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随師北伐與加入中國共産黨
一在總預備隊指揮部
1926年,随着廣東革命根據地的統一,工農運動猛烈發展,人民群衆要求國民政府出師北伐,用武力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在中國的統治的呼聲越來越高。這年2月,中國共産黨中央委員會在北京舉行特别會議,确定黨從各方面推動廣州國民政府的北伐。
北伐戰争的直接打擊目标是受帝國主義支持的北洋軍閥。當時的北洋軍閥内部,已處在四分五裂的狀況中。但從表面上看,仍然是一個龐然大物,存在着三大勢力:直系軍閥首領吳佩孚,控制着湖南、湖北、河南三省和河北保定一帶,約有兵力20萬人,它的主力一時還在北方的南口一帶進攻馮玉祥的國民軍;原屬直系,後成獨立勢力的孫傳芳,盤踞于江西、福建、江蘇、浙江、安徽五省,号稱“五省聯帥”,有軍隊20萬人,戰鬥力比吳佩孚強;實力最雄厚的奉系軍閥張作霖,控制着東北三省,熱河、察哈爾、京津地區和山東,兵力有30萬人。這三股軍閥勢力總共有兵力約70萬人。而國民革命軍方面,北伐開始時隻有廣東的六個軍(何應欽的第一軍,譚延]的第二軍,朱培德的第三軍,李濟深的第四軍,李福林的第五軍,程潛的第六軍),後來歸附的,有廣西李宗仁的第七軍和湖南唐生智的第八軍,總共八個軍。
葉劍英所在的第二十師歸第一軍建制。當時國民革命軍的總兵力有13萬人左右。從兵力數量上看,雖然雙方對比懸殊,但北洋軍閥的統治久失人心,内部勾心鬥角,爾虞我詐,存在着深刻的矛盾,這就為北伐軍利用矛盾各個擊破,提供了機會。
針對敵我力量對比的實際情況,國民革命軍在以加倫将軍為首的蘇聯軍事顧問的建議下,制定了集中兵力、各個殲敵的戰略方針:首先向湖南、湖北進軍,長驅直進,迅速消滅北洋軍閥中最薄弱的吳佩孚主力,争取張作霖、孫傳芳兩部在一段時間内保持中立;待兩湖戰場取得勝利後,再引兵東向,消滅孫傳芳部;最後,北上解決實力最為雄厚的張作霖部,統一全國。
根據這個作戰方針, 1926年5月,國民革命軍第七軍一部和第四軍葉挺獨立團等部作為先頭部隊,先行出兵湖南,援助正被吳佩孚的部将葉開鑫部擊敗而退守湖南衡陽的第八軍唐生智部。7月9日,國民革命軍在廣州市東較場舉行隆重的誓師大會,然後兵分三路,正式出師北伐。
出師之始,蔣介石讓何應欽率部駐防汕頭,任命他的親信、第一軍第一師師長王柏齡代理第一車軍長。接着,他又令第一軍擔任總預備隊,任王為總預備隊指揮官,負責指揮第一、二師,随他北伐。葉劍英被調任總預備隊指揮部參謀長。
總預備隊沿粵漢鐵路乘車向北前進,經湖南郴州、衡陽,于8月12日抵達長沙。同日,蔣介石偕蘇聯顧問加倫将軍及鄧演達、白崇禧、唐生智等高級将領在長沙召開軍事會議,決定迅速進攻湖北,主力直趨武漢,對江西暫取守勢。王柏齡、葉劍英奉命于8月25日,由長沙向嶽州進發。攻下嶽州後,蔣介石以嶽州為北伐軍後方,命王柏齡、葉劍英率總預備隊在此駐紮待命。
二參加南昌之役
