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為黃陂和草台崗大捷盡力
1932年5月下旬,國民黨粵軍陳濟棠部北上,侵占贛南西部大片地區,另以一部侵占信豐,向于部窺進,使贛南根據地受到巨大的威脅。為了打擊粵敵,東路軍于6月初回師贛南。
6月中旬,紅軍的編制又作了調整:恢複紅一方面軍總部,仍轄紅一、三、五軍團,取消東路軍、西路軍番号。朱德任紅一方面軍總司令,王稼祥兼方面軍政治部主任。毛澤東随軍行動。
紅一、五軍團經過長途行軍,6月底7月初先後到達廣東烏迳地區,7月上旬同粵軍于水口地區遭遇。8日,紅五軍團與粵軍激戰于水口。9日下午,紅一軍團和十二軍緊急增援水口,會合紅五軍團和獨立第三、第六師,與粵軍打了一場異常激烈的惡仗。經幾小時戰鬥,将10個團粵軍擊潰,粵軍全部退出贛南根據地,以後很長時間未敢輕舉妄動,使贛南得以安定一段時間,對爾後的北線作戰形成了有利條件。聶榮臻對水口惡戰印象深刻,認為教訓一是敵情摸得不準,二是沒有能及時集中兵力,所以打成了雙方都傷亡很大的擊潰戰。
水口戰役後,7月21日,周恩來以中共蘇區中央局代表身份趕到前方,參與紅一方面軍的決策與指揮。8月初,一方面軍和中共蘇區中央局領導決定:(一)紅軍主力北上消滅樂安、宜黃、永豐之敵;(二)對紅軍進行整編,将紅五軍團的第三軍編回紅一軍團。8月8日,中央局任命毛澤東為紅一方面軍總政委,同時下達了紅一、三、五軍團發動樂安、宜黃戰役的命令。
樂安、宜黃守敵為第二十七師,共6個團。這股敵人離中央根據地最近,又比較弱。
8月15日,朱德、毛澤東簽發攻擊樂安的訓令:由林彪任攻城總指揮,聶榮臻為政委,統一指揮攻城作戰行動;紅五軍團在城南作預備隊,紅三軍團在東北部警戒宜黃、崇仁之敵。
8月16日淩晨樂安戰鬥打響。林、聶先命第三軍突襲攻城,未能奏效,随即令第四軍強攻, 17日晨,第三十一團首先突破,打開城門,部隊湧入,到中午結束戰鬥,全殲第二十七師一個多旅3000餘人。
8月20日,紅一軍團配合紅三軍團進攻宜黃。20日紅三軍團将敵第二十七師的另兩個旅基本殲滅。
23日,紅十二軍乘勝占領南豐。
一周連打兩仗克3城,俘敵5000人,繳獲大批武器彈藥,南昌、撫州大震。聶榮臻認為樂安、宜黃戰役所以能取得勝利,一是找突出的弱敵打,決心正确;二是在人民群衆幫助下,紅軍行動秘密迅速,出敵不意;三是紅軍英勇善戰,不怕犧牲。
樂安、宜黃戰役後,原定計劃攻取南城,紅一、三、五軍團按計劃到達南城外圍。鑒于南城之敵有3個師之衆,且有堅固工事,援軍又在向南城靠攏,毛澤東毅然改變預定計劃,命令部隊主動後撤,到東韶、洛口一帶休整,尋找戰機。由于指導思想不同,臨時中央和蘇區中央局一再催促紅一方面軍繼續向北出擊,威脅南昌。臨時中央、蘇區中央局和前線軍事領導人周、毛、朱、王之間的矛盾迅速激化起來。蘇區中央局于10月上旬起,召開甯都會議,批評毛澤東的所謂錯誤,不久免去毛澤東的總政委職務,由周恩來接任。
