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葉劍英傳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人人書 > 傳記回憶 > 葉劍英傳 > 第三十二章全軍教育訓練的新階段

第三十二章全軍教育訓練的新階段

書籍名:《葉劍英傳》    作者:未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一突出軍事訓練的地位

  
      1959年9月,中共中央組成新的軍事委員會,葉劍英被任命為中央軍事委員會常務委員。按照軍委的分工,葉劍英負責全軍的軍事訓練工作。1960年初,軍委批準成立軍事訓練和軍事學術研究委員會(簡稱訓研委員會),成員有葉劍英、粟裕、張宗遜等,葉劍英任主任。這樣,葉劍英在擔任軍事科學院、高等軍事學院的院長兼政委,領導全軍軍事學術研究工作的同時,又肩負起了領導全軍院校和部隊的教育訓練工作的重任。

  
      葉劍英在緻力于現代化的革命軍隊建設和主持全軍的教育訓練工作中,經常思考着這樣一個問題:在和平時期軍隊建設的各項工作中,應該突出抓什麼?軍隊訓練應處于什麼地位?這是關系到搞好軍隊建設,提高部隊戰鬥力的一個根本性問題。經過幾年來的實際考察和摸索,葉劍英認為,必須在軍隊建設中突出軍事訓練的地位,繼續在各級領導中牢固樹立以軍事訓練為中心的思想。因此,他在軍委召開的一些重要會議上,多次指出:軍隊在和平時期的中心工作是訓練,軍事訓練是解放軍建設和戰争準備的一項經常性的重要工作。①當然,在和平時期,軍隊建設煉了軍事訓練以外,還有其他各項工作。

  
      葉劍英認為,要确立以軍事訓練為中心的指導思想,必須正确處理以下各方面的矛盾:(一)軍事訓練時間同政治、文化教育時間的矛盾;(二)軍隊訓練與國防施工的矛盾;(三)軍隊訓練與戰備的矛盾;(四)軍隊訓練與生産的矛盾;(五)軍隊訓練與物資保證的矛盾;(六)軍隊技術訓練與武器裝備的矛盾;(七)軍隊訓練同支援地方經濟建設的矛盾;(八)軍隊訓練與預備役訓練的矛盾,以及條條、塊塊的矛盾,等等。為了解決這些矛盾,葉劍英多次主持召開全軍訓練工作會議,并先後前往上海、無錫、南京、廣州等地分别參加海軍、空軍、陸軍訓練工作會議,召開許多小型座談會,和主管訓練的同志一起研究問題,總結經驗,以便充分取得指導訓練的發言權。

  
      ②

  
      葉劍英利用各種會議和視察工作的機會,反複向部隊、院校領導宣傳以軍事訓練為中心的思想,要求大家從人民解放軍建設全局的高度來認識教育訓練工作的重要性,切實加強領導。各級黨委要善于抓總和關閘,以軍事訓練為中心,統籌安排各項工作。對軍事訓練的各項内容,如技術與戰術訓練、戰士與幹部訓練、步兵與特種兵訓練等等,也要統一安排,不要“單打一”;軍政首長都要管訓練,主管軍事訓練的首長要深入第一線,掌握情況,解決問題,總結經驗,及時指導,取得領導訓練的主動權;各級領導機關要上下協調,主動配合,不斷調整各種矛盾。在工作部署上,要有主有次,注意協同,不要“橫隊前進”或“孤竿直插”;在時間安排上,要有急有緩,要給下邊留有餘地,不要統得過死,等等。經過葉劍英的大力倡導和艱苦的工作,各級領導對訓練工作的重要性的認識逐步提高,并采取有力措施,既突出了軍事訓練的中心地位,又保證了其他工作的協調發展,在全軍範圍内逐步掀起了群衆性的練兵熱潮。“訓練為作戰”,“訓練也是打仗”,從實戰需要出發,從難從嚴地訓練部隊,這是葉劍英領導軍事訓練一貫的根本指導思想。

  
      ①訪問石俠、路奎、李鋒談話記錄,1986年。

  
      ②時劍英在全軍訓練會議和陸海空三軍訓練會議上的講話,1959年12月,1961年他說,軍隊的訓練是為了适應戰争的需要。戰鬥中的情況是複雜的、困難的、瞬息萬變的,特别是未來戰争,極端困難,極端複雜。所以我們要在最複雜、最困難的條件下練兵,要根據實戰的要求來練兵。①葉劍英指出,可以預想,未來戰争一旦爆發,同我們作戰的敵人,擁有最現代化的技術兵器和裝備(包括各種核子武器及投擲各種毀滅性武器的手段),不管我們自己使用什麼樣的武器,都必然要在敵人的逼迫下,不得不在新式武器――原子彈、導彈、氫彈、化學細菌及其他武器的殺傷、破壞和威脅之下進行戰争。因此,他要求全軍指揮員以及所有的軍事、政治、後勤工作人員要借鑒第二次世界大戰和抗美援朝的作戰經驗,研究如何在現代條件下适應未來戰場的需要訓練部隊。同時,他又指出,在現代條件下進行訓練決不是要脫離我軍現有武器裝備的實際,而是要适應未來戰争的發展,解決以我軍現有裝備在現代條件下作戰和訓練的問題。正如過去在抗日戰争時期我們以步槍、機關槍同敵人的飛機、坦克、大炮作戰一樣,否則,一切脫離實際的做法,都是錯誤的。②葉劍英在五六十年代,強調要立足軍隊現有裝備在現代條件下進行作戰和訓練,研究以劣勢裝備戰勝優勢裝備敵人的戰法,這個思想對部隊今天進行軍事訓練仍然有着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