9月6日,北伐軍攻克漢陽、漢口。翌日,北伐軍一部向江西進軍。王柏齡、葉劍英奉命率預備隊第一師自嶽州開到浏陽集中,随即進占江西之銅鼓城,配合第六軍東下攻打南昌。9月10日,北伐軍程潛部第六軍第十九師向南昌發起進攻,王柏齡、葉劍英率領第一師助攻支援。由于得到南昌工人、學生及省署警備隊的内應,一舉攻克南昌。①孫傳芳聽到南昌失守,大為震驚,迅速組織優勢兵力奪回南昌。蔣介石聞訊,與加倫将軍親臨前方督戰,再攻南昌。加倫分析戰場情況後,提議休整兩周,集結力量,再重新組織進攻。但是,王柏齡不聽加倫的勸告,争功逞能,急于進攻。
葉劍英冷靜地分析了當時的敵我态勢,同意加倫的意見。他對王柏齡一再申明自己的看法:孫傳芳的精銳部隊都集中在南昌。南昌三面環水,地勢險要,即使我部孤軍深入,打到城裡,一旦敵人斷了我軍的退路,進去了也出不來。況且我軍剛退,士氣消沉,還是緩攻為好。
一向剛愎自用的王柏齡拒不采納葉劍英的意見,貿然下令部隊攻擊,孤軍突進。一部分部隊突入城内,遭到敵軍猛烈反撲,被分割包圍,無法立足。
王柏齡見勢不妙,貪生怕死,率先逃跑。葉劍英和團長薛嶽等隻好組織部隊倉猝撤退,部隊損失慘重。葉的護兵司徒發回憶說:“當時好險呀!多虧參謀長救了我一條命。”
10月中旬,北伐軍再次發起攻打南昌的戰役。葉劍英與第一師代師長王俊奉命率部參加南昌西北的王家鋪戰鬥。
戰鬥經過是這樣的: 10月上旬,李宗仁的第七軍與孫傳芳的部将陳調元所率三個師在王家鋪南約10裡處,鏖戰幾天幾夜,不分勝負。蔣介石聞訊,恐第七軍獨力難支,即派第一師前去增援。葉劍英協助第一師代師長王俊指揮部隊,從白山繞出昆侖台側背,迅速趕到山腳下。他觀察戰場情況,看到交戰雙方已打得精疲力竭,戰鬥接近尾聲,便向王俊建議說:“他們已經打三天三夜了,我們稍加砝碼,敵人就退了。”他提議将部隊主力迂回到敵人側後去,正面用一小部分兵力佯攻,命炮兵向山上開炮,迫使敵軍退卻,然後在運動中攔頭截尾,一舉殲滅之。
工俊急于立功,不聽勸告,将部隊全部拉到正面,發起進攻。雙方剛接上火,敵軍看到北伐軍援兵到來,連忙撤出陣地向後逃跑。王俊得意地喊起來:“敵人退了,我們追吧!”葉劍英看到這種不講戰術的愚蠢打法,氣憤地說:“還追個啥!等你追下去,人家已經跑出幾十裡了,什麼也繳不到。”
這次戰鬥,由于王俊不聽葉劍英的意見,打了一個消耗仗。結果隻繳到一個炮筒子。參加戰鬥的黃埔學生軍怨氣橫生,把這件事報告了蔣介石。
第二次攻打南昌,北伐軍又遭受重大損失,被迫撤圍。
10月下旬,武昌方向的北伐軍主力兼程馳赴江西前線,參加第三次攻打南昌。11月8日,北伐軍終于攻克南昌,全殲敵江西總司令鄧如琢防守南昌的部隊。9日,蔣介石率總司令部移駐南昌。由于王柏齡臨陣脫逃,葉劍英率總預備隊指揮部,随一師駐守南昌。①①訪問慕中嶽、李任夫談話記錄,1984年12月11日。
①在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查閱的資料,1990年12月。
南昌之役,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使蔣介石深感自己的嫡系部隊問題嚴重。
他“痛誡”一、二師長官,責罵王柏齡、王堪根本不是帶兵人才”,提出對二王要懲辦、撤職。他聽說在南昌戰役中二王不聽葉劍英的勸告,以緻連連失利,于是特意召許葉劍英佩劍晉見。
蔣介石見到葉劍英,先是誇獎一番,然後攤出了此次召見的底牌,說:“現在一師沒人指揮,我看你就去一師當師長吧!”
