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聶榮臻傳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人人書 > 傳記回憶 > 聶榮臻傳 > 第六十四章為科學研究事業奠基(二)

第六十四章為科學研究事業奠基(二)

書籍名:《聶榮臻傳》    作者:未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聶榮臻負責領導全國科學研究工作以後,深感近代科學技術的極端複雜性,無論軍隊還是地方,都必須把全國的科技力量組織起來,貫徹全國一盤棋的大協作精神,才能取得積極成果。這同戰争年代組織大兵團作戰,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的思想是一個道理。因此,他除了軍事系統而外,也十分重視地方科技方面組建機構、組織隊伍的工作。

  
      1956年在制定12年科學規劃的過程中,對科研領導機構的設置問題,科學家們就曾經展開過争論。陳毅、李富春、聶榮臻在同年10月29日的報告中說:“關于高級協調機構問題,争論最大。在8月份的讨論中,少數同志曾有不同意見,但出席會議的中國科學家(包括郭沫若院長)和大多數有關單位負責幹部,一緻主張建立一個常設的高級協調機構。因為科學規劃是全國規模的,而執行時必須分為三個系統,即(中國)科學院、高等學校、産業部門,另外還有原子能委員會和航空工業委員會。對這幾個系統實施科學規劃的情況,應該有一個機構經常加以監督。同時怎樣使這幾個系統明确分工,密切合作,協調地執行規劃,是一個很重要很複雜的問題。各方面不協調,會産生有些任務落空,有些任務重複等現象,妨礙科學的發展。”

  
      因此,聶榮臻等在報告中提出:“把科學規劃委員會保留下來,并設一個精幹辦公機構擔負上述任務,是一個比較妥當的辦法。”11月份,周恩來、鄧小平等批準了陳、李、聶的報告。國務院科學規劃委員會保留下來了,由聶榮臻任科學規劃委員會黨組書記。科學規劃委員會黨組的成員有:宋任窮、黃敬、趙爾陸、劉傑、張勁夫、範長江、張玺、黃松齡、于光遠、谷牧。秘書長範長江、副秘書長武衡。

  
      當時科學規劃委員會的委員大多是科學家,沒有專職辦事機構。聶榮臻認為,這種狀況難以開展工作。于是,他與張勁夫商量,調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武衡到科學規劃委員會從事專職工作。武衡調來後,經過半年多的籌建,設立了一個20多人的專職辦事機構。

  
      1957年5月12日,國務院批準科學規劃委員會由聶榮臻兼任主任,郭沫若、林楓、李四光、黃敬、楊秀峰為副主任。委員106人,大部分仍是科學家。秘書長範長江,副秘書長武衡、李強、安東、姜君辰。科學規劃委員會的主要任務,是對科學事業進行規劃計劃、組織協調、科技幹部的培養分配、安排解決科學工作的保障條件和開展國際合作等。

  
      聶榮臻主管科學規劃委員會以後,不久就遇到了所謂“二黃一張”之争。

  
      1956年1月,周恩來在《關于知識分子問題的報告》中提出:要“用極大的力量來加強中國科學院,使它成為領導全國提高科學水平、培養新生力量的火車頭”。①這使科學家們很受鼓舞。一時,工業部門和高等院校的專家、教授們紛紛要求調中國科學院工作。這引起了代表工業部門的國家技術委員會主任黃敬,代表高等院校的高等教育部副部長黃松齡,與當時的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書記張勁夫的争論。黃敬要求中國科學院将有關工農業生産的研究人員和機構劃歸産業部門。黃松齡則主張科學院将有關基礎理論研究的人員和機構劃歸高等院校。

  
      中國科學院是根據蘇聯的經驗逐步建設加強的。當時蘇聯科學技術的發①《周恩來選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第1版,第185頁。