  
      從未來戰争的實戰需要出發進行軍事訓練,要抓住哪些關鍵性環節?葉劍英認為,對中高級指揮員說來,最重要的是通過實際訓練和理論學習,使他們充分認識現代條件下人民戰争的特點和規律,掌握與之相适應的戰略戰術和作戰原則。他要求指揮員從思想上明确:保存自己、消滅敵人仍是現代戰役的根本目的。要堅持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原則,使用主要兵力進行集中突擊:主要突擊力量要指向敵人防禦比較薄弱的地區;堅持創造戰場的原則,創造有良好的群衆條件、地理和交通條件、工事條件的預設戰場和戰役布勢;要堅持協同原則,搞好軍兵種的協同作戰,保證對軍隊進行确切而又不間斷的指揮。還要研究原子武器對現代戰役的影響以及抗登陸戰役、渡海登陸戰役、城市防禦戰役等不同類型的戰役戰法;研究現代條件下運動戰、陣地戰、遊擊戰三種作戰形式的特點及其運用:要研究反突然襲擊原則,頂住敵人的突然進攻。葉劍英還強調,戰役法、戰術訓練要抓住理論學習、戰例研究和想定作業或演習等三個環節。通過理論學習,了解戰役戰術的一般原則;通過戰例研究,知道這些原則在過去的實戰中是怎麼運用的;通過想定作業和演習,使理論原則與現實結合起來。這三個環節又是相互聯系的,要逐步加深理解,綜合運用。①葉劍英在主持全軍軍事訓練工作中,十分重視海防邊防部隊的訓練。他認為,如何對付敵人在邊境的各種侵擾,和我們軍事訓練有着密切的關系。

  
      加強海防邊防,除了解決編制裝備等問題外,必須突出海島、邊防部隊的戰術技術訓練。他深入海邊防前沿,調查研究,與部隊指戰員和民兵一起總結經驗,根據不同敵情和地形,不同對象,提出具體的“反沖擊”和“反突擊”方案,保證把“從海上爬上來的,天上掉下來的”敵人,消滅在灘頭陣地上。

  
      葉劍英指示部隊各級指揮員要重點研究解決未來戰争中的近戰問題。他認為,不管敵人空中力量如何強,海上力量如何大,要到我們國土上來作戰,①葉劍英:《關于軍事訓練問題向軍委的報告》,1961年7月20日。

  
      ②葉劍英《在軍委訓練委員會擴大會議上的報告》,1957年10月。

  
      ①葉劍英在全軍訓練會議上的講話,1962年11月23日。

  
      就勢必要在地面上同我們作戰。合成軍隊在地面作戰是決定勝利的一個關鍵,不管敵人的武器射程有多遠,威力有多大,歸根到底,它要同我們進行近戰。遠戰為近戰創造條件,遠戰本身不能解決問題,解決問題要靠近戰。

  
      要充分發揮我們的人和政治的威力,在近戰中戰勝敵人。打近戰,一是我們沖進去,一是把敵人引進來。這就要求加強我們的尖刀連的訓練,大膽勇敢地鑽到敵人的隊形裡邊去,要有和敵人打混戰的決心、勇氣和技術。合成軍隊在地面作戰,要适應打近戰,他還強調要把部隊在近戰中打坦克的問題作為今後近戰訓練的主要課題之一。①在指導部隊近戰訓練中,葉劍英還專門發出指示,要求加強夜間訓練。

  
      他認為,夜戰是人民解放軍的傳統戰法之一。未來戰争,不管敵人使用什麼武器,我們還是要靠夜戰、近戰來對付它。一定要把我們的部隊訓練得敢打近戰,善打夜戰。②“練為戰,不是為看”,葉劍英在指揮軍事訓練中反複強調這一觀點。