葉劍英絲毫沒有思想準備。他想到一師是蔣的嫡系,有些部下目空一切,很難管束,同二王的關系也很難處,而且對蔣介石的面目還看不清楚,所以婉言謝絕說:“謝謝校長好意,隻是我身體不大好,待打完仗再說吧,我還願意繼續當參謀長。”蔣介石立即吩咐軍醫官給葉劍英看玻軍醫官煞有介事地檢查了半天,拿不準是什麼玻葉劍英便風趣地說:“我還沒吃早飯呢,等你檢查确診,人都要餓死了。”軍醫官沒有辦法,隻好胡亂開個藥方子。
葉劍英懂得一點中醫,看了看方子,是些“太平藥”,便叫護兵煎幾付吃下去,應付了事。②②葉劍英談話記錄,1981年1月13日。訪問劉複之談話記錄,1994年9月。
三新編第二師代師長
南昌之役,北伐軍俘虜了孫傳芳的軍官數百名,士兵數萬人。蔣介石為了擴充實力,決定将收編過來的贛軍組成新編軍,任命葉劍英為新編軍第二師代理師長。葉不便再推辭,隻好受命。他在組建師部機構時,選調了一部分雲南講武學校、黃埔軍校的老同學、老同事。蔣介石又從其他部隊抽調黃埔軍校出身的軍官,充當師部和團、營、連的骨幹。同時,葉劍英還招收一些有志革命的青年學生充實到機關和部隊。
不久,師部機關、教導隊和三個團都成立起來,營和連的兵員也基本補齊,全師總共有6000多人。從師到連各級,都仿效蘇聯紅軍的編制,設立黨代表,多由左派國民黨員和地下中共黨員充任。葉劍英提出“不要錢,愛百姓,不怕死”的口号,還規定了軍官不準打罵士兵等軍紀。部隊成份雖然複雜,經過一段整訓,政治素質有所提高。
新編二師組成後,很快就奉命開赴吉安。
葉劍英率部開進吉安城後,安頓好了部隊,就召集各團軍官開會,布置教育和訓練。他利用總理紀念周這個講壇和其他機會,每周向軍官們至少作一次政治演講,講時局,擺敵情,号召大家北伐到底,統一中華。他提倡部隊教唱革命歌曲,開展各種革命活動,支持男女青年軍人演活報劇,進行街頭演講。
在吉安這一段時間裡,葉劍英雖然與共産黨組織沒有直接聯系,但時常能接受到部隊左派軍官和秘密共産黨員的思想影響。他以極大的熱情出席地方上的總工會、商民協會等組織、團體的會議,支持革命和進步的活動。他還讓黨代表、進步的軍官與學生聯合會、婦女聯合會等進行聯歡,演出節目。
當時,中共地下組織領導的吉安縣青工學徒聯合會副主席吳富善就與葉劍英有過交往,得到過他的支持。吳富善談起對葉劍英的印象,說:“他那時才三十歲,高高的個頭,瘦條條,白白淨淨的面孔,不大穿軍服,經常穿一身中山裝。人很帥,也很威風。他的衛隊,每人都帶着二十響駁殼槍。但他為人和藹可親,思想進步,是個左派。我們常在縣裡開會碰頭,見面。”
那時當個國民革命軍的師長既神氣,又闊氣。出門不是騎馬,就是坐轎子,前呼後擁,威風凜凜。在經濟上實行委任經理制,即包幹制。一個月全師軍饷15萬塊銀元。葉劍英當師長,從不克扣軍饷。他告誡軍需處長,不能貪污,每個月發完饷要清理帳目,向他報告。葉劍英一向寬厚待人,關心部屬疾苦,經常用自己的薪俸接濟有困難的人,不論是誰,有求必應。每個月他都接到許多來信,有些老同學、老同事、老下級,這個結婚,那個報喪,每有所求,他都寄給幾十元或上百元。他與身邊的人平等相處。公務之餘,常教他們騎馬、射擊,沒有一點“官架子”。
四通電反蔣與吉安暴動
葉劍英身在吉安,時刻關心着全國政局的發展,尤其關注着武漢與南京兩個方面的政治動向。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江西也很快陷入一片白色恐怖之中。吉安的反動分子,也在全城實行戒嚴,查封工會、農會、學生會、報館等革命機構,強行押送國民黨左派和革命團體負責人出境,并收繳了縣農協自衛隊的武器。共産黨人被迫轉入地下活動。①在這種嚴峻的形勢下,擺在葉劍英面前有兩條路:一條是榮華富貴的路。這就是繼續留在蔣介石嫡系部隊,為蔣效命,升官發财。那時,蔣介石很賞識葉劍英。他不單單看重葉劍英年輕有為,才華出衆,更重要的是因為這個出生在廣東的“儒将”,曾經追随和保衛過孫中山,在廣東地區和粵軍中很有些影響。他想把葉劍英拉過來,利用其威望和才幹,籠絡人心,控制南粵。這就是蔣介石為什麼幾次給葉劍英封官晉爵,甚至允許他佩劍直入其私邸的緣由。
另一條是艱難曲折的路。這就是脫離蔣介石,另尋出路。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反革命政變,大肆屠殺工人和共産黨員。這時,誰是革命者,誰是反革命,真相大白。葉劍英終于看到了國民黨右派的反動本質,認清了蔣介石的醜惡面目。蔣介石口頭上高喊“國共合作”、“三大政策”,實際上是挂羊頭賣狗肉。當需要工農大衆替他打江山的時候,就滿口的“扶助農工”,一旦江山得手,便“翻轉豬肚就是屎”,立刻變成了“砍殺工農”。那些過去标榜自己是“左派”的革命者,這一次搖身一變,亮出了貨真價實的右派嘴臉。右派掌了權,國民黨就變了質,變得腐敗無能,反動透頂。在他們的統治下,人民大衆就遭了殃!
