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雲逸小傳
一、秀麗文昌縣 勤奮少年時?
位于海南島東北部的文昌縣三面臨海,風光旖旎,被稱為文化之鄉、華僑之鄉、将軍之鄉。無數優秀的文昌兒女投入了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大革命的洪流中,為人民的解放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無産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共産黨的優秀黨員張雲逸就是其中一個傑出的代表。
1892年8月10日,張雲逸出生于文昌縣頭苑區造福鄉上僚村一個貧苦農民的家庭。他幼時取名運镒,乳名益友,稍後用過張勝之的名字,參加革命後,改名張雲逸。父親張?琚是個待人厚道、會幹各種農活的農民。母親邢氏勤勞儉樸、心地善良。由于他們飽嘗了舊社會的辛酸,一心要供兒子多讀點書。張雲逸7歲時便被他們送進了本村長發小學學習。苦難的家史,貧困的生活,使他很早就懂得為大人分憂。他一面讀書,一面利用課餘時間參加勞動。在學校裡,他學習認真刻苦,深受老師和同學們的贊揚。家裡買不起筆墨紙硯,他就撿來樹枝作筆,在地上練習寫字。遇上不懂的問題,他總是要尋根問底,一定要弄個水落石出方才罷休。功夫不負有心人,辛勤的汗水終于換來了優秀的學習成績:每次考試,他的成績都名列前茅。
高小畢業後,由于家庭經濟困難,張雲逸無法繼續升學,隻得到别人家裡幫工。雖然他每天都從早忙到晚,但是一有空還是抓緊時間看書學習。1908年,廣州陸軍小學招生,經趙士槐動員,張雲逸前往廣州報考,結果以優異的成績被錄取。
陸軍小學的生活緊張而艱苦,但張雲逸仍然專心緻志,全力以赴。由于他學習刻苦,每次考試成績他都遙遙領先,經常得到學校的獎勵。當時正值滿清喪權辱國,孫中山領導資産階級民主革命的時期,他同進步學生一起暗中傳閱革命進步書刊,抨擊清政府的腐敗無能,逐步成長為一個關心國家命運和人民安危的青年愛國者。1909年10月,他同同班的幾位愛國青年秘密地加入了中國同盟會。從那一刻起,他決心為推翻腐朽的清政府貢獻自己的一切。
二、投身革命潮 掌握領導權
1911年夏天,張雲逸同十多名同盟會會員離開陸軍小學投身辛亥革命。他從廣州到達香港後,積極參加武裝起義的各項準備工作。他奉命培訓一批準備參加起義的革命志士,教他們練習射擊、投彈、刺殺以及利用地形、地物作戰等基本軍事知識。
這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并迅速取得了勝利,革命的浪潮迅速席卷全國。10月中旬,張雲逸所在的這支革命軍隊,同其它起義軍一起,相繼向廣州進逼。他擔任革命軍炸彈隊隊長,負責為大部隊的進攻掃清道路。11月9日,清政府兩廣總督張鳴歧被迫同意脫離清政府獨立。湖南、陝西、雲南等十多個省也先後宣告脫離清政府“獨立”,反動的清王朝迅速土崩瓦解。1912年1月1日,以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
1912年,張雲逸由革命政府派送到廣州陸軍速成學校學習。1915年,袁世凱稱帝,張雲逸不滿袁世凱的複辟行為,積極參加反袁鬥争。1925年7月,國民政府在廣州成立,所轄軍隊統一改編為國民革命軍。1926年7月,張雲逸随軍參加了北伐戰争,由于他英勇善戰,被任命為國民革命軍第4軍第25師參謀長。1926年10月,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産黨。1927年4月,蔣介石叛變革命,張雲逸毅然參加“八一”南昌起義,後轉赴上海。
1929年3月,蔣桂戰争爆發,蔣介石僥幸取勝,任命俞作柏為廣西省政府主席,李明瑞為廣西省綏靖司令。他們為鞏固政權,請求共産黨派幹部來廣西協助。中共中央為發展廣西革命事業,便派鄧小平、張雲逸、葉季壯等幾十名共産黨員,由鄧小平領導,通過各種社會關系進入廣西。張雲逸經老朋友陳策(不知張為共産黨員)的介紹,受到俞作柏、李明瑞的重用。
