙萬裡輯本。;
【注釋】;
①眼波橫:形容眼神流動如橫流的水波。;
②眉峰:形容眉彎如山峰。 聚:指雙眉蹙皺狀如雙峰相并。這兩句說水是橫流的眼波,山是蹙皺的眉峰。;
③盈盈:脈脈含情。兩句是說先問行人到哪裡去?回答是要到山水明秀的地方去。;
【評解】;
這是一首浸潤着真摯感情的送别詞,表現了作者新巧的藝術構思和形象地刻畫離情别意的藝術手段。上片以眼波和眉峰來形容水和山,以眉眼盈盈處來顯示浙東山水的清秀。下片寫暮春送客又兼送春,并祝願友人與春同在,表現送行人的一片深情。;
【集評】;
《唐宋詞鑒賞集》:詩貴緣情。這首小詞正是用它所表現的真摯感情條打動讀者的心弦的。且不必問題目雲雲,它那從民間營養吸取來的健康情調、鮮明語言、民歌的藝術技巧引起讀者的美感和共鳴,使它臻于詞的上乘。;
《能改齋漫錄》:王逐客送鮑浩然遊浙東,作長短句雲:“水是眼波橫”雲雲。韓子蒼在海陵送葛亞卿詩雲:“今日一杯愁送君,明日一杯愁送君。君應萬裡随春去,若到桃源問歸路。”詩、詞意同。;
毛 滂
踏莎行 元夕
撥雪尋春,燒燈①續晝。暗香院落梅開後。無端夜色欲遮春,天教月上宮橋②柳。 花市無塵,朱門如繡。;
嬌雲瑞霧籠星鬥。沉香③火冷小妝殘,半衾輕夢濃于酒。;
【作者簡介】;
毛滂字澤民,北宋衢州江山(今屬浙江)人。哲宗元祐間任杭州法曹(司法官)。受知東坡。徽宗正和中,任嘉禾(浙江嘉興)知州。;
有《東堂詞》。;
【注釋】;
①燒燈:即燃燈。;
②宮橋:在山東滕縣東南45裡,跨薛河。;
③沉香:水香木制成的薰香。;
【評解】;
臘梅開後,白雪殘存,詞人撥雪尋春,乃至燃燈續晝,其雅興已似癡。月上柳梢,雲霧籠星,沉香煙消,其夢境又如醉。詞寫得清麗宛轉,韻味淳郁,上下片兩結句尤覺尖新。;
【集評】;
薛砺若《宋詞通論》:澤民的作風很潇灑明潤,他與賀方回适得其反。賀氏濃豔,毛則以清疏見長;賀詞沉郁,毛則以空靈自适。;
生查子;
春晚出山城,落日行江岸。人不共潮來,香亦臨風散。花謝小妝殘①,莺困清歌斷。行雨夢魂消,飛絮心情亂。;
【注釋】;
①花謝小妝殘:形容落花飛絮,春色将暮。;
【評解】;
這是一首暮春懷人之作。上片寫山城春晚,江岸落日,潮來而人不來的惆怅心情。下片寫落花飛絮,莺困歌歇,撩人心緒的情景。抒情委婉,細膩含蓄。;
【集評】;
薛砺若《宋詞通論》:這是一首隐約不露的情歌。為《東堂集》中很少見的作品。我們說過,他是一個俯仰自樂、不沾世态的風雅作家。;
為什麼他也在“愁眉”、“相觑”、“心情亂”,竟動了凡心呢?這個問題除非讓他自己來解答,别人是無從代為辨析的。他或者正如一個修道的尼姑,本是個清淨的身子,無端的卻動了“思凡”的念頭。——幸而我們這位毛先生畢竟是理智戰勝了感情,尚未演到第二幕的實行“下山”。這或者因為他是一個法曹,頭腦總要較凡人冷靜些呵!;
臨江仙 都城元夕
聞道長安燈夜好,雕輪①寶馬如雲。蓬萊清淺對孤棱②,玉皇開碧落③,銀界失黃昏。 誰見江南憔悴客,端憂懶步芳塵。小屏風畔冷香凝,酒濃春入夢,窗破月尋人。;
【注釋】;
①雕輪:指華麗的車輛。;
②棱:神靈之威,這裡借用。;
③碧落:道家稱天空曰碧落。;
【評解】;
這首詞通過對京華元夕的着意描繪,抒寫自己當時的情懷。上片寫都城元夜的繁華熱鬧,燈火通明如白晝。下片抒寫“江南憔悴客”懶步芳塵,不願追歡逐樂,而因酒入夢的幽獨心情。“窗月尋人”,意境優美,餘意不盡。;