是反蔣,還是投蔣?事情就這樣明擺着,毫無調和餘地。在兩條道路面前,需要迅速作出抉擇。
葉劍英經過反複思索,終于選定了反蔣的路。選擇這條險路,在他内心深處,是經過一番激烈鬥争的。正如他事後回憶的:“甯漢分家以後,蔣介石說漢口反革命,武漢說蔣介石反革命,兩下吵。
我對武漢沒有多少懷疑。但蔣介石還是總司令。究竟跟着誰走?那時沒人來,也沒電報來。我就自己看報紙,關上門,想了幾天,什麼問題都想到了。我想到自己年輕時立志為國為民做點事,參加革命後當了師長。那時師長每月差不多都有二三萬元收入。二三萬元不少了,十個月就是二三十萬,公公道道,做二三年師長就是個百萬富翁。??如果隻是為了個人,跟蔣介石走,至少可以做大官。但是,蔣介石在上海屠殺工人,屠殺群衆,變成了十足的反革命!一個革命,一個反革命,陣線已很分明了。參加革命,還是反革命?
想了想,隻有革命才有出路。所以我就下了決心,通電全國反蔣。一邊倒,倒到武漢方面。”①葉劍英決心已定,便與幾個左派軍官談了自己的想法,決定通電全國,公開反蔣。他召集全師軍官開會,告訴大家:願意革命的,擁護武漢政府的留下;擁護蔣介石,想去南京的,也請自便。
葉劍英親自起草并領銜簽發的反蔣通電,使當時的政界和軍界十分震①在吉安市委黨史辦,吉安軍分區查閱的資料,1990年12月。
①
動,也大出蔣介石的意料之外。原第四軍副軍長陳可钰為這件事去報告蔣介石:“葉師長反對我們!”蔣介石不信,說,“葉師長不會反對我們。”陳第二次去報告:“葉師長真的反對我們!”蔣介石偏了偏頭,說,“好啦,知道了,你下去吧。”還是将信将疑。②這時,吉安二師的右派軍官和“孫文主義學會”分子與當地右派勢力勾結起來,準備鬧事。葉劍英與左派軍官緊急秘密商議,決定二師舉行武裝暴動,拉隊伍北上,投向武漢國民政府。同時,他作了如下部署:(一)迅速察明各團、營官兵的動向,以及駐地情形,拟出分頭襲擊、扣押右派軍官、收繳槍械計劃;(二)挑選特務營手槍隊、教導隊可靠人員分頭執行襲擊、扣押人員和收繳槍械的任務;(三)完成任務後,舉行誓師大會,迅速編成四個團,取道贛北,經武甯、鹹甯,向武漢進發。③吉安的反動勢力也加緊了行動。他們的矛頭直接指向葉劍英。這樣,葉劍英在吉安便站不住腳了。他決定先去武漢進行聯系。離開之前,左派軍官和師部人員以給師座祝賀生日的名義,在師部駐地的後花園,幾次擺宴集會,聯絡感情,交換情報,議論軍機。有的團長急于舉事,對葉劍英說:師座,還是快幹吧!葉劍英示之以緩。最後一次集會,還攝影留念。這一照片,由當時師部的女軍醫陳子]藏在一具棺材底下保存下來。①為了躲避右派的耳目,葉劍英一行數人化裝秘密起程。他走後,二師左派軍官成立了“臨時革命軍事委員會”,于5月6日通電讨蔣,電文載當日漢口《民國日報》。通電發出後,遭到右派分子激烈反對,雙方劍拔弩張,二師陷于分裂狀态。“臨時革命軍事委員會”經過多方醞釀,緊急磋商,于5月13日夜舉行了武裝暴動。左派軍官們以敏捷的動作逮捕了反動軍官,控制了部隊。
暴動以後,“臨時革命軍事委員會”向武漢國民政府發電報捷,電文稱:“本師反動分子暗中猖獗。(職等)于本月13日夜,協同農工群衆,将本師反動分子肅清,從此絕對擁護中央,打倒蔣介石。”20日,在城内中山廣場召開軍民聯歡大會。這次暴動,由于缺乏經驗,孤軍無援,很快就被朱培德第三軍的楊竹軒、楊如軒所部包圍繳了械。
蔣介石得知新編二師暴動的消息,大為惱火,立即讓下屬向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起草了呈文:“前新編第二師代理師長葉劍英,率師駐次吉安,勾結共産分子,陰(謀)叛黨,竟于5月13日鼓動該師學生隊及師部監護隊,勾結當地農民自衛軍,将該師忠實部隊逼令繳械,并将忠實官佐逮捕監禁。該師長葉劍英及跨黨分子張克等倒行逆施,謀叛黨國,即通令各軍一體嚴緝懲辦,拟請準該逆等一體開除黨籍。”
7月28日,南京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會召開第十七次常務會議,決定将葉劍英等“永遠開除”出黨。随即将呈文轉給南京國民政府中央執行委員會,經8月5日第一一二次會議,決定咨請南京國民政府通緝。與葉劍英同案被開除國民黨黨籍并被通緝的還有張克、鄒泰安、杜若、魏燮元、王彬、劉世②葉劍英談話記錄,1981年1月13日。