張雲逸到南甯後,地下黨組織通過秘密黨員俞作豫(俞作柏的胞弟,李明瑞的表弟)向李明瑞建議創辦教導總隊,經李明瑞同意,由張雲逸擔任總隊長。教導總隊有三個營九個連共千餘人,張雲逸首先在連隊建立黨的組織,發展黨員,兩個月便發展了300餘名新黨員。又通過黨組織建議,一個多月後張雲逸兼任警備部隊第4大隊的大隊長。上任伊始,他從教導總隊調來百餘名黨員改造這支舊軍隊。這樣,這兩支軍隊的領導權完全控制在我們黨手中,百色起義便有兩支武裝力量了。通過黨組織向俞作柏、李明瑞提議,張雲逸被任命為南甯警備司令。
三、風雲突變 百色起義
俞作柏、李明瑞到南甯執政沒多久,中央派幹部協助他們才三個月,他們腳跟還未站穩,就不聽勸阻而冒險反蔣,于1929年10月1日在南甯召開反蔣誓師大會,率僅有的三個師開赴廣東攻打親蔣軍閥陳濟棠。俞、李帶領的部隊剛到桂平,他們手下的幾個師長、旅長呂煥炎、楊騰輝和黃權等即被蔣介石用重金收買叛變,把三個師全部帶去投降了蔣介石。俞、李被免去職務,隻得匆忙逃回南甯。俞、李失敗的消息在教導總隊中引起了一場大騷動,許多學員鬧着要離開去投靠蔣介石。張雲逸和其他負責人采取緊急措施,穩定學員情緒,消除他們的顧慮。結果,執意要走的學員隻有一百人左右,教導總隊得以穩定。
此時,張雲逸果斷地利用警備司令的職權,打開軍械庫,得步槍五六千枝,還有大炮、電台和大量彈藥。鄧小平令人早已備好十餘艘汽輪和木船,從水路沿右江而上,運走軍械和彈藥。張雲逸則率領教導總隊與警備第4大隊步行向百色撤退。
部隊到達百色後,黨組織派人到上海向黨中央彙報與請示,黨中央決定于1929年12月11日廣州暴動兩周年紀念日,在百色命名紅7軍,舉行百色起義。起義當天,5千多人彙聚百色東門廣場,舉行中國工農紅軍第7軍成立典禮。大會莊嚴宣告中國工農紅軍第7軍成立,公開了紅7軍及三個縱隊領導人的名單。中央任命張雲逸為紅7軍軍長,鄧小平為政治委員,陳豪人為政治部主任,龔鶴村為參謀長。這樣,又一支黨領導下的工農紅軍誕生了。
1930年2月1日,龍州起義舉行,成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8軍和右江革命委員會,俞作豫任紅8軍軍長,鄧小平任政治委員,李明瑞任紅7軍、紅8軍總指揮。紅7、紅8軍的誕生和左、右江革命根據地的建立,開創了廣西革命鬥争的新局面。
四、嚴明紅七軍 橫渡樂昌河
張雲逸和鄧小平領導的紅7軍軍紀嚴明,深受人民群衆愛戴和稱贊。1930年4月初,紅7軍攻下宜山縣懷遠鎮時,軍風甚好,被人民群衆稱為“好軍隊”。進入苗山時,紅7軍部隊尊重苗胞的風俗習慣,不亂鳴槍,不拿群衆東西,用銀元同他們平等交易,受到了苗胞的熱烈歡迎。紅7軍進抵廣東連州城南門外,住不到祠堂或公房的連隊便露宿于民房屋檐下,數九寒天也不進老百姓家去擾民。戰士讨水喝也是站在門口等待主人端水出來。一天深夜,有位貧民小販陳賢信看見哨兵凍得發抖,他便燒了堆柴火給哨兵取暖。政治部知道此事後便派人把錢送給他,他很感動地說:“自盤古開天地,從來未見過如此好的軍隊啊!”連州城内的反動派放火燒城外民房,想驅趕紅7軍,戰士們冒火為民救出藥材、布匹和火油等。群衆感慨萬千:“國民黨殺人放火,共産黨滅火救人!”紅7軍忍饑受寒也不犯群衆秋毫,部隊冒風雪向湖南江華進軍中,由于饑寒交迫死了80多人。
1931年2月5日,張雲逸軍長率領紅7軍從梅花村到達楊溪渡口,準備從這裡橫渡樂昌河,然後去江西與中央紅軍會合。經過觀察,決定鄧小平、李明瑞率第55團先過河,張雲逸率第58團及軍直屬隊作掩護。當時隻有兩隻船,在第55團和第58團一部分部隊過了河以後,大批敵軍從韶關趕來,直撲樂昌河,過河的紅軍與敵軍展開激戰。由于敵軍不斷增加,第55團被迫北退,與未過河的部隊失去聯系。情況非常危急,張雲逸當機立斷另覓蹊徑突圍。他探路歸來,沉着地與葉季壯等同志研究後,決定組織未過河的600餘人後撤30餘裡,并當衆表示一定會戰勝困難。部隊連夜趕了30多裡路,在一個小山村宿營。又累又餓的戰士們一倒頭便睡熟了。張雲逸也已經兩三夜未合眼了,但為了部隊的安全,他與葉季壯及共産黨員和幹部負責放哨巡邏,讓大家睡個好覺。第二天,部隊終于繞過樂昌城到達樂昌河上遊的坪石一帶,在地方黨組織和群衆的幫助下,利用幾隻船順利地渡過了樂昌河。