為執行建(甯)、黎(川)、泰(甯)戰役, 10月中旬,紅一軍團奉命分兩路向建甯開進:林彪率領第四軍經尖峰、客坊向建甯,聶榮臻率領第三軍和軍團部經水南、裡心向建甯開進。守敵新編第四旅棄城逃跑,紅一軍團消滅一部分民團,占領裡心、建甯。不久,三軍團占領黎川、泰甯。紅一軍團在建甯、裡心、客坊、安遠建立新根據地。
不久,方面軍領導機關來到建甯。這時聶榮臻發現方面軍領導裡面沒有毛澤東,才知道了在甯都會議上發生的事情。到蘇區10個月中,聶榮臻深切體會到毛澤東戰略策略上的正确和軍事指揮上的傑出才能,由衷欽佩。現在毛澤東不能指揮軍隊了,他深感不平和憂慮,預感到撤銷毛澤東在紅軍中的領導職務,将不可避免地對爾後的作戰帶來消極後果。
11月中旬,紅一軍團奉命北向資溪、金溪, 17日占領資溪,19日占領金溪。在這一時期,蘇區地域擴大數百裡,建立了閩贛省,并使閩北和閩西革命根據地連成一片。這對爾後的反“圍剿”作戰是有利的。
1933年1月7日,紅一軍團受命殲滅浒灣出犯之敵。在浒灣及其附近有孫連仲、吳奇偉和周至柔所部共14個團,企圖兵分兩路,一路攻占金溪,一路攻占琅琚、左坊、黃獅渡。林、聶決定:三十一師為右翼隊,在金溪以西公路北側吸引、鉗制和阻擊可能由琅琚、白元方向來犯之敵;紅一軍團和二十二軍組成中央隊,為殲滅浒灣出犯之敵的主力。1月8日,一軍團所部在金溪到浒灣公路中間的荷樹埠與孫連仲和吳奇偉各1個旅共6個團遭遇,展開激戰。林、聶命令三十一師加入戰鬥,令二十二軍為預備隊。敵人搶占路北制高點,又有飛機、大炮助戰,态勢對紅軍不利,十一師師長陳光、十師師長李錫凡先後負傷,部隊傷亡很大,一度難以招架。林、聶目睹這種态勢,急忙趕到前沿陣地直接指揮戰鬥,振奮了士氣,穩住了陣勢,至中午,敵人逐漸向西潰退。下午一時,吳奇偉從浒灣調兩個團投入戰鬥,重新反撲。林、聶命令預備隊二十二軍投入戰鬥。預備隊進入戰鬥适得其時,敵人再也支撐不住,全線潰退,二十二軍一直追到撫州城邊。與此同時,紅一軍團第三軍配合紅三軍團擊潰向琅琚、左坊進攻的周至柔6個團。到1月9日,浒灣戰鬥結束。
這一仗共殲孫、吳部2000多人,繳獲很多武器彈藥,孫連仲新組建的二十七師再次遭到殲滅性的打擊。但紅軍傷亡也比較大,甯都起義的領導人、五軍團副總指揮兼十三軍軍長趙博生英勇犧牲。
這是聶榮臻到蘇區經曆的頭一個形勢比較危險的戰鬥。他身先士卒,用英勇的行動為部隊做出了榜樣。指戰員們看到,那個穿着皮夾克到職的政治委員,在硝煙彌漫、彈片橫飛的戰場上,完全是一個沉着無畏的勇士。
浒灣戰鬥之後,紅軍進行了整編。紅一軍團撤銷了第三軍、第四軍的番号,軍團轄七、九、十、十一共4個師。第三軍軍長徐彥剛調一軍團任參謀長。
1933年1月,蔣介石坐鎮南昌,指揮30多個師的兵力,對中央革命根據地進行第四次大規模“圍剿”。
蔣介石兵分3路:左路軍蔡廷锴指揮在福建的6個師1個旅;右路軍餘漢謀指揮粵軍6個多師;中路軍陳誠指揮12個師。蔡廷锴和餘漢謀沒有采取重大的軍事行動。敵主力是中路軍, 16萬餘人分3路“分進合擊”,企圖殲滅紅一方面軍于黎川、建甯地區。