  
      展與資本主義國家比,速度要快得多,其基本原因就是集中了衆多的優秀科學家,集智攻關。而資本主義國家的“皇家學會”、“國家科學院”等組織,隻是少數知名科學家的榮譽組織,除了有時開開會,出版些刊物,授予榮譽稱号等活動外,對科學研究不起直接的組織領導作用。有鑒于此,張勁夫當然要據理力争。

  
      三方矛盾難以解決。聶榮臻要武衡了解情況,居間調停,但收效甚微。

  
      三方争論愈演愈烈,一直鬧到毛澤東那裡。有一次,毛澤東在見到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和高等教育部部長楊秀峰時說:你們兩個有意見,不要吵了,劃個“三八線”嘛!

  
      聶榮臻聽說後感到問題嚴重,報告了周恩來,建議開會讨論解決。1957年6月,周恩來召集聶榮臻、黃敬、張勁夫、黃松齡、範長江、武衡等人開會。開始時會場沉默,誰也不講話。周恩來要聶榮臻先講講。

  
      聶榮臻在講話中說,中國科學院這個“火車頭”不能削弱,應該加強,我認為蘇聯組織科學院的經驗是可取的,但要再調很多科學家進來,現在看不大可能,隻能逐步加強。工業部門和教育部門也不應該挖科學院的牆腳。

  
      大家都不要有本位主義,現在總的說是人才太少,國防科研方面也碰到了人才奇缺的困難,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我們還是應該強調互相協作,充分發揮各方面的積極性為好。

  
      聶榮臻講完後,周恩來要大家發表意見。張勁夫、黃敬、黃松齡發言都表示擁護聶榮臻的意見。周恩來最後講話說,他也同意聶榮臻的意見,大家都要克服本位主義,顧全大局,以推動中國科技事業的發展。“二黃一張”之争,至此方告結束。

  
      幾天以後,聶榮臻在科學規劃委員會第四次擴大會議上講話,進一步強調了中國在科研工作中各方面大協作的重要性。他說:“我國統一的科學研究工作系統,是由中國科學院、高等學校、中央各産業部門的研究機構和地方研究機構四個方面組成的。在這個系統中,中國科學院是全國學術領導和重點研究的中心,高等學校、中央各産業部門的研究機構(包括廠礦實驗室)和地方所屬的研究機構,是我國科學研究的廣闊的基地。”“科學研究工作必須有适當分工,但更重要的是必須強調協作。”

  
      對聶榮臻的這次講話,新華社在1957年6月13日的電訊中說:“國務院科學規劃委員會第四次擴大會議在北京舉行。委員會主任聶榮臻在會上講話: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對科學界反映出來的許多重大問題已經或正在逐步解決。關于曾經在科學界引起争論的科學體制問題,廣泛地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見以後,大體上取得了一緻的認識。”新華社通訊接着用引号引用了聶榮臻前述講話中關于中國科研工作系統是由“四個方面組成的”那段話。

  
      經過近兩年的實踐,聶榮臻深感全國科學技術工作的高度複雜性,迫切需要建立一個集中統一的強有力的組織領導機構。1958年10月,他向中央建議,将國務院科學規劃委員會與技術委員會合并,組成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委員會(簡稱國家科委)。11月,中央批準了這個建議。國家科委由聶榮臻兼主任;副主任為韓光、劉西堯、張有萱、範長江、武衡,不久又增加了張勁夫(仍兼中國科學院的工作)。國家科委機關工作人員共200多人,設16個廳、局。

  
      聶榮臻在與各位副主任和有關負責人研究後,确定國家科委的基本任務是:1.深入研究科學技術方面的方針、政策,為中央決策提供依據;2.制定和檢查科學技術工作的規劃、計劃;3.組織各有關單位對重大科技項目和科研任務的合作協調,鑒定和推廣技術上的發明創造和科研成果;4.加強對全國科技幹部的培養和使用工作;5.科技方面的計量、标準化工作的統一管理,6.提供情報資料、化學試劑、儀器儀表等科研保障條件;7.開展與外國的科技合作和交流活動。