  
      他一貫反對在訓練中弄虛作假,搞“花架子”。他強調抓住現代戰争中最經常最重要的課目,反複多練,在最困難最複雜的條件下練兵,切實克服形式主義。

  
      ①葉劍英在廣州軍區訓練會議上的講話。1961年2月16日。

  
      ②葉劍英在全軍軍訓會議上的講話,1963年9月11日。

  
      二軍事訓練的目标與途徑

  
      軍事訓練要堅持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做到“四個結合”。這是葉劍英在系統地總結了新中國建立後人民解放軍訓練的寶貴經驗之後,對軍事訓練提出的總目标、總要求。“四個結合”的内容是:紅、專、健結合。這是葉劍英對我軍官兵要達到高質量素質所作出的全面的高度概括。“紅”,就是要有高度的政治覺悟和優良的思想作風。“專”,就是能熟練地掌握本身的業務技術。“獎,就是要有健壯的身體。1961年5月,葉劍英在海軍訓練會議上,對“紅、專、獎問題做了比較全面的論述。他說,我們軍隊要又紅又專又劍紅、專、健,就是毛主席指示的“德育、智育、體育”。必須向着這個目标努力,三者缺一不可。隻紅不專不行,是空談的政治家;隻專不紅更不行;但隻有紅專,沒有健也不行,這是“物質基幢。現代戰争對人的身體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杜甫有句詩“身欲飛兮病在床”,躺在床上爬不起來。技術再好也沒有用。所以,除了抓紅、專之外,還要抓劍“技術訓練與戰術訓練結合”。葉劍英指出:“技術決定戰術,戰術是技術和人相結合的運用。技術訓練是戰術訓練的基礎,隻有掌握了技術,才能進而學會運用戰術。戰術是人掌握和運用武器遂行戰鬥的原則和方法,也隻有學會掌握戰鬥行動的原則和方法,才能充分發揮技術的效能。因此,技術訓練和戰術訓練要很好的結合起來。”他還針對當時訓練中存在的問題,強調戰士訓練的重點是技術,但也要懂得一點分隊的戰術;幹部訓練的重點是戰術,但必須了解現有武器的性能和運用原則。總起來是要在技術訓練的基礎上進行戰術訓練,在分練的基礎上進行合練,二者不可偏廢。葉劍英指出:技術訓練不但要求能“開得動”、“打得準”,而且要能“聯得上”。

  
      戰術訓練則要求能“擺得開”(正确的部署兵力、兵器)、“捏得攏”(實施堅定而不間斷的指揮,掌握部隊,形成拳頭)、“合得成”(各兵種在戰鬥中協同一緻,發揮整體力量)。

  
      “訓練與科學研究結合”。葉劍英指出:在訓練中進行科學研究工作是不可缺少的。訓練過程也就是研究過程。在訓練的過程中,要将訓練、戰備以及執行各項任務中出現的問題,及時集中起來,進行科學研究;将科學研究的成果,再運用到訓練、戰備以及各項工作的實踐中去。如此不斷反複,總結提高,推動工作,改進技術,發展理論,使學用一緻,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院校訓練與部隊訓練結合”。葉劍英強調,院校要根據部隊的需要來訓練幹部,使訓練出來的幹部,在經過一段實習之後,确能擔負起自己的職責。部隊則應選送優秀的有培養前途的幹部到院校深造,并熱情支持和幫助院校畢業的學員盡快熟悉部隊的情況,勝任本職工作。這樣,既提高了部隊的素質,也提高了院校的威信。

  
      葉劍英強調指出,“四個結合”是對軍隊訓練的總要求,也是訓練工作的總目标。全軍要軍政一緻、上下一緻,奔着這個目标去努力。隻有達到了這些要求,才算完成了訓練任務,才能用來作戰。①為了達到這個總目标,葉劍英要求确立科學合理的訓練工作體系,在訓①葉劍英在全軍訓練會議上的講話,1960年1月3日。

  
      練内容上要完整系統,如在紅與專方面,要兼顧政治、文化、戰術和技術等四個方面的内容。在訓練的對象上要面向院校、部隊、機關和軍外(民兵和學生)四個對象。各項訓練課目要有機結合,配套成龍,要“有頭,有腰,有尾,不能跳獨腳舞”。訓練中要有主有次,突出重點:全軍訓練的重點在幹部:部隊訓練的重點在軍士;特種兵訓練的重點在技術。葉劍英認為,不同層次的訓練,不同階段的訓練,都應把握重點。訓練中重點和一般的關系,是多少關系,不是有無關系,既要把握重點,又要進行全面系統的訓練。葉劍英要求搞好訓練工作各個組成部分的協調和銜接。一般說來,要先基礎後應用,先上後下,先分後合,技術訓練為戰術訓練作準備,分隊訓練為部隊合成訓練作準備,部隊合成訓練為兵團的合成訓練作準備,而平時訓練又要為實兵演練作準備。為了搞好“四個結合”,葉劍英還要求,訓練程序和方法要正規統一;訓練制度要嚴格健全;要以我軍自己編寫的條令條例作為訓練的依據,等等。隻有這樣,才能達到訓練的總目标,有效地提高部隊戰鬥力。

  
      繼承和發揚人民解放軍勤儉練兵的光榮傳統,堅持走勤儉練兵的道路,這是葉劍英在軍事訓練方面的又一個重要指導思想。

  
      新中國建立初期,人民解放軍訓練條件受着國家經濟力量的制約,訓練與保障之間存在着較大的矛盾,對于各技術兵種來說,這個矛盾尤為突出。

  
      為了解決這個矛盾,葉劍英指出,必須堅持勤儉建軍、勤儉練兵的方針,發揮人民解放軍艱苦奮鬥的光榮傳統。在1961年5月分别召開的陸、海、空軍訓練會議上,他反複強調,勤儉練兵的思想不是建立在我們現在比較貧窮的基礎上,不是因為窮才提出勤儉練兵。窮,固然要勤儉,就是将來不窮了,很富了,我們也要勤儉練兵。勤儉練兵也不僅僅是指常規武器訓練,尖端武器的訓練也要勤儉練兵,武器裝備越發展越要勤儉練兵,這是百年大計,是訓練過程中的一條規律。