五、黃挪潭殲敵 橋頭鎮會師
紅7軍58團橫渡樂昌河後進入湘南,張雲逸軍長帶領部隊向江西蘇區前進。1931年2月中旬,部隊到達湖南酃縣黃挪潭的平湖、上洞一帶。不久,汝城土豪惡霸、民團團總胡鳳璋帶領1000多人的地主武裝進犯黃挪潭。在張雲逸軍長的統一指揮下,紅7軍58團和酃縣赤衛隊、黃挪潭區赤衛隊密切配合痛擊敵人。紅7軍充分利用黃挪潭險要的地理條件,在當地人民的掩護下,隐藏在有利于伏擊敵人的半山腰。當敵人進入山溝時,突然向敵人發起猛攻。當敵人退到下坪松田埂時,又遭到我軍迂回部隊的阻擊。結果,敵人在紅7軍正面追擊部隊和迂回部隊的夾擊下,被打得潰不成軍,落荒而逃。紅7軍打了個漂亮的殲滅戰,這次戰鬥的勝利鼓舞了我軍和黃挪潭人民的鬥志。
1931年3月下旬,紅7軍58團和獨立師第3團到達湘贛革命根據地的中心――永新城,同獨立1師和紅20軍會合。中共湘贛省委決定成立總指揮部,統一指揮各路紅軍,由張雲逸任總指揮,紅20軍政委曾炳春任政治委員。4月初,蔣介石發動第二次反革命“圍剿”。張雲逸等指揮紅7軍、獨立1師和紅20軍進攻敵人盤踞的永陽鎮。張雲逸在前線指揮戰鬥,敵軍向他的指揮所撲來時,他帶領身邊的一個排同他們展開激戰,打退了敵人的多次沖鋒。後莫文骅帶領戰士與獨立師一起配合打垮了敵軍主力。永陽戰鬥後,張雲逸帶領紅7軍58團南下尋找橫渡樂昌河時失散的55團。4月,紅7軍55團和58團在永新縣的天河重新會合。随後,紅7軍、紅20軍和獨立1師在張雲逸、李明瑞人的領導下,攻打安福縣,取得重大勝利。接着,紅7軍又與其他部隊配合,接連攻克茶陵、安仁、酃縣、遂川等縣。
1931年7月11日,紅7軍奉命從良口渡過贛江,進入中央蘇區,22日,與中央紅軍在橋頭鎮會師。從此,紅7軍成為中央紅軍的一部分。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對紅7軍的戰績和革命精神給予了高度的評價,特授予“轉戰千裡”的錦旗。
六、路西反摩擦 組織大反攻
1935年,由于黨内左傾路線及李德的錯誤幹擾,中央紅軍在第五次反圍剿中失利,被迫長征。紅軍主力長征後,張雲逸奉命留在江南開展遊擊戰争。
1937年“七七事變”後,張雲逸根據黨中央和毛主席、朱德通電抗日的精神,發動廣西各團體一緻同意通電抗日,敦促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1938年1月,新四軍軍部在武漢正式成立,葉挺任軍長,項英任副軍長,張雲逸任參謀長。1939年5月5日,新四軍江北指揮部成立,張雲逸任總指揮。11月,在蔣介石的策劃下,國民黨掀起了第一次反共高潮。張雲逸在江北指揮部領導了我軍反對桂系頑固派制造摩擦的鬥争。
當時,桂系的李品仙任國民黨安徽省政府主席,是積極反共的代表人物。他先是以“捉人”為名對我軍尋釁,繼而發展成對我新四軍第4支隊和江北指揮部的進攻。1940年1月,李品仙召開反共會議,然後接二連三地在皖東挑起了一系列反共摩擦和對我軍發動大規模軍事進攻,妄圖把新四軍江北部隊完全消滅,切斷新四軍與八路軍的聯系。張雲逸臨危不懼,沉着指揮,取得了定遠、半塔集等反對桂系頑固派的重大勝利,還在定遠建立了華中第一個縣級抗日民主政權。
張雲逸在反對桂系頑固派制造的摩擦中,成功地運用了黨中央所制定的有理、有利、有節的鬥争策略,得到毛主席的肯定與贊揚。毛主席在代表中共中央寫給東南局的指示中說:“實行針鋒相對的政策,我們是有理由的。凡一切有理之事,不但我黨中央應該提出,我軍的任何部分均應該提出。例如,張雲逸對李品仙,李先念對李宗仁,均是下級向上級提出強硬的抗議,就是好例。”
經過八年的艱苦抗戰,日寇的力量逐漸削弱。1945年8月9日,毛主席發表《對日寇的最後一戰》,号召八路軍、新四軍及其他軍隊對一切不願投降的侵略者實行廣泛的進攻。從8月9日到22日,華中軍民在張雲逸的部署和指揮下,解放縣城17座,重要市鎮200個,殲滅日僞軍12000餘人,取得了戰略反攻的初步勝利。之後,張雲逸根據中央指示,領導華中軍民進一步展開了對日僞的進攻,從8月22日至9月2日,又解放了縣城15座,重要市鎮200餘個,殲滅日、僞軍12000餘人,取得了戰略反攻的決定性勝利。