1933年1月,中共臨時中央從上海遷入中央革命根據地。根據臨時中央的指示,2月初,中共蘇區中央局決定,令紅一方面軍進攻敵一個師依托堅固工事設防的南豐城。紅一方面軍自金溪、浒灣、黃獅渡地區西渡撫河, 12日圍攻南豐,敵重兵迅速增援南豐,企圖殲滅紅一方面軍于南豐地區,形勢危急。朱德、周恩來毅然下令主力秘密轉移到東韶、洛口地區,待機破敵。
紅軍“改強襲南豐為佯攻”,從而拉開了第四次反“圍剿”的戰幕。
2月26日,敵第一縱隊第五十二、五十九兩師自樂安分兩路向東推進,準備在宜黃以南集中後,出廣昌、甯都,堵截紅軍歸路,配合其主力殲滅紅軍于黎川地區。同日,紅軍主力冒雨行軍,星夜秘密進至宜黃南部的黃陂一線山區。
黃陂之戰,由朱德、周恩來直接指揮,是中央根據地反“圍剿”中一次規模最大的大兵團伏擊殲滅戰。參加作戰的有紅一、三、五軍團和紅二十一、二十二軍,分為左翼隊和右翼隊:右翼隊是紅五軍團和紅二十二軍;左翼隊是紅一、三軍團和紅二十一軍,由紅一軍團林彪和聶榮臻統一指揮①。
那幾天連日陰雨,黑夜行軍更為困難。27日拂曉,徐彥剛參謀長和羅瑞卿保衛局長帶領七師、九師和一個炮兵連在右,聶榮臻和林彪帶着十師、十一師在左,分别到達登仙橋附近地區伏擊陣地。部隊展開後,林、聶到十一師指揮所,聽了十一師師長劉海雲和政委劉亞樓的報告,敵第五十二、五十九師正由西北方面向登仙橋接近。聽彙報後聶榮臻強調指出:“你們加強西北面是對的。要先把敵人放進來,然後再關起門來打,動作要猛,求得一下截住敵人。三十一團要機動,必要時以一部分兵力控制有利陣地,防止敵人向西奪路逃跑。”林彪檢查了十一師派出偵察兵的情況。然後他們回到軍團指揮所。這時,天已亮了。軍團指揮所和十一師指揮所在同一個山頭上。整個伏擊陣地是山嶽地帶,群山籠罩在濃霧中。從指揮所望出去,隻能看到一個個山頭浮在霧霭裡,就像黎明時霧海上的一座座孤島。全體指戰員裹着濕漉漉的軍衣,埋伏在陣地上等待着,等待着,整個陣容凝結成巍巍的山嶽。
林彪、聶榮臻發現敵人正在過路。林彪說,叫敵人往裡鑽。當時林、聶看到的僅是敵人的中間一段。
聶榮臻事後回憶說:那時敵人大搖大擺地冒進,毫無戒備,顯得很了不起。我們就沉住氣,讓敵人往口袋裡鑽,準備鑽進來再收拾它。
日出霧散,視野擴大,隻見敵人一隊隊已經過去,後面的敵人走來,隔不遠便有一乘敵人軍官的轎子。這時,敵人已經走過去1個旅,後面還有1個旅,每個旅兩個團。過去了4個團,再後面便是辎重隊。辎重隊後面還有1個團作掩護,沒有進入伏擊圈。這時,從指揮所發出總攻的信号,整個陣地突然爆發了震天動地的槍炮聲。敵五十二師師長李明被打蒙了,急忙用1個團作掩護,1個團沖鋒,想向西北奪路突圍。
西北方向是十一師三十二團陣地。他們承受着敵人集團沖鋒的強大壓力。聶榮臻離開軍團指揮所,冒着硝煙和炮火,來到三十二團陣地。這是一個山谷的日子,是伏擊陣地的門戶,如果敵人從這裡突破,一張大網便被撕裂了口子。聶榮臻用他習慣的姿勢舉起望遠鏡,不慌不忙地觀察着敵人,等待着殺下去的時機。他從望遠鏡裡朦朦胧胧地看到敵人逼近了,雜亂的隊形籠罩在白色的霧霭裡。他對身邊的三十二團政委楊成武說:“這是緊要關頭!”