  
      為了切實做到勤儉練兵,他從各軍、兵種實際出發,分别提出了具體要求:海軍要做到“在港苦練,出海精練”;空軍要做到“地面苦練,空中精飛”;陸軍各兵種要做到“在營苦練,野營精練”。總之,不論是海軍、空軍還是陸軍,所有部隊都要貫徹勤儉練兵的思想。

  
      葉劍英動員全軍指戰員,特别是後勤工作人員,要發揮創造性,精打細算,克勤克儉,想方設法節約我們的物資和經費,真正做到“錢要用得少,事情要辦得好”。他提倡在物資供應困難的條件下,要盡可能利用模拟器材訓練,搞好代用器材訓練。為此,他在1961年7月向軍委作的關于軍事訓練問題的專題報告中提出,在訓練質量上,要堅持高标準,在器材保障上要實行“低标準,瓜菜代”。在訓練中要盡量采取以舊代新、以假代真、以小代大、以上代洋等方法。這樣,技術練精了,裝備也不會磨損。他向海軍領導同志提出,要效法國外的一些軍隊,把陳舊的艦艇作為訓練艦艇用,或将艦上的新炮拆下來,換上舊炮來輪流操作訓練,有戰鬥任務時再把新炮換裝上,以減少戰鬥艦艇的磨損,節約器材和油料,他到部隊檢查工作,發現空軍革新的水泥炸彈、炮兵革新的多種代用炮彈等,既可保證訓練效果,又能節省經費,很有價值,便建議推廣。1965年,葉劍英在北京組織舉辦了全軍軍訓器材展覽會,展出各部隊、院校送來的3000多件革新器材。這些革新器材基本上都是遵循因陋就簡、因地制宜的原則創造出來的,程度不同地收到了變難為易、變繁為簡、變昂貴為廉價的效果。這次展覽會先後接待觀衆20餘萬人次,全軍各部隊師以上負責訓練的幹部和部分團的幹部參觀了展覽,使勤儉練兵的思想進一步深入人心。

  
      葉劍英在主持全軍訓練工作的過程中,十分重視首長――司令部的訓練,重視提高指揮員和參謀人員組織指揮現代戰役、戰鬥的能力。他認為,在未來戰争中,諸軍兵種軍隊合同作戰,其通信聯絡、協同作戰、戰鬥保障、後勤保障以及為适應戰時需要的平時訓練、管理教育等,都需要通過司令部門周密的計劃組織和實施,充分發揮司令部的職能和作用。一切工作既要快速仍又要非常準确,這就對司令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他在主持全軍高級指揮員集訓中,多次強調,指揮員和司令部人員必須熟悉各種現代武器的戰術、技術性能和運用原則,學會在使用原子武器條件下戰役的組織與指揮,特别要學會在戰役的全過程中組織各軍兵種的協同動作。他說:“司令機關是軍隊組織機關重要的部門,是軍隊的領率機關和指揮中心。”“參謀強了,司令部就強了;司令部強了,指揮就靈了。”他提出要從思想、業務、作風三個方面加強司令部的建設。他特别強調參謀人員在工作中要有積極性、主動性、計劃性、預見性,辦事要認真負責,迅速、準确。①他積極倡導并親自組織編寫《司令部工作條例》。他還主張多搞近似實戰條件下的首長司令部演習。