在戰略反攻中,華中軍民在張雲逸主持的新四軍軍部的領導下,堅決執行了黨中央、延安總部的命令,取得了重大的勝利。我軍占領了南京、太湖、天目山之間的廣大鄉村和許多縣城,并把蘇中、蘇北,淮南、淮北解放區連成一片。
七、支援解放戰争 主持廣西工作
在解放戰争中,張雲逸在領導解放區軍民進行土改、整黨、整軍、鞏固後方和支援戰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特别是他領導的山東支前工作做得相當出色,對于奪取解放戰争的勝利起了重要的作用。在張雲逸和華東局、華東軍區、山東省人民政府負責同志的共同領導下,山東人民在解放戰争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1947年,為解決我軍轉入外線作戰部隊的棉衣問題,他們全力以赴,發動群衆日夜趕制,不到兩個月便提前完成了任務。在淮海戰役中,山東軍民積極支援前線糧食,每天平均運出原糧300萬斤,總數占各解放區支援總數的一半以上。1949年1月初,張雲逸又及早做了支援我軍渡江南下的準備工作,所以出現了山東人民“推着小車下江南”的熱鬧場面,為解放南京、上海等地作出了很大貢獻。
随着人民解放軍向華南大進軍,廣西即将解放,中央決定以張雲逸為首組建廣西的領導班子。1949年12月,張雲逸帶領一批幹部由廣州進入梧州,後到達南甯。1949年底至1950年2月,廣西黨政軍領導機構正式建立,張雲逸任中共廣西省委書記、省人民政府主席兼廣西省軍區司令員與政委、廣西省政協主席。
當時,蔣介石配合美國侵略朝鮮,在廣西有計劃有組織地制造土匪暴亂,殘殺人民解放軍與革命幹部,局勢較為混亂。張雲逸針鋒相對,采用部隊進剿與政治瓦解雙管齊下的策略,一方面派出部隊進山剿匪,一方面組織工作隊宣傳黨的政策,對土匪及其親屬進行政策攻心,于1951年5月1日以前,勝利完成了消滅廣西全省股匪的任務。他還很重視統戰工作,常到省委統戰部招待所找民主黨派領導人與民主人士談話,民盟南方主委莫乃群就是被他的真誠所感動,負責起廣西的民盟工作與省人民政府的行政工作的。
1949年底至1952年,張雲逸在主持廣西工作期間,同其他負責同志一起,堅決貫徹黨中央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取得了各方面工作的重大成就,使廣西的面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由于他在長期革命戰争中為黨和人民的解放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1955年,張雲逸被毛澤東授予大将軍銜,并榮獲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八一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長期的艱苦生活和緊張的工作,使張雲逸積勞成疾。1952年,他的身體狀況逐漸惡化。黨中央和毛澤東十分關心張雲逸的健康狀況,毛澤東親自寫信要他安心養病。病情好轉後,張雲逸留在中央工作。此期間,他仍然關心廣西的工作,常回南甯看看。張雲逸于1974年11月19日,不幸因病在北京逝世。鄧小平代表黨中央緻悼詞,對他的一生作了高度的評價。
作者點評