【集評】;
薛砺若《宋詞通論》:這是在柳、蘇、秦、賀的詞集中找不出的一種潇灑而明潤的風調。象“酒濃春入夢,窗破月尋入”的詩句,尤極明倩韻緻,風度蕭閑,令人百讀不厭。;
張思岩《詞林紀事》:柯寓匏雲,澤民“酒濃春入夢,窗破月尋入”,真詞家佳境也。;
玉樓春 己卯歲元日
一年滴盡蓮花漏①。碧井酴酥②沉凍酒。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醉鄉深處少相知,隻與東君③偏故舊。;
【注釋】;
①蓮花漏:一種狀如蓮花的銅制漏水計時器,相傳為廬山僧惠遠所造。;
②酴酥:即屠蘇,酒名。;
③東君:春神。;
【評解】;
蓮花滴水送走了舊的一年。在井懸凍酒,曉寒侵人之時,柳枝的苗條身姿,已透露出了新春氣息。雖有佳人歌女勸酒佐興,可詞人卻為早春的物候所驚,猶如見到了久别重逢的故舊。構思新穎,饒有情緻。;
【集評】;
《詞林紀事》:澤民詩文,有閑暇自得,清美可口之語。一吟一詠,莫不傳唱人間。曼聲歌之,不禁低徊欲絕也。;
薛砺若《宋詞通論》:其詞明倩韻緻,風度蕭閑,令人百讀不厭。;
後來如白石、玉田諸人,作風尤與此為近。;
惜分飛
富陽①僧舍代作别語
淚濕闌幹①花着露。愁到眉峰碧聚。此恨平分取②。更無言語空相彪③。 斷雨殘雲無意緒。寂寞朝朝暮暮。今夜山深處,斷魂分付,潮回去。;
【注釋】;
①富陽:浙江富陽縣。;
②闌幹:眼淚縱橫的樣子。;
③取:助詞,即“着”。;
④觑:細看。;
【評解】;
這首詞抒寫離别時的情态與别後的心緒。上片描繪臨别之時無言相對,隻見戀人淚眼如露滴花上,愁眉似碧峰簇聚。;
下片形容别後情緒低落,夜深不寐,由于怕聽潮聲而分付“潮回去”。款款寫來,一往情深而又隐隐含露。;
【集評】;
周煇《清波雜志》:此詞語盡而意不盡,意盡而情不盡,何酷似少遊也。;
薛砺若《宋詞通論》:東坡守錢塘時,澤民曾作過他的刑掾(當時所謂法曹,即今司法官)。秩滿辭去,因戀于歌妓瓊芳,遂作了一首《惜分飛》。;
唐圭璋《唐宋詞簡釋》:此首别詞,起兩句即言别離之哀。“淚濕”句,用白居易“玉容寂寞淚闌幹,梨花一枝春帶雨”詩意,花着露猶春帶雨也。“此恨”寫别時情态,送行者與被送者,俱有離恨,故曰“平分取”。“今夜”兩句,始說出現時現地之思念,人不得去,惟有魂随潮去,情韻特勝。;
張 耒
秋蕊香
簾幕疏疏風透,一線香飄全獸①。朱欄倚遍黃昏後,廊上月華如晝。 别離滋味濃于酒,著人瘦。此情不及牆東柳,春色年年如歸。;
【作者簡介】;
張耒字文潛,楚州淮陰(今屬江蘇)人。生于宋仁宗皇祐四年,第進士。元祐初,仕至起居舍人。有《柯山集》五十卷,其詞集名《柯山詩餘》。辛于徽宗政和二年。;
【注釋】;
①金獸:香爐。;
【評解】;
本詞抒寫春閨相思之情。上片寫眼前景色。疏簾風透,金爐香飄。獨倚朱欄,唯見月明如晝。下片抒寫相思。年年柳色,春光如舊。而人卻逐漸消瘦,谙盡别離滋味。全詞寫得清新婉麗,曲折含蓄。;
【集評】;
胡仔《苕溪漁隐叢話》:文潛官許州,喜營妓劉淑奴。作《少年遊》,又為《秋蕊香》以寓意。元祐諸公,皆有樂府,唯張僅見《風流子》及此二詞。味其句意,不在諸公之下矣。;
舒 亶
菩薩蠻
畫船搥鼓催君去,高樓把酒留君住。去住若為情①,西江潮欲平。 江潮容易得,隻是人南北。今日此樽空,知君何日同?;