  
      ①葉劍英:《大力加強司令部建設,充分發揮司令部的作用》,1963年1月18日。

  
      三倡導和推廣郭興福教學法

  
      有了正确的訓練方針,還必須有好的訓練方法。

  
      葉劍英在主持全軍訓練中,經常深入部隊訓練實踐中作調查研究,解決訓練改革問題,總結群衆性的練兵經驗,不斷探索和改進練兵方法。

  
      葉劍英不僅注意總結推廣适合各級指揮員需要的各種軍事訓練的方法,而且更為重視分隊基礎訓練的方法。多年來,他一直在積極尋找這個方法。

  
      1963年秋,葉劍英從總參謀部編輯的一期《軍訓簡報》上,看到了南京軍區推廣郭興福教學方法的報道,引起很大的興趣。他派秘書、辦公室主任兼軍事訓練、軍事學術研究委員會辦公室主任莫陽率工作組到南京軍區進行考察。随後,他于12月23日,冒着凜冽的寒風,趕到南京。24日,又到鎮江參加了總參謀部召集的郭興福教學方法現場表演會,參觀了郭興福以及南京軍區推廣郭興福教學法湧現出的優秀教練員和先進分隊的8個課目的表演,并與郭興福、郭興福式的教練員,以及主管訓練的幹部進行座談,深入調查研究。他了解了從1960年以來郭興福教學法的産生經過和領導培養、逐步完善推廣的曆史,肯定地說,郭興福的教學法,是我軍傳統練兵方法的繼承和發揚,是領導培養、群衆支持和他個人努力的結果。他從繼承我軍的光榮傳統和建設現代化革命軍隊的高度,評價了郭興福教學方法的特點及意義,高興地指出,郭興福教學法的出現,不僅得到南京軍區部隊的贊同,還自發地在其他一些部隊傳播,這充分說明群衆是真正的英雄,群衆的創造力量是無窮無盡的。他把郭興福教學方法概括為五大特征:第一,善于在教學中抓現實思想,充分調動練兵的積極性,并能夠發揚教學民主,集中群衆的智慧,其行官兵互教,評教評學;第二,把練技術、練戰術、練思想、練作風緊密地結合一起,把兵練得思想紅,作風硬,戰術活,而且身強力壯,一個個都像小老虎一樣;第三,采取由簡到繁,由分到合,情況誘導,正誤對比的方法,逐步加深認識,掌握要領;第四,把言教與身教、苦練與巧練結合起來,使戰士百聽不厭,百練不倦;第五,嚴格要求,一絲不苟,諄諄善誘,耐心說服。葉劍英指出:“上述這些方法,不僅适合于步兵,而且适合于各軍種、兵種”。他認為,不能把郭興福教學法單單看成部隊訓練的一種具體方法,不能低估郭興福教學法對全軍現代化建設的意義。①1963年底,葉劍英正式向中央軍委寫報告,扼要介紹了郭興福教學法的内容和特點,建議軍委在全軍加以推廣。他在報告中寫道:“郭興福教學方法已為廣大群衆所公認,自動要求學習郭興福教學方法已自下而上的醞釀了很久,有幾個軍區已經正式作出了決定,條件已經成熟。建議軍委發一個指示,在全軍加以推廣,号召各軍區,各軍種、兵種,部隊和學校及至民兵,結合本身的特點,學習郭興福的教學法,發揚我軍傳統的練兵方法,培養郭興福式的教練員,借以掀起一個軍事訓練的高潮。??”軍委秘書長、總參謀長羅瑞卿收到葉劍英的報告後,當即向毛澤東主席和主持軍委日常工作的賀龍副主席作了彙報,毛澤東仔細看了這份報告。當看到文中第二個特點,即“把兵練得一個個都像小老虎一樣”時,在下面劃了一條杠,說:“這一條我最感興趣。”當看到報告中“郭興福教學法繼承了我軍傳統的練兵方法”一句時又說:“不僅是繼承,而且有發展。”最後,①葉劍英,《建議軍委推廣郭興福教學法》,1963年12月27日。李德生回憶。

  
      毛澤東肯定和贊揚了郭興福的教學方法,并對羅瑞卿說:葉帥找到了一個好方法。賀龍也完全贊同葉劍英的報告。1964年1月3日,軍委轉發葉劍英的報告,并号召全軍立即行動起來,掀起一個學習郭興福教學方法的運動。1月底,羅瑞卿代表中央軍委在南京軍區主持召開了全軍訓練會議。會議就開展學習郭興福教學法作了部署,并号召全軍以優異成績參加全軍(包括民兵)的“大比武”。葉劍英在廣州軍區組織人員研究制定《連隊基礎訓練方法二十條》,沒有出席這次會議。①葉劍英的報告經軍委批準以後,深入部隊,苦心鑽研,繼續推廣郭興福教學法,指導全軍的群衆性練兵運動。1964年2月8日,他與賀龍、徐向前、聶榮臻以及羅瑞卿等軍委領導人在中共中央中南局和廣州軍區領導人的陪同下,觀看了廣州部隊推廣郭興福教學法的表演後,接見了該軍區出席郭興福教學法評比現場會的全體代表,他親自主持座談會,着重研究解決如何進一步普及和提高的問題。他說:“過去我們已經培養了一些典型,現在要普及,由點普及到面,由步兵普及到炮兵、工兵、裝甲兵、通信兵、防化兵,由陸軍普及到海軍、空軍,由部隊普及到學校。在普及的基礎上提高,在提高的水平上再普及。”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葉劍英同訓練委員會辦公室人員一起在研究總結郭興福教學法的基礎上,吸收各部隊軍事訓練方面的成功經驗,整理出了《連隊基礎訓練方法二十條》,經軍委批準,頒發全軍實行。

  
      為落實“二十條”,解決全軍練兵運動中的問題,葉劍英繼續到各部隊進行調查研究。5月26日、27日,觀看了北京軍區夜間訓練“尖子分隊”的表演,并接見了表演分隊的幹部,進行座談,強調“一定要訓練部隊能打近戰,善打夜戰,相信自己手中的武器,不怕敵人的核彈”。同時指出:“抓培養尖子,搞樣闆是對的,但培養尖子的目的是為了練好戰鬥中過硬的本領,不是為了奪錦标,不要搞那種舞台式的、雜技式的表演。有了尖子,還要由點到面,普及提高。”5月28日,他觀看了北京部隊參謀李茂發等三人标圖業務表演,并同他們座談,稱贊他們的标圖業務熟練,同時要求參謀人員要練好基本功。他說“現在的參謀工作,比我軍曆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都重要,參謀人員的基本功,除了你們說的要會畫(畫得好)、會寫(寫得快)、會傳(傳得準)以外,還要會讀、會記、會算。”他提出并得到推廣的全軍參謀人員練基本功的“六會”要求,對促進參謀人員的業務訓練起了很大作用。

  
      6月10日,葉劍英又觀看了海軍郭興福式尖子分隊的彙報表演,指出:海軍“學習郭興福教學方法,必須結合海軍的特點,結合自己的經驗,創造性的學習”,同時指出:“尖于是重要的,但光靠尖子不能戰勝敵人,要使所有的艦艇都提高到尖子的水平。”