③訪問李明談話記錄,1988年4月1日。
①訪問陳子[、楊光、丘岱安談話記錄,1985年1月。
璋、陳世光、丘維漢、樓勝利、吳潔等,都是吉安暴動的發動者和參加者。①①在中國第二曆史檔案館查閱的資料。
五彷徨武漢
葉劍英一行經九江抵達武漢。當時的武漢政府,在共産黨的推動下,繼續實行國共合作政策。在政府管轄地區,共産黨組織發動工人為改善生活地位鬥争。同時,成立了以毛澤東、鄧演達、譚平山等五人為委員的全國土地委員會,成立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培養學員在廣大農村開展懲治土豪劣紳和鎮壓反革命分子的鬥争。
但是,這個政府不但成份極其複雜,内部矛盾尖銳,而且由于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勢力的低毀和破壞,在軍事、财政等各方面出現了嚴重危機。蔣介石占據東南諸省以後,同四川軍閥楊森遙相呼應,從東、南、西三面包圍武漢,并勾結帝國主義對武漢實行經濟封鎖;奉系軍閥張作霖又從北方窺伺,使武漢政府處于“四面楚歌”的困境,同時,市内連續發生米荒、鹽荒、油荒、煤荒,物價飛漲,企業倒閉,工人失業,使得本已困難重重的武漢經濟形勢益顯雪上加霜。
葉劍英面對武漢這種亂紛紛的現實局面,不由得重新陷入迷惘之中。汪精衛究竟會把武漢政府引到哪裡去?葉劍英開始警惕地注視着他的動向。汪是經常以“左派”面目出現的資産階級代表人物、大政治投機家。此刻剛剛複職,擔任武漢國民政府主席,極力标榜自己是孫中山的“忠實信徒”,實則從骨子裡反對三大政策,敵視共産黨。“四一二”以後,他明裡與陳獨秀發表聯合宣言,握手言歡,暗裡又與蔣介石達成默契,準備在适當時候公開“分共”、“反共”。
武漢國民政府除汪精衛之外,還有一個實力人物譚延]。這個投機革命的前清翰林,武昌起義後曾任湖南都督,代行過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會主席和國民政府主席之職,現雖然向汪精衛交了權,不再代理主席,但仍擔任國民政府軍事部長等職,大權在握。他一面把自己打扮成“左派”,一面偷偷摸摸派人和蔣介石勾結,暗送秋波。汪精衛、譚延]之流僞裝革命,迷惑了相當一部分人。共産黨領導人陳獨秀推行右傾投降主義政策,步步妥協退讓。
武漢形式上是國共合作的天下,實際上是國民黨假左派當家。
葉劍英乍到武漢,一時不摸底細。他為了找個立腳點,隻好先去找譚延]這個軍事部長述職。他向譚延]報告了新編二師和吉安的現狀,請求接濟槍械、糧饷。譚延]這個腳踏兩隻船的老投機家,怎肯資助反蔣的二師呢?
他勸葉劍英暫時留在武漢,看看局勢的發展再說,葉劍英便暫時下榻在武昌朝陽旅館。
朝陽旅館是廣東人開辦的,常有廣東籍的客人來往和住宿。一個偶然的機會,葉劍英巧遇梅縣同鄉李世安。李是個秘密的共産黨員, 1924年6月在廣東大學(後改名中山大學)讀書時入黨,畢業後回到梅縣任教。在廣州時,他和葉劍英就見過面。後來,他回梅縣,在東山中學和學藝中學同時兼任訓育主任和國文教師。1925年第一次東征期間葉劍英任梅縣縣長,多次去過母校東山中學和新辦的學藝中學,二人再次相見,建立了友誼。李還結識了東征到梅縣的周恩來、鄧穎超。他于1927年2月離開梅縣到上海,在那裡又見到周恩來。後來轉到武漢,在市公安局當主任秘書,他以這個公開身份作掩護,從事黨的地下工作。葉劍英在武漢見到了李世安,頓時有一種“他鄉遇故知”之感。二人常常見面談心,雙方有了更深的了解。①葉劍英閑住幾日後,軍事部來人通知他出席武漢政府召開的國民議會,會議由譚延]主持,讨論甯漢分裂後的形勢和前途。
在會上,葉劍英講了對當前形勢的看法以及反蔣的主張。他說:“有人說我是蔣介石的嫡系,蔣待我不錯,蔣介石給了一個‘巴掌’(職權),我拿這個‘巴掌’打老蔣,這不合人情,對不住老蔣。其實,不是我對不住他。
他在上海殺了那麼多人,我怎能還跟着他幹呢?”