【作者簡介】;
舒亶字信道,号懶堂,北宋明州慈溪(今屬浙江)人。英宗治平二年進士。神宗時做過知制诰,禦史中丞。曾與李定劾蘇轼作詩譏讪時事。徽宗時任龍圖閣待制。有集,不傳。;
【注釋】;
①若為情:何以為情,難為情。;
【評解】;
這是一首留别與懷人之作。上片寫送别時的情景。臨别依依,行者與送行者,相互留戀,卻終于分離。下片寫别後的懷念。“知君何日同”,表現出難言的相思之情。;
【集評】;
《艇齋詩話》:舒信道亦工小詞,如雲:“畫船搥鼓催君去”雲雲,亦甚有思緻。;
《碧雞漫志》:舒信道、李元膺,思緻研密,要是波瀾小。;
《聽秋聲館詞話》:舒亶與蘇門四學士同時,詞亦不減秦、黃。;
《詞苑叢談》:舒亶與李定,同陷東坡于罪者。嘗作《菩薩蠻》詞、王阮亭極賞北。嘗曰:“此等語乃出渠輩之手,豈不可惜。”;
章 栥
水龍吟 楊花
燕忙莺懶芳殘,正堤上柳花飄墜。輕飛亂舞,點畫青林,全無才思。閑趁遊絲,靜臨深院,日長門閉。;
傍珠簾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風扶起。 蘭帳玉人睡覺,怪春衣雪沾瓊綴①,繡床漸滿,香球無數,才圓卻碎。時見蜂兒,仰粘輕粉,魚吞池水。望章台路杳②,金鞍遊蕩,有盈盈淚。;
【作者簡介】;
章栥字質夫,北宋浦城(屬福建)人。英宗治平四年進士,哲宗朝曆任集賢殿修撰,知渭州。徽宗立,拜同知樞密院事。卒谥莊簡。他的《水龍吟》詞,為吟柳花絕唱,最為東坡所稱賞。;
【注釋】;
①雪沾瓊綴:落滿了柳絮。;
②章台路杳:漢代長安有章台街。後人常以章台為歌妓聚居所。這三句是說,閨中人看不見丈夫遊蕩的章台路,獨居寂寞,隻有暗自流淚。;
【評解】;
這首詠絮詞,上片寫暮春季節,風吹柳絮的情景,下片寫楊花四處飄落。通過拟人手法,委婉含蓄地表露了離情。作者準确地把握物象,着意刻畫,并注入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全詞寫得婉麗工巧,新穎别緻,把楊花描繪得栩栩如生,成為絕唱。;
【集評】;
徐釚《詞苑叢談》:東坡與質夫帖雲:柳花詞妙絕,使來者何以措辭。;
黃花庵《花庵詞選》:傍珠簾散漫數語,形容盡矣。;
薛砺若《宋詞通論》:《水龍吟》為吟柳花絕唱,最為東坡所稱賞。;
詞中如“傍珠簾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風扶起。……繡床漸滿,香球無數,才圓卻碎。時見蜂兒仰粘輕粉,魚吞池水”。刻畫柳絮,可謂工細委婉之至。;
王國維《人間詞話》:東坡《水龍吟》詠楊花,和韻而似原唱;章質夫詞,原唱而似和韻。才之不可強也如是!;
《詩人玉屑》:餘以為質夫詞中所謂“傍珠簾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風扶起”亦可謂曲盡楊花妙處。東坡所和雖高,恐未必能及。;
王 诜
憶故人
燭影搖紅,向夜闌①,乍酒醒、心情懶。尊前誰為唱陽關②,離恨天涯遠。 無奈雲沉雨散,憑闌幹、東風淚眼。海棠開後,燕子來時,黃昏庭院。;
【作者簡介】;
王诜字晉卿,北宋太原人,後徒居開封。尚英宗女魏國大長公主,為驸馬都尉。能書畫屬文,與蘇轼友善,因坐黨籍被谪。近人趙萬裡始為其詞彙成一卷。;