  
      不久,北京、濟南部隊在北京舉行“尖子”表演。毛澤東和中央一些領導人前往觀看。毛澤東看後很高興,稱贊北京、濟南部隊的“尖子”表演很好,要在全軍普及,并指出:光有“尖子”是不夠的,普及“尖子”經驗要很快布置,要抓緊這項工作。葉劍英遵照毛澤東的指示,立即向全軍提出了當前軍事訓練工作的意見,指出:“今後軍事訓練的中心任務是全面落實毛主席的指示,狠抓普及。”并對普及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他要求總參謀部軍訓部認真推廣郭興福教學法,不斷總結全軍練兵運動的經驗,提出各行各①訪問莫陽、郭樹元談話記錄,1989年。

  
      業應推廣的項目,作出兩年規劃。①

  
      8月至川月間,葉劍英同賀龍、陳毅、羅瑞卿等在北京、青島、信陽、濟南等地先後觀看了防化兵、偵察兵、炮兵、工程兵、裝甲兵、海軍等“尖子”分隊的比武和山東省民兵的表演,并作了許多指示。他在肯定全軍大比武成績的前提下,指出了存在的缺點和問題。8月8日,他在旅大觀看炮兵比武表演後,接見領導和代表時說,我從沈陽到安東沒有講話。我是雲南講武堂炮科畢業,但炮兵專業不如你們,早忘光了,沒有發言權。這次表演有硬功夫,有發明創造,但也發現很多問題。比武不容易,勞民傷财,不一定年年都搞。他要求大家把問題提出來,轉報到軍委。②葉劍英對全軍部分單位中存在的錦标主義、弄虛作假、搞花架子等偏向非常重視,作過多次批評,要求及時糾正。軍委為此還專門發出了指示。

  
      此後,推廣郭興福教學方法,開展全軍性的練兵運動,在正确的思想指導下沿着正常軌道前進。由于領導上深入實際,深入群衆,發揚成績,糾正缺點,使運動一步步地深入,全軍訓練工作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好形勢。葉劍英并不滿足已有成績,要求全軍:練思想,思想紅;練作風,作風硬;練技術,技術精;練戰術,戰術活。

  
      就在這時,林彪别有用心地派他的老婆葉群到廣州軍區“蹲點考察”,寫了《三七九團一連三個尖子班的情況報告》,抓住群衆練兵運動中出現的某些偏差,攻擊一點,無限上綱,硬說“大練兵沖擊了政治”,“犯了路線錯誤”。并于1964年12月29日,錯誤地發出《關于當前部隊工作的指示》,把全軍轟轟烈烈的練兵運動打了下去。

  
      對林彪的倒行逆施,葉劍英持有保留意見,作了适當的抵制。1965年3月23日,葉劍英在東海艦隊黨委擴大會議上,針對林彪強調“突出政治”、“政治可以沖擊一切”,沖掉軍事訓練的時間的情況,指出:要科學安排時間,要及時調整時間,要善于使用時間,不能亂沖。把其他的都沖掉了,那麼,政治不成了空的嗎?9月17日,在聽取總參軍訓部部長張翼翔彙報軍訓情況時,又指出:“郭興福的教學方法,不是郭興福一個人創造的,是南京軍區各級領導幹部智慧的表現,是我軍幾十年訓練經驗的總結,是毛主席練兵思想的繼承和發揚。郭興福教學方法還是要繼續推廣,并使之繼續向前發展。”

  
      但是,林彪當時是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的副主席,并主持軍委的日常工作。葉劍英的處境非常困難,他所堅持的正确意見遭到反對。然而,曆史是公正的裁判人。葉劍英建議推廣的郭興福教學法以及由此所掀起的全軍群衆性練兵熱潮所取得的成就和成功經驗,對人民解放軍現代化建設所發揮的作用是永遠抹煞不了的。

  
      ①葉劍英:《堅決執行毛主席指示,盡快盡好地普及尖子經驗》,1964年7月。

  
      ②葉劍英接見炮兵比武領導委員會及各軍區炮兵代表隊同志的講話紀要,1964年四領導全軍院校工作葉劍英在領導全軍部隊訓練的同時,大力領導軍隊院校工作。他認為,建設一支優良的現代化的革命軍隊,幹部訓練是一個重要環節。現代戰争既然需要大量的兵員,就必然需要大量的幹部。科學技術的發展,部隊裝備的改善和戰争情況的緊張、複雜,不僅需要大量具有高度政治覺悟和現代科學知識并善于組織指揮現代戰争的軍政幹部,而且還需要大量又紅又專的各種專業技術幹部。培養幹部是“百年樹人”的工作,如果不培養、儲備大量的幹部,那麼即使将來國家供給我們最新式的技術裝備也是無法掌握的。為了滿足建軍和未來戰争的需要,必須大辦學校。