在這次會上,國民革命軍獨立十五師師長賀龍也慷慨激昂地發表了反蔣談話。葉劍英與賀龍第一次見面,對他的談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葉劍英參加完國民議會之後,動身返吉安。到了南昌,應邀出席當地駐軍部分反蔣軍官舉行的集會,并見到了第二軍軍官教育團(即南昌軍官教育團)團長朱德。葉劍英在集會上作了即席講話。他慷慨陳詞,激動地說:“有人問我反蔣圖什麼?我說我反蔣不圖什麼,隻圖個革命。我們革命的槍口要對準反革命。蔣介石自己跑到我們槍口上來,他自己當反革命,是自己找打的。我反對蔣介石不是因為有什麼個人恩怨,而是因為他反革命。我們就是要讨伐反對革命的人??”②朱德十分贊賞葉劍英的講話,當場稱贊他講得好。
葉劍英後來打聽到吉安局勢動蕩,隻好從南昌又折回武漢。
他回到武漢,又一次陷入苦悶彷徨之中。吉安既然回不去,下一步究竟怎麼辦呢?
①訪問熊觋汀⑺沃居⑻富凹鍬迹1984年6月、1992年1月。
②葉劍英在空軍師校以上幹部學習毛主席軍事著作集訓期間的講話,1959年7月8日。
六出任“鐵軍”參謀長
當時葉劍英在武漢還有兩位老相識,一個是鄧演達,一個是張發奎。鄧演達在“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主持武漢30多萬人的群衆大會,聲讨蔣介石,積極開展反蔣鬥争。蔣介石派人拉攏不成,就通電解散鄧演達為主任的國民革命軍總政治部。鄧演達毫不理睬,繼續堅持反蔣鬥争。
張發奎在參加北伐後,因戰績卓著,升任被稱為“鐵軍”的第四軍軍長。
此刻他正躊躇滿志,到處網羅人才。他聽說葉劍英來到武漢,就邀請他來四軍軍部,留在自己身邊工作。①這時,甯漢分裂後的各種鬥争日趨激化。中國政治舞台上出現了武漢、南京、北京三方對峙的局面。武漢政府雖然仍然代表着革命勢力,但政府領導集團嚴重不純。汪精衛假反蔣,真反共,面臨外交、軍事和财政等困難,領導核心加速分化。蔣介石以南京為中心,盤踞閩浙蘇皖的廣大江南地區,建立起完全背叛孫中山革命政綱的反動政權。北方的奉系軍閥于1927年春,進兵河南,集結重兵于豫南的許昌、郾城、汝南一帶,企圖進攻武漢。在這種形勢下,是東征讨蔣,還是繼續北伐?武漢政府内部經過激烈争論,最後決定與西北的馮玉祥國民軍配合,舉行第二次北伐,先打奉系軍閥。
4月19日,武漢國民政府在武昌舉行了聲勢浩大的第二次誓師大會,繼續北伐。随後各部相繼出征。5月13日,北伐軍下達總攻擊命令。葉劍英在張發奎的前敵總指揮部,與鄧演達、黃琪翔,以及加倫将軍等一起參與作戰指揮。北伐軍經過上蔡之戰、逍遙鎮之戰、宋莊之戰,特别是漯河、臨穎的激烈戰鬥,于6月1日擊退奉軍,與馮玉祥的國民軍會師于鄭州。那時火車已經不通,鄧演達乘手搖的鐵路壓道車迎接馮玉祥。葉劍英同衆軍官一起去火車站歡迎馮玉祥。不料,馮玉祥到鄭州後即與汪精衛、譚延]、唐生智等舉行秘密會議,因意見分歧,不歡而散。後來到徐州與蔣介石會談,竟也主張“分共”,拒絕讨蔣。形勢如此突變,葉劍英隻好随第四軍從河南班師回駐武漢。不久,葉劍英被正式任命為第四軍參謀長(軍長黃琪翔)。
1927年5月30日的漢口《民國日報》,刊登這樣一則消息:《三軍開赴吉安勘亂》,其内容稱:“(南昌27日專電)駐吉安新編第二師,哿日大反動,對軍民聯歡大會到會群衆開槍,斃死兵民十餘人。馬日拂曉,我第三軍之二十二、三、四各團,即奉命将其全部包圍繳械,反動官兵,悉數俘獲。”
葉劍英返回武漢後翻閱舊報,看到這一消息,大吃一驚。顯然,這是一篇颠倒黑白的消息,但也暴露出了一個嚴酷的事實:新編二師暴動已經失敗。葉劍英對此感到非常惋惜,同時對反動的第三軍的鎮壓行動,表示極大憤慨。