【注釋】;
①夜闌:夜深。;
②陽關:即《陽關曲》。王維詩:“西出陽關無故人”。;
【評解】;
此詞寫宴别。上片寫宴會上的情景。下片寫别後相思。海棠開後,誰與共賞?雙燕來時,庭院寂然。時值黃昏,更覺凄涼。全詞工麗婉曲,新穎别緻。;
【集評】;
黃山谷雲:晉卿樂府,清麗幽遠,工在江南諸賢季孟之間。(《宋詞通論》);
吳曾《能改齋漫錄》:都尉憶故人作,徽宗喜其詞意。猶以不豐容宛轉為憾。遂令大晟府别撰腔。周美成增益其詞。而以首句為名,謂之燭影搖紅雲。;
趙令畤
蝶戀花
卷絮①風頭寒欲盡,墜粉飄香,日日紅成陣。新酒又添殘酒困,今春不減前春恨。 蝶去莺飛無處問,隔水高樓,望斷雙魚②信。惱亂橫波秋一寸③,斜陽隻與黃昏近。;
【作者簡介】;
趙令畤字德麟,宋太祖次子燕王德昭元孫。元裕中簽書颍州公事。;
坐與蘇轼交通,罰金,入黨籍。紹興初,襲封安定郡王,同知行在大宗正事。有《侯鲭錄》。;
【注釋】;
①“卷絮”句:意思是說落花飛絮,天氣了漸暖,已是暮春季節。;
②雙魚:書簡。古詩:“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③秋一寸:即眼目。;
【評解】;
這是首春日懷人詞。上片寫暮春景色。落紅成陣,柳絮紛飛。春色惱人,杯酒難解。新酒殘酒,也難消新愁與舊愁。;
下片抒寫懷人的情思。蝶去莺飛,江水隔阻,秋波望斷,全無消息。而時近黃昏,更覺心緒煩亂。全詞抒情細膩,婉麗多姿。;
【集評】;
李攀龍《草堂詩餘隽》,此詞妙在寫情語,語不在多,而情更無窮。;
沈際飛《草堂詩餘正集》:恨春日又恨黃昏,黃昏滋味更覺難嘗耳。;
“隻與黃昏近”等句,句句沁入毛孔皆透。;
薛砺若《宋詞通論》:德麟詞以婉柔勝,風格近少遊。;
唐圭璋《唐宋詞簡釋》:此首起三句,言風吹花落之多。“新酒”兩句,言愁恨之深。“蝶去”三句,言望信之切。“惱亂”兩句,點出斜陽在目,感傷無限。蓋風格清麗,絕似小山。若非小山之作,亦可追步小山。;
蝶戀花
欲減羅衣寒未去,不卷珠簾,人在深深處。紅杏枝頭花幾許?啼痕止恨清明雨。 盡日沉煙①香一縷,宿酒②醒遲,惱破③春情緒。飛燕又将歸信誤,小屏風上西江路。;
【注釋】;
①沉煙:即沉水香,俗稱沉香,是一種珍貴香料。;
②宿酒:昨晚飲過酒,表示飲後而睡。;
③惱破:惱煞。;
【評解】;
這首深閨懷人詞,語不多,情無限。含蓄蘊藉,神情宛然。缱绻纏綿而又不粘不滞,疏秀淡雅,正表現了這首詞的特色。;
【集評】;
俞陛雲《唐五代兩宋詞選釋》;上段警拔不足而靜婉有餘,後段以閑淡之筆,寫懷人心事。結處風華掩映,含蓄不盡。德麟為安定郡王,天水氏固多才子也。;
李攀龍《草堂詩餘隽》:托杏寫興,托燕傳情,懷春幾許衷腸。唐圭璋《唐宋詞簡釋》:此首寫閨情,清超絕俗。起三句,畫出繡閣姝麗、惆怅自憐之态,欲減羅衣而又未減,蓋以寒猶未去也。為恐極目生愁,故珠簾不卷。“紅杏”兩句,因雨惜花,簾雖未卷,然料想花枝經雨,必已零落殆盡,故惜花而又恨雨。換頭三句,極寫凄寂之況。“宿酒醒遲”,可見恨深酒多,一時難醒,而醒來空對一縷沉香,仍是無聊已極。;
“飛燕”兩句,更深一層,歎人去無信,空對屏風怅望。因見屏風上之西江路,遂憶及人去之遠,餘韻殊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