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開局盤點曆史十大明君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人人書 > 歷史軍事 > 開局盤點曆史十大明君 > 第105章 大明城神

第105章 大明城神

書籍名:《開局盤點曆史十大明君》    作者:雲沐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他,便是那位鐵骨铮铮、令人敬仰的一代名将!想當年,他曾立下莊重而豪邁的誓言,要以自己的血肉之軀,拼死守護着濟南城這一方土地和生活在這裡的黎民百姓。
              那時候,敵軍來勢洶洶,戰火紛飛,硝煙彌漫。然而,他卻毫無懼色,率領着城中軍民奮勇抵抗。戰場上,他身先士卒,沖鋒陷陣,那堅定無畏的身影如同山嶽一般巍峨聳立,深深地烙印在了每一個百姓的心頭。
              正因為有了他這樣英勇無畏的堅守,濟南城才得以安然無恙。百姓們對他感恩戴德,尊崇有加,并賦予了他一個至高無上的稱号——“城神”。
              這位将軍不僅有着鋼鐵般的意志,更有着剛烈無比的性情。對于世間的邪惡之事,他向來嫉惡如仇,絕不姑息縱容。哪怕明知前方等待他的将會是淩遲處死這般殘酷至極的刑罰,他也依然毫不退縮,毅然決然地痛斥那些通過政變手段奪取皇位的不義之人。尤其是面對明成祖朱棣,他更是義憤填膺,大罵不止。
              他的這份忠義之舉,猶如夜空中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曆史的長河。他的英名從此流傳千古,成為後世人們口中傳頌不衰的一段佳話。
              此人名喚鐵旋,字鼎時,于公元  1366  年降生在鄧州這片廣袤的土地之上。他乃回族人的後裔,自幼便顯露出與衆不同的獨特氣質。他性情剛決,宛如一把鋒利的寶劍,甯折不彎;同時又聰慧敏捷,思維缜密,仿佛能夠洞察世事人心。
              遙想當年,那還是洪武年間,明太祖朱元璋做出了一個驚人之舉——暫時取消了科舉考試這一傳統選官方式。取而代之的是什麼呢?原來是他親自下達诏令,要求各州府長官從本地舉薦那些品行高潔、才華橫溢的優秀學子,讓他們能夠進入國子監接受更為高深的教育與培養。
              就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故事的主人公鐵旋登上了曆史舞台。這位出身平凡卻懷揣着遠大抱負的青年,以其出類拔萃的品德和令人驚歎的才華,赢得了鄧州知府的高度賞識和大力舉薦。就這樣,鐵旋幸運地踏入了國子監這座神聖的知識殿堂,開啟了他人生中的嶄新篇章。
              在國子監那段漫長而又充實的求學生涯中,鐵旋始終保持着一顆勤奮好學的心。他每日黎明即起,夜深方息,孜孜不倦地汲取着書中的智慧精華。無論是嚴寒酷暑,亦或是刮風下雨,都無法阻擋他追求學問的堅定步伐。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時間的不懈努力,鐵旋的學業成績日益突出,在衆多同窗之中顯得格外耀眼。他不僅對儒家經典有着深刻獨到的理解,還在詩詞歌賦方面展現出非凡的天賦,真可謂是全面發展、多才多藝。
              由于在校期間的優異表現,鐵旋很快就引起了朝廷官員們的關注。不久之後,他便脫穎而出,被選拔為禮部幾事中一職。這份工作對于初入官場的鐵旋來說,既是一種機遇也是一份挑戰。然而,他并沒有絲毫退縮之意,反而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新的工作當中去。
              随着時間的推移,因為工作上的調動安排,鐵旋又來到了都督府任職。在這裡,他面臨着一系列錯綜複雜、撲朔迷離的案件。但這些難題并沒有将鐵旋難倒,相反,他充分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以及聰明睿智的頭腦,深入調查研究每一起案件背後隐藏的真相。終于,在曆經無數個日夜的艱苦奮戰後,鐵旋成功審結了好幾起多年來一直困擾着衆人的棘手案件。而且,他所作出的判決既快速高效又公平公正,得到了上級領導和當地百姓的一緻稱贊與好評。
              鐵旋的出色表現宛如一顆璀璨的星辰,迅速劃過天際,其光芒很快就傳入了朱元璋這位開國皇帝那敏銳的耳中。這一消息猶如一道驚雷,瞬間在皇宮内激起千層浪,引起了朱元璋高度的關注與深深的賞識。
              朱元璋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動之情,決定要親自見見這個讓他刮目相看的年輕人。于是,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裡,朱元璋特意在皇宮設宴,召見了鐵旋。當鐵旋踏入宮殿的那一刻,整個大殿都仿佛被他身上所散發出來的英氣所籠罩。
              朱元璋面帶微笑,親切地與鐵旋交談起來。他對鐵旋在戰場上的英勇無畏、智謀過人贊不絕口,并當場賜予了鐵旋一頂意義非凡的  12  個字,作為他的字。這  12  個字蘊含着無盡的深意,每一個字都像是精心雕琢而成,它們寓意着鐵旋如同守護大明王朝的堅固柱石一般,堅不可摧,不可或缺,對于大明王朝來說,具有至關重要的地位。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朱元璋駕崩之後,年輕稚嫩的建文帝朱允炆登上了皇位,君臨天下。此時的大明王朝看似風平浪靜,但實則暗流湧動。遠在北平的燕王朱棣一直對朱允炆的統治心懷不滿,在他眼中,自己無論是在軍事才能還是政治智慧方面,都遠遠超過了這個初出茅廬的侄子,他堅信隻有自己才有能力和資格執掌大明江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終于,在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朱棣毅然決然地在北平起兵,發動了一場震驚朝野、驚天動地的叛亂。一時間,戰火紛飛,硝煙彌漫,整個大明王朝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
              就在這個風雲變幻、局勢緊張的時刻,時任山東參政的鐵铉毅然決然地承擔起了一項至關重要的使命——為朱允炆的北伐軍督運糧饷。這可不是一份輕松的差事,但鐵铉毫無畏懼,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以确保北伐軍的後勤供應得到充分保障。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當鐵铉正忙得不可開交,竭盡全力為前線提供物資支持的時候,一個驚天動地的消息猶如一道驚雷劃破長空,傳入了他的耳中:北伐軍竟然在戰場上慘遭潰敗!朱棣所率領的軍隊銳不可當、氣勢如虹,一路高歌猛進,如今已如洶湧澎湃的洪水一般,直逼濟南這座具有戰略意義的重要城池!