這時,恰巧新編二師參謀長佴皇鳥到武漢找葉劍英。葉向他詳細了解了二師舉行暴動的經過。當他聽說佴皇鳥被捕後,拒絕高官厚祿的引誘,隻身脫險逃到武漢來投靠革命政府時,當即贊揚他有骨氣。他把佴皇鳥留下來,在第四軍司令部參謀處任第一科科長。
①訪問劉景容(張發奎夫人)談話記錄,1992年5月。
七投入中國共産黨的懷抱
葉劍英在第四軍軍部這一段時間,進一步受到進步的思想影響。四軍裡的共産黨員、國民黨左派比較多,政治工作比較活躍。在這種環境下,葉劍英對時局有了新的認識。他看到了汪精衛、譚延]這些人已經越來越走向反動,國民黨官僚隻謀一己私利,腐化堕落。隻有共産黨人大公無私,真心實意地為工農大衆謀福利,能夠救中國,把革命進行到底。因此,他更加堅定了加入中國共産黨的決心。然而,此時此刻,在一片白色恐怖中去投靠共産黨,要冒很大風險。“道路艱險何所懼,隻身偏向虎山行。”盡管前進道路上布滿荊棘,這條救國救民的道路葉劍英決心走定了。
形勢錯綜複雜,到哪裡去找共産黨呢?有些公開的共産黨人并不熟悉,又多隐蔽起來,一時找不到;即使找得到黨,能夠吸收曾是蔣介石嫡系的高級軍官嗎?自己過去申請入黨就是因為這件事被擱置起來,現在再要求入黨會不會如願呢?葉劍英困惑着,思索着。
其實,他還不大知道,當時在“左”的思想影響下,妨礙他入黨的有兩頂“帽子”,除了“國民黨嫡系軍官”之外,還有一頂,就是“孫文主義學會分子”。當時曾在國民黨軍内任職的中共黨員包惠僧回憶1925年第二次東征後一段經曆說:“我同時劍英這一次共事才認識的。??他是雲南講武學校畢業。同王柏齡有師生關系,因此我們的同志都把他作為孫文主義學會的人看待。他曾到政治部同我談過兩次話,并借閱馬列主義書籍,我們經過了多次的接觸,有相當的了解,但是當時我們對他重視不夠,沒有吸收他入黨。”
①
當時,武漢有股出國留學風。不少革命者都想留學蘇聯,或到其他國家去。葉劍英也想到列甯的故鄉去探求共産主義。聽說鄧演達同蘇聯大使館有聯系,便去找他幫忙。鄧演達此時同汪精衛已經鬧翻。徐州會議後,馮玉祥在蔣介石的代表王正廷催促下,一日三電汪精衛,除了要求立即“分共”、逮捕陳獨秀及其他共産黨領袖外,公然指責鄧演達“做了共産黨的工具”,要求解除其一切職務。鄧演達眼看國共合作的大好形勢遭到破壞,北伐戰争的勝利果實被右派竊取,憂心如焚。他繼續同共産黨人接觸,維持合作局面,堅持鬥争。他多次深夜造訪汪精衛,申明大義,力圖挽回危局。但汪拒絕勸告。他曾打算抛開汪精衛,與吳玉章、宋慶齡、彭澤民等組織革命行動委員會,挽回局勢,繼續革命。然而,這一計劃也由于汪精衛的破壞,未能成功。
他最後把希望放在共産黨員較多、戰鬥力最強的第四軍身上,多次找張發奎做工作,但張在汪精衛的煽動和拉攏下,害怕共産黨得勢後被奪去軍權、奪走地盤,結果不聽鄧的勸說,也跟汪去搞“分共”的勾當。鄧演達對大革命感到失望,又遭到排擠,心灰意冷,正在考慮出洋問題。就在這個節骨眼上,葉劍英向他傾述了内心的矛盾和革命願望,請求他介紹自己到蘇聯去學習,成為一個真正的布爾什維克。
鄧演達對葉劍英雖然抱有好感,表示贊成葉出洋。但他考慮到形勢複雜,要自己出面介紹,比較為難。因此,鄧演達沒有答應介紹葉劍英去蘇聯。葉劍英又去找共産黨員李世安。他把自己渴望入黨的要求和幾年來在找黨、入黨問題上遇到的波折和苦惱都告訴了李世安,希望李能想辦法介紹他加入中①《包惠僧回憶錄》,人民出版社1983年6月版,第204頁。
國共産黨。李了解葉劍英的過去,也了解葉劍英的現在。他從在第四軍的中共黨員、廣東同鄉柯麟、李人一等同志那裡早已聽說過葉的政治表現和革命志向,知道他曾多次表示過要跟随共産黨革命到底的願望,便應承下來。