張雲逸,中國人民解放軍十大将之一,我國傑出的無産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他自小從軍,身經百戰,為共和國的創建立下了赫赫功勳。他幾十年如一日,在毛主席、黨中央的領導下,在長期的革命鬥争中,在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中,堅決執行黨的路線,勤勤懇懇地為人民服務,為革命事業貢獻了一生。正如毛澤東所稱贊的:“數十年如一日奮鬥不息,是模範的共産黨員。”張雲逸嚴以律己,寬以待人,艱苦奮鬥,廉潔奉公,關心人民,愛護同志,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革命精神和優良作風,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張雲逸具有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自青年時代起,他就立志從戎救國。辛亥革命時便自告奮勇擔任炸彈隊隊長,初出茅廬便顯露智勇鋒芒。之後,曆經北伐戰争、百色起義和二萬五千裡長征,他的軍事指揮才能得到進一步的提高。1938年9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開六屆六中全會,再次确定了鞏固華北、發展華中的戰略方針。會議剛結束,毛澤東、王稼祥、劉少奇就聯名緻電項英:“現在安徽中部最便利我軍活動,新四軍可否派兩個至三個營交張雲逸同志率領過江?”中共中央直接點将,要張雲逸過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主要就是因為他具有卓越的指揮才能,堪當重任。
張雲逸具有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有一次部隊開會,他發現台下的戰士撿起台上扔下的煙頭來吸。他心裡很不是滋味,淮南的烤煙都被日僞統治的南京、揚州客商低價買走了,而市面上銷售的卻是高價的外國煙。這樣,戰士們身在以烤煙聞名國内外的淮南卻抽不起煙,怎麼辦呢?他想到了自己辦煙廠,配合政府開展反對敵人經濟封鎖的鬥争。于是,他批了42元的淮南票作為經費,後來成立了天源公司。該公司生産的“飛馬牌”香煙一問世,不僅解決了戰士吸煙的問題,而且還增加了稅收,打破了敵人的經濟封鎖。毛主席曾這樣評價:“‘飛馬’為抗戰服務,勞苦功高,勝之成‘煙草大王’了。”
張雲逸平易近人,愛護同志。在戰争年代,他同幹部、戰士打成一片。他同戰士同甘苦、共患難,時刻把戰士的冷暖放在心上。行軍中,他常常深入連隊,詢問有無掉隊的戰士和病員,詢問大家是否疲勞。每到宿營地,都叮囑戰士用熱水洗腳。發現病員,就将自己的戰馬讓給他們騎,還關心他們的飲食。在和平建設時期,他雖然是功勳卓著的黨的高級将領,但總是以一個普通的共産黨員、人民公仆的面貌出現。他同身邊的工作人員,一直保持着平等的同志關系,從不直呼其名。他不僅在思想上、學習上關心工作人員,在生活上也對他們關懷備至。
張雲逸廉潔奉公,不謀私利。他常教育自己的親屬,不要有特權思想。1954年,張雲逸來北京安家後,工作人員勸他讓小兒子光東到條件較好的“八一”小學讀書。張雲逸卻不以為然地說:“那麼多幹部子女在一起,有好處也有壞處;滿清的八旗子弟,許多人隻知吃喝玩樂。我們幹部子女要自己去奮鬥,可不能變為八旗子弟啊!”他的二孫子小強畢業時被分到農場去,他堅決支持。後來小強想參軍,求他幫忙。他給孫子寫信說:“你就是兵,是不穿軍裝的兵。”他沒有給孫子參軍提供任何方便。
張雲逸的晚年雖然健康狀況很差,但他始終保持着一個共産黨員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質,勤勤懇懇地為人民服務,直到生命的最後一息。他始終忠于黨、忠于人民,把黨的事業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就是這樣一位身經百戰、功勳卓著的老将,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多少次率領他的将士們浴血奮戰、出生入死,沒有犧牲在槍林彈雨中,卻終于在經年累月的奔波之後被病魔折磨得倒下去了。
張雲逸大将雖然離我們而去,但他的大将風度永為後人垂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