  
      葉劍英身體力行,用很大的精力從事院校建設工作。他經常了解院校建設的情況,出席院校工作會議,深入院校第一線,親自聽教員講課,進行講評,對院校訓練給予具體的指導。從1955年開始,他先後主持召開了14次小型院校工作座談會,聽取各方面的意見,着手制訂全軍院校培訓幹部的規劃。以後又多次出席了全軍院校工作會議。在全軍院校政治教育教學改革會議上,葉劍英從十個方面回顧了“抗大”的基本經驗:(一)有正确的方針:(二)有堅強的領導;(三)有良好的校風;(四)有正确的教學原則;(五)教學内容少而精;(六)學制短:(七)教學方法生動活潑;(八)重視教員隊伍的建設;(九)十分重視政治教育;(十)自力更生、勤儉辦校。他号召各院校“以‘抗大’做榜樣,向‘抗大’這個目标前進”。他提出,辦校中要貫徹毛澤東倡導的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幹部訓練方針,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直接為戰争服務的辦校方向。①葉劍英向各軍事院校提出的一個根本要求,就是要把院校辦成培養軍事人才的基地,保證訓練出合格的學員。他指出,所謂合格,除政治條件外,就是使培養出來的幹部能夠打仗,能夠在原子、化學條件下組織全軍的訓練,能夠運用新的指揮方法組織和實施指揮,并且在組織性、紀律性方面,誠為部隊的典範。為此他提出要從各個方面創造條件:首先必須加強軍委各總部、各軍種、各兵種對院校的領導;第二,必須責成各院校的黨委和首長加強對本單位的訓練工作的領導,黨委書記一定要管訓練,第三,提高教員質量,培養一支優秀的教員隊伍;第四,選好課題,編好教材,改進教學方法;還有一點,必須提高學員的素質,保證選送的學員要符合标準。

  
      為了培養出合乎規格的學員,葉劍英強調要加強德育、智育、體育的訓練。他說:“現代戰争中,指揮員要善于掌握新武器,能組織和發揮新武器的綜合能力。不論陸、海、空軍和防空軍都要在同時、同地發揮綜合的力量,以殲滅敵人。沒有強健的體質,不能忍受現代戰争晝夜連續的戰鬥活動;沒有高度政治覺悟,不能忍受這樣大的殺傷和破壞;沒有現代知識,不能掌握和發揮新武器的綜合力量,沒有這些,就不能成為現代條件下的軍官。”

  
      經過幾年實踐,葉劍英在1959年12月21日召開的全軍訓練工作會議上,根據當時全軍幹部情況,提出三年全訓幹部的規劃,即争取在1960年到1962年這個關鍵性的三年内,把全軍未經學校訓練的幹部,輪訓完畢,補齊缺額。

  
      為了實現這個目标,葉劍英主張建立和完善教學體制。院校體制實行“三①葉劍英在全軍院校政治教育教學改革會議上的講話,1955年7月。

  
      級制”,就是由士兵、軍士晉升為尉官時,或在尉官任職時期沒有經過正規學校訓練的幹部(包括營以下指揮員和相應的參謀人員),必須入步兵學校受一次完成教育;由尉官晉升為校官,或在尉官、校官任職期間沒有進過正規學校學習的幹部(包括正營以上、副師以下的指揮員或相應的參謀人員),必須入軍事學院受一次完成教育;由校官晉升将官,或在将官、校官任職期間沒有進過正規院校學習的幹部(包括各軍種、兵種正師以上的軍政後幹部、高級參謀人員和校以上的學術研究幹部),必須入高等軍事學院受一次完成訓練。

  
      在訓練程式上,葉劍英提出“兩股繩”,即軍官訓練分“完成”和“速成”兩種,将普及與提高結合起來。“完成訓練”采勸三級制”的方法進行。“速成訓練”,主要是根據戰術、技術的發展,有重點地而且多樣地解決幹部在服役期間的深造與提高問題。其方法是采取輪訓或集訓。要求學習内容少而精,學習時間短而少(一年以内)。畢業後通常是留任原職。葉劍英主張各級各類院校都必須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特别是毛澤東軍事思想。他提倡結合實際的學習方法,強調理解精神實質,學會正确運用。

  
      在領導院校的工作中,葉劍英并不滿足已經取得的成績和經驗,而是适應新的形勢,不斷革新前進。他要求全軍各院校,圍繞教學思想、教學制度、教學内容、教學方法、教學作風五個方面不斷進行改革。1962年5月至7月,葉劍英先後對高等軍事學院和軍事學院的教學工作進行了檢查。他于9月30日,向中央軍委作了《關于改進高等軍事學院和軍事學院教學工作的報告》,針對“兩院”教學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改進意見。他建議進一步明确訓練任務、内容和學制;加強教員工作,充分調動教員的積極性;在科學研究的基礎上,逐步修改教材,提高教材質量;加強學術領導,嚴格教學要求,發揚教學民主,健全教學制度,等等。此報告于1963年1月經軍委批準,轉發全軍執行。

  
      為了進一步整頓院校,加強領導,葉劍英于1964年10月到長沙政治幹部學校召開全軍院校政治工作會議。10月22比賀龍主持召開第四十九次軍委常委會,專門研究院校工作問題。葉劍英彙報了這次院校工作現場會情況及院校整風的意見,得到賀龍的贊同。葉劍英在總結推廣該校先進經驗之後,又于11月上旬主持召開第十次全軍院校會議,研究教育改革和院校整風問題。根據軍委關于院校整風的決定,他親自到一些院校調查研究。按照政治、指揮、技術、醫務的系統,連續主持召開西安空軍第四高級專科學校、全軍工程技術院校教學改革現場會和北京全軍院校政治教育教學改革會議,以及大連全軍指揮院校教學改革會議,從各個方面提出了改進院校工作的意見。①正當時劍英以他淵博的學識和豐富的辦學經驗,為軍隊院校建設、現代化建設大顯身手的時機,林彪及其一夥則背後施放冷箭,加以幹擾破壞。葉劍英在困境中,仍然排除幹擾,堅持正确方向。當時林彪鼓吹“院校學制要縮短,軍事學院一期三個月、五個月就行”。葉劍英針鋒相對地提出,軍事學院的學制,完成系至少兩年,速成系至少一年。有一次,張震向葉劍英彙報這個問題,他聽了後氣憤地說:“我在黃埔軍校時就管教育處,黃埔軍校①訪問相炜、譚知耕談話記錄,1986年。