李世安心裡明白,像葉劍英這樣的國民黨高級軍官,即或是已經通電反蔣,但要在基層黨組織裡讨論他的入黨問題,還可能發生波折。于是,他帶着葉劍英的熱忱希望,秘密找到周恩來,向他彙報了這件事。
周恩來回憶起自己同葉劍英這位年輕将領的交往,當即肯定地說:他的底子我知道,是好的,我們應當表示歡迎。①就這樣,又過了一段時間, 1927年7月上旬,經周恩來同意,中共中央批準時劍英為中共正式黨員。為了保密和特殊的工作需要,黨組織暫時不要他和其他黨員進行聯系,隻讓他與李世安等少數黨員保持聯系。
就在葉劍英入黨前後的一段時間裡,武漢的革命形勢急轉直下。7月14日晚間,汪精衛不顧宋慶齡、鄧演達等國民黨人的勸阻,秘密召開“分共會議”,部署反共與“清黨”。15日,汪精衛反動集團進行瘋狂大屠殺,大批共産黨員和革命群衆倒在血泊之中。革命的武漢一宿之間變成反革命的橋頭堡。轟轟烈烈的大革命被徹底葬送了。在這種形勢下,成千上萬的共産主義戰士英勇犧牲了,而有些号稱革命家的人逃跑了,叛變了。武漢報紙每天都在顯赫的位置上登載個人或聯合聲明、啟事,宣布與共産黨脫離關系。但是,那些真正的共産主義者卻在這關鍵的時刻勇敢地投入了共産黨的懷抱。“砍頭不要緊,隻要主義真!”葉劍英正是這一類共産黨人。他從一個追随孫中山革命的國民黨高級軍官轉變成為一個堅定的共産黨員,從一個激進的民主主義者,成長為一個獻身無産階級事業的革命戰士,走過了艱難的道路,經受了火與血的洗禮和複雜鬥争的考驗。他在大革命失敗的低潮中,迎着反革命逆流加入中國共産黨,表現出了他堅定的革命信仰和不屈不撓的戰鬥精神。他後來曾寫過一首《題畫竹》的詩:彩筆淩雲畫溢思,虛心勁節是吾師。
人生貴有胸中竹,
經得艱難考驗時。
這首詩,正是他自己革命精神和戰鬥品格的生動寫照。
後來,葉劍英回憶自己從找黨到入黨的坎坷道路,不無感慨地說:“1920年打下廣東,奠定了統一兩廣的基矗那時廣州就可以讀到列甯傳記了。廣州有共産黨,有無政府主義,還有國家主義,面包、藥瓶什麼都有,真是‘百家争鳴’。那時在廣州一看戴軟帽子的就知道是共産黨,一看戴硬帽子的就知道是國民黨。我最初還讀過克魯泡特金的東西,後來才逐漸從無政府主義轉到共産主義。”
“我是1924年提出要求入黨的,沒有被批準。那時我在蔣介石手下的教導團當團長,有人說是蔣介石嫡系部隊的團長,這沒有說錯。從1927年就反對蔣介石,經過這個考驗,決心就定了,所以1927年7月正式參加了黨。當時也不是對共産主義完全理解了,隻覺得國民黨不行,享樂腐化,必然失敗,①葉劍英就入黨問題給中央組織部的複函,1980年10月7日。訪問李世安談話記①《葉劍英詩詞選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年4月版,第60頁。
共産黨朝氣蓬勃,必然要勝利。後來,經過學習馬克思主義,樹立了共産主義世界觀,懂得了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懂得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共産主義必然要代替它,如同資本主義必然要代替封建主義一樣。這樣,共産主義必然勝利的信念就始終堅定不移了”。①葉劍英加入中國共産黨以後,便義無反顧,勇往直前,投入到了新的革命洪流之中。
①葉劍英1972年8月的一次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