楊成武聽到這聲号令,從腰間抽出駁殼槍,邊跑邊喊:“同志們跟我來,沖呀!聶政委剛才講了,這是緊要關頭,沖啊!”
①《聶榮臻軍事文遜,解放軍出版社1992年7月第1版,第20頁。
三十二團的勇士們一刹那間從山上站起未,迎着進攻的敵人,俯沖下去,一片白晃晃的刺刀,把進攻的敵人沖垮了。山谷裡,響徹着抓俘虜的呐喊聲。
聶榮臻再也按捺不住要與敵人厮殺的那股激情。他看看身邊僅有的1個特務連,便向特務連連長把手一揮,也帶着這個連隊沖下山谷。在他身邊,徐彥剛參謀長向他大聲喊着,叫他不要下去。他沒有回答,徑直地沖向槍聲激烈的敵群。他看到敵人的軍官東奔西竄,嗷嗷叫着,在他面前束手就擒。
他打心裡感到這一仗打得實在痛快。
伏擊圈内的敵軍集團無一漏網地被消滅了。這時,發生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敵人沒有進入伏擊圈的那個團,面對伏擊圈裡的戰鬥竟然既不前進也不逃跑,就在那裡等着。林、聶在解決了伏擊圈裡的敵人後,命令十一師師長劉海雲率部撲過去,很快把這個團也消滅了。這股敵人本來是可以跑掉的。
解決戰鬥後審問俘虜時才知道,蔣介石有個連坐法,誰從戰場上逃離就要問斬。伏擊圈裡的敵人不沖出去,他們自己也不敢跑。從伏擊戰打響至解決戰鬥僅用了3個小時。
從伏擊陣地上走過去的那個旅,被紅三軍團消滅。後面的一個旅、師部、一個辎重團,被紅一軍團消滅。敵五十二師師長李明負傷後被活捉。
當紅一、三軍團殲滅五十二師時,紅五軍團在北線正對敵五十九師發動進攻。五十九師企圖向樂安撤退。由于五十二師被殲,它已成孤軍,陷于紅軍主力的圍困中,至28日11時,除兩個團的殘部逃跑外,其餘全部被殲滅在摩羅嶂東麓山谷中。清查俘虜時,沒有發現五十九師師長陳時骥。聶榮臻問一個俘虜,得知陳時骥是個麻子,于是下令搜索麻子,在摩羅嶂山谷中到處都在查找麻子。軍團電台班上山砍樹(準備架線用)回來報告說,抓到一個麻子。果然是陳時骥。
把敵人師長抓到了,林彪、聶榮臻都很高興。
消滅五十二師,一軍團繳到幾十挺輕機槍。
這些機槍當時在中國是較為先進的武器,是蔣介石剛從外國買回來,才裝備到嫡系部隊的。敵人麻痹輕敵,行軍時竟裝在箱子裡,還沒來得及拿出來,槍管裡沒染上一點硝煙就“轉送”給紅軍了。這在紅軍是十分了不起的武器!戰後,聶榮臻立即下達指示,組織機槍射手訓練班,調共産黨員和優秀的共青團員當機槍手,請剛捉到的俘虜當教員。一軍團偵察參謀蘇靜給這個訓練班開學典禮拍攝下一幅珍貴的照片。
機槍射手訓練班開學典禮是在一片樹林裡舉行的。當時正雨後天晴,空氣清新濕潤,山間小溪淙淙流淌,陽光一束束地透進林間。朱德總司令興緻勃勃地親臨訓練班,林彪、聶榮臻都出席了典禮儀式。上百個學員排列成一圈,中間擺着幾十挺閃爍着幽幽藍光的機槍。聶榮臻首先緻詞。林彪請總司令講話。總司令深情地笑了。蘇靜舉起照相機,“咔嚓”一聲,總司令、林彪、聶榮臻、學員們、場内的機槍、林間優美的風景,在一刹那間攝入了小小的鏡頭。