  
      至此,聶榮臻一人身兼中央科學小組組長、國家科委主任、國防科委主任。他在中共中央、中央軍委的領導下,建立了對全國科技事業的集中統一的領導機制。實踐證明,這對全國科技工作,從規劃、計劃的制定、報批、檢查,到科研任務的确定,科研人員、物資、經費的管理分配,組織全國大協作等等,決心下得快,步調一緻,較大地提高了領導機關的工作效率,促進了全國科技事業的發展。

  
      1958年9月,報經中央批準後,聶榮臻在中華全國自然科學專門協會、中華全國科學技術普及協會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話中宣布:為了更有利于實現知識分子和工農群衆相結合,科學技術和生産實踐相結合,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方針,決定将上述兩個組織相合并,組成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協會(簡稱“科協”),統一管理全國的科學技術普及宣傳工作。“科協”的成立,是加強中國科學事業統一領導的又一項重要措施。

  
      從“二黃一張”的争論中,聶榮臻深感人才不足是阻礙中國科技事業發展的主要原因。解決的辦法,除了加速培養人才而外,就是組織全國大協作。

  
      也就是加強國防科研系統、中國科學院、高等院校、中央産業部門的研究機構、地方研究機構的建設與相互協作。

  
      1957、1958年,聶榮臻經常提到中國科學院的“火車頭”作用問題。

  
      1957年2月,他在與範長江、李強、王順桐、蔣南翔等人談話時說:中國科學院不能什麼都搞,要有重點,要像火車頭拉車廂那樣帶動科學事業的發展。

  
      4個月以後,他又對科學家們說:“我國有一個擁有必要的科學研究機構的國家科學院是完全正确的,是合乎世界科學發展總的趨勢的。中國科學院不僅是科學家的榮譽組織和全國學術領導的中心,而且是實際從事重點科學研究工作的地方??國家必須在中國科學院所擔負的重點任務上,積極予以支持。使中國科學院逐步形成一支堅強的科學隊伍,使它在科學的若幹主要的部門内,真正擔當起突破陣地,開拓新的科學領域的任務。”在聶榮臻的大力支持下,中國科學院的研究機構與研究工作,都較快地逐步得到發展。到1962年,科學院的研究所由40幾個增加到100多個,成為中國科技事業攻關的最重要的方面軍之一。

  
      對于高等院校,聶榮臻認為它不僅是培養人才的主要場所,而且也是重要的科研基地。1957年6月,他在科學規劃委員會第四次擴大會議的講話中說:“高等學校的科學研究工作,必須積極提倡,大力加強。教學和科學研究同樣是高等學校的基本任務,兩者不可偏廢。這不僅是科學研究工作本身的需要,而且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方法。”

  
      從50年代起,大批有條件的高等院校都積極承擔科研任務。聶榮臻的講話傳達後,更進一步調動了高等院校參與科學研究的積極性。像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複旦大學、蘭州大學等高等院校不僅設立了核物理、放射化學、數學力學、電子技術、光學、精密儀器等新技術專業,為科研事業培養急需的人才,還承擔了大量民用、軍用的高精尖專業方面的研究課題,取得大批成果。

  
      1958年5月9日,鑒于培養科技幹部的迫切需要,中國科學院向聶榮臻建議創辦中國科技大學,以解決國内各大學一時還難以培養的尖端性學科的科研人員,如核子物理、超音速空氣動力學、超高頻技術、地球化學、高空大氣物理、射線生物學、半導體技術等專業的人才。5月21日,聶榮臻在給中央書記處的報告中說:“中國科學院拟辦一大學,我認為是可行的。昨與恩來同志面談時,他也很贊成??請中央同意批準,以便立即籌備暑假招生。”6月2日鄧小平批示:“書記處會議批準這個報告,決定成立這個大學,校舍另議。劉(少奇)、周(恩來)、陳(雲)核閱後,退榮臻辦。”

  
      上述領導都圈閱同意。

  
      聶榮臻接到批示後,要張勁夫“即辦”。在聶榮臻的支持下,學校教室、實驗室、運動嘗宿舍等問題一一迎刃而解。當年9月,中國科技大學正式開學。這是何等高的速度!中國人民大辦科學的心情是何等的急迫!