  
      的教育計劃是我拟訂的,難道這個常識問題我還不懂嗎?學制适當縮短一些不是不可以,問題是改成三個月、五個月一期,那就不叫培訓,而是變成短訓、輪訓性質了。三、四個月時間,隻能輪訓一個課題。要培養出一個合格的軍校學員,沒有兩年以上的時間是不行的。”為了抵制林彪的錯誤主張,葉劍英曾當着毛澤東的面據理力争,可惜未被采納。林彪反革命集團覆滅後,鄧小平适時提出把教育訓練提高到戰略地位,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後,又作出恢複軍隊原有院校的重大決策。葉劍英非常高興。向張震說:這樣做就好了!大砍院校,對軍隊訓練工作破壞很大,今天要下決心把院校辦好。①他要求全軍院校領導班子必須堅持革命化原則,搞好團結;院校體制要進行合理調整,任務要适當下放;在軍事教學中要堅持學習毛澤東思想;要培養高質量的受部隊歡迎的學員等等。所有這些對當年林彪的幹擾破壞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使得全軍院校在一個時期裡尚能保持正常的秩序,取得了新的成績。

  
      ①張震:《遠見卓識,功彪史冊》,載1986年11月8日《解放軍報》。

  
      五元帥餘事付讴歌

  
      葉劍英在積極投入全軍軍事科研和教育訓練的領導工作,緻力于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期間,還奉中央之命,從事外事活動和其他工作。1958年,他相繼訪問印度、波蘭。1960年、1961年,他曾兩次率中國黨政代表團和軍事友好代表團訪問越南,寫下了《重訪河内》、《敬贈胡志明主席湘妃扇》等詩篇:“重訪親鄰瞬隔年,中南光景倍增妍”,讴歌中越兩國領袖和人民之間友誼長存。1963年,他随劉少奇主席訪問朝鮮,填《水調歌頭》詞一首,祝願“中朝友誼,鮮血凝成萬代長”“放眼觀天下,旭日耀東方”。①這一年12月,羅榮桓元帥不幸逝世。他以極其悲痛的情懷,寫下兩首悼詩:(一)畢生戰鬥明敵我,僑輩莊嚴一典型。

  
      大業方興公竟逝,哀歌聲裡起雷霆。

  
      (二)

  
      嚴明公正三軍冠,苦學力行不尚言。

  
      東海朝陽南山月,清輝漫灑在人間。②

  
      這一年,葉劍英懷着對毛澤東主席的深厚情感,專程訪問了湖南韶山,熱情歌頌衷心愛戴的導師,寫下了“欲溯河源到星宿,韶山風物耐人思”的名句。

  
      1964年秋,葉劍英在大連開會,有感于國際形勢的動蕩、蘇聯國情的演變,吟成一首七律《遠望》:憂患元元憶逝翁,紅旗缥缈沒遙空。

  
      昏鴉三匝迷枯樹,回雁兼程溯日蹤。

  
      赤道雕弓能射虎,椰林匕首敢屠龍。

  
      景升父子皆豚犬,旋轉還憑革命功。③

  
      這首詩由董必武輾轉傳到北京,發表在1965年10月16日《光明日報》上。毛澤東看後十分欣賞,熟記在心。1965年年底毛岸青和邵華來看望他,便當場一字不錯地默寫給他們夫婦,并囑咐他們向葉伯伯學習,好好幹革命。

  
      後來,他們把毛澤東手書稿送給葉劍英,附信雲:“父親對伯伯是很尊敬的,對伯伯的詩也是十分喜愛的。”“父親是那樣喜愛伯伯這首詩,不僅把詩中句句都記入腦海,而且連什麼時候,刊登哪個報紙都記得。”①可見,毛澤東對葉劍英詩詞的熟悉和珍愛了。葉劍英在自己的詩詞中不止一次地稱毛澤東為導師,他熱愛毛澤東的詩詞,并在詩詞創作中借鑒毛詩。毛澤東推崇中國古代詩詞大家,但在通常情況下很少評論當代詩人,而對葉劍英卻是很少的例外。他稱贊葉詩“酣醇勁爽,形象親切,律對精嚴”,他在給陳毅的談詩信中,說“劍英善七律,董老善五律,你要學律詩,可向他們請教。”②葉劍①《葉劍英詩詞選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年4月版,第48、50、52頁。

  
      ②《葉劍英詩詞選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年4月版,第48、50、52頁。

  
      ①訪問邵華談話記錄,1993年12月。

  
      ②《毛澤東詩詞選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86年9月版,第166頁。

  
      英和毛澤東之間存在着一種特殊的友誼,那就是“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的深厚詩交。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