黃陂伏擊戰殲敵約兩個師,俘虜萬人。21天後,又打了一個大仗――著名的草台崗戰鬥。
黃陂之戰後,蔣軍繼續尋找紅軍主力決戰,3月份以6個師分兩個梯隊交叉掩護,由宜黃徐徐向廣昌前進。後來又從後梯隊抽出1個師以加強前梯隊。3月20日,敵軍後梯隊與前梯隊已相距百裡。後梯隊在山路上又是一字形拉開,前面的第十一師到達草台崗、徐莊時,後面的第九師還在東陂。十一師是陳誠的嫡系主力,戰鬥力很強。但他們行進在險峻的山路上,兵力難以展開,前後也呼應不上。紅軍乘此良機,于21日拂曉從側翼突然向十一師發動攻擊。
紅一軍團草台崗戰鬥的大緻經過是:
紅一方面軍首長抓住有利時機,決心殲敵十一師于草台崗。根據方面軍部署,3月20日午夜,林、聶趕到十師駐地,要求該師做好拂曉前進攻敵人占領的黃柏山的準備。黃柏山是草台崗南面的制高點,要進攻草台崗就必須首先拿下黃柏山。但是到了8點半,七師、九師尚未進入進攻位置。9時,紅三軍團那邊打響了。林、聶命令十師向黃柏山攻擊,十一師在後面助攻和斷敵後路。10時、11時,九師、七師先後到達。12時形成鏖戰,十師、十一師多次沖鋒肉搏猛攻黃柏山。敵人居高臨下憑火力頑抗,敵機不斷投彈掃射。一顆炸彈落在指揮位置,把正在寫作戰命令的林彪抛到山坡下,聶榮臻也被掀倒在地。他們拍掉塵土繼續指揮戰鬥。軍團參謀長徐彥剛率九師實施中央突破,激戰2小時,黃柏山守軍兩個團大部被殲。最後紅軍各部會攻殘敵,将十一師大部和五十九師殘部殲滅。然後九師向東肢追擊,協同二十一軍、二十二軍肅清其他各據點敵人,打擊敵援軍第九師的部隊。至黃昏,東陂殘敵一個團逃跑。是役,基本殲滅了蔣介石嫡系、陳誠賴以起家的、素稱沒有打過敗仗的國民黨第十一師;擊傷該師師長蕭乾、他的參謀長和三十二旅旅長,擊斃了3個團長。三十一旅旅長黃維坐着擔架逃走。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紅軍戰士發現,俘虜身上都有一條繩子,聶榮臻問俘虜:這是幹什麼的?俘虜回答說,是出發前上級發的,用來捆綁紅軍回去領賞,想不到自己倒當了紅軍的俘虜。聶榮臻輕蔑地笑了笑。{ewcMVIMAGE,MVIMAGE, !12300580_0092_1.bmp}戰後,軍團部開會祝捷,林彪在戰術上作了總結。聶榮臻補充了兩點意見:一是要發揚英勇犧牲以争取全局勝利的決戰精神;二是對有的師這次作戰暴露的缺點分别作了批評。黃陂、草台崗戰鬥,是第四次反“圍剿”中具有決定意義的戰鬥,共殲敵近3個師,2.8萬多人。陳誠支持不住了,隻得揮師向撫州方向退卻。紅軍第四次反“圍剿”勝利結束。蔣介石給陳誠的手谕稱:“此乃本年來未有之慘事。”
中央紅軍在完成第四次反“圍剿”後發展到8萬人。
聶榮臻說:這次反“圍剿”所以取得如此大的勝利,主要原因是紅軍仍然采用了毛澤東一貫的作戰指導方針,紅軍敢于誘敵深入,然後集中優勢兵力,利用有利地形,在運動中各個殲滅敵人。這一戰法确實是屢試不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