  
      為加速培養國防科研所需的人才,  1961年1月以後,中央和軍委先後批準将北京航空學院、北京工業學院、哈爾濱工業大學、成都電訊工程學院、西北工業大學、南京航空學院、上海交通大學、太原機械學院、西安軍事電信工程學院、南京炮兵工程學院、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劃歸國防科委領導。

  
      1961年1月11日,聶榮臻在國防高等院校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我們能不能培養出大量的又紅又專的優秀科學技術幹部。是我國發展國防工業和國防科學技術的一個根本問題,具有特别重要的戰略意義。”{ewcMVIMAGE,MVIMAGE,  !12300580_0564_1.bmp}軍隊和地方的大批高等院校,積極為科技事業培養人才,參與許多科研項目的協作攻關,成為科技戰線上又一個重要的方面軍。

  
      從50年代中期起,在全國全黨重視科學研究工作的氣氛鼓舞下,國務院各産業部門紛紛積極地組建科學研究機構。到1962年,僅北京地區,直屬國務院各部委局的重點科研單位就有:鋼鐵、有色金屬、礦山、有色冶金設計、電器、機械、農業機械化、水利水電、煤炭、石油、化學工業、建築、建築材料、地質、紡織、農業、林業、鐵道、交通、郵電、醫學等20多個研究院。

  
      聶榮臻十分重視各産業部門的科研力量,把它看成是組織科技戰線大協作的重要方面軍之一。他要求各有關單位大力支持各産業部門科學研究機構的建設,使科學研究的新成果盡快應用到生産中去。他要求各産業部門的科研機構,要善于總結,把生産中的經驗提高到科學理論的高度,使自己成為本專業領域内全國科研的中心;并力所能及地參加全國重點科研任務的協作攻關活動,在作出貢獻的同時,達到提高自己的目的。

  
      對地方科研機構的作用,  1957年6月,聶榮臻在科學規劃委員會第四次擴大會議上的講話中說:“各盛市、自治區必須重視科學技術的研究工作。在全國科學事業中,地方應密切結合本地區的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的需要開展研究工作,以充分發揮本地區科學家的作用。”

  
      1958年12月,聶榮臻趕到上海,出席全國第一次地方科學技術工作會議。他在會上的講話中,在與科學家和科研部門領導的談話中,反複強調全國一盤棋的思想,強調地方科研力量在完成本地區本部門的科研任務以後,要積極參加全國重大科研項目的協作攻關。例如噴氣技術、空氣動力學、高溫合金、電子技術、高能燃料、人造衛星、若幹重要的基礎理論,以及在像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黃河中上遊地區水土保持等重大項目的科學研究方面,地方科研力量根據自己的特長和優勢,力所能及地積極參與,但不要自己單獨搞。因為這些項目不僅需要動員各門學科的力量,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而且就其性質來說,不需要也不可能各地單獨搞,應該全面協作才能取得成果。

  
      從這次會議以後,進一步調動了各地方的科研力量參與全國科技事業大協作的積極性。在中國發展科學技術進程中,地方科研部門這支重要的方面軍,同樣也發揮了重大作用。

  
      經過複雜艱苦而又持久的努力,從50年代中期起,中國的科技事業取得了巨大進展。在組建機構、組織隊伍方面,到1962年,科研單位已由1956年時的381個發展到1296個;科研人員由9000多人發展到9.4萬多人。以上還不包括國防系統的科研機構和科研人員。這些,都為中國科技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矗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