              面對如此緊迫而危險的局面,時間就是生命!鐵铉沒有絲毫猶豫和耽擱,他迅速集結起自己那支人數不多但忠心耿耿的親信衛隊,風馳電掣般向着濟南疾馳而去。一路上,馬蹄聲急如驟雨,揚起陣陣塵土。
              終于,他們抵達了濟南城。剛剛踏入城門,鐵铉顧不上歇息片刻,便馬不停蹄地前去會見城内的都指揮使盛庸。兩人一見如故,目光交彙之間仿佛燃起了一團熊熊烈火。無需過多言語,他們當場割破手指,将鮮血滴入酒碗中,然後一飲而盡,立下了生死與共的誓言——無論如何也要死守濟南城,堅決不向朱棣的叛軍低頭妥協!
              與此同時,遠在城外的朱棣也對濟南城虎視眈眈。他心裡非常清楚,濟南城在整個戰局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倘若能夠成功攻克此城,那麼他通往南京登基稱帝的道路必将變得一帆風順。于是,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朱棣決定先禮後兵,派出一名能言善辯的使者帶着一封情真意切的勸降書前往城中,企圖用溫和的說辭來說服城中的守軍放下武器,放棄抵抗。
              面對朱棣的勸降,鐵铉毫不退縮。他以筆為劍,回敬給朱棣一篇《周公輔成王論》。在這篇文章中,鐵铉苦口婆心地奉勸朱棣應當效仿古代賢臣周公,盡心盡力地輔佐侄子周成王治理天下,而不是心生叛逆之意,妄圖篡奪皇位。
              朱棣見勸降無果,惱羞成怒之下,當即下令對濟南城展開猛烈攻擊。一時間,炮聲隆隆,箭矢如雨,濟南城陷入了一片戰火硝煙之中。但鐵铉臨危不懼,鎮定自若地指揮着部下頑強抵抗。他充分利用城牆的防禦優勢,巧妙布置兵力,使得朱棣的大軍雖然攻勢兇猛,但始終無法攻破濟南城的防線。
              随着時間的推移,朱棣漸漸失去了耐心。當他得知濟南城附近有條河流可以引用來水淹城時,心中頓時升起了一絲希望。于是,他決定孤注一擲,下達了決堤引水灌城的命令。
              鐵铉得知這個消息後,深知一旦洪水泛濫,濟南城必将毀于一旦。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他經過深思熟慮,最終決定铤而走險,使出一招詐降之計。
              朱棣接到鐵铉願意投降的消息後,大喜過望。他親自騎着一匹高大威武的駿馬,趾高氣昂地率軍前往濟南城接受投降。當他滿懷得意地走進城門時,卻絲毫沒有察覺到危險正在悄悄降臨。
              就在朱棣毫無防備之時,鐵铉果斷下令,讓早已埋伏在城門上方的士兵迅速放下沉重的鐵閘。隻聽“轟隆”一聲巨響,鐵閘如同泰山壓卵般狠狠地砸向朱棣。朱棣大驚失色,急忙勒馬轉身,但為時已晚……
              結果那沉重無比的鐵閘轟然落下,竟直接砸爛了朱棣的馬頭!朱迪在一片混亂之中僥幸逃脫,但他心中的怒火卻如火山般噴湧而出。盛怒之下,他毫不猶豫地下令動用威力巨大的大炮,向着城内瘋狂地轟擊起來。
              一時間,炮彈如雨般傾瀉而下,整個濟南城陷入了極度的危機之中。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鐵血将軍急中生智,迅速命令手下士兵将明太祖朱元璋的畫像高高懸挂于城頭之上。與此同時,還安排人手将大批朱元璋的神主靈牌分别放置到城牆的各個渡口之處。
              當朱棣的軍隊看到朱元璋的畫像和靈牌時,頓時心生敬畏,不敢再貿然開炮。朱迪見狀,雖然心有不甘,但迫于形勢也隻能無奈地下令退兵。就這樣,濟南城得以保全,而鐵血将軍也因其機智勇敢之舉受到了當地百姓的尊崇,被敬稱為“城神”。
              然而,命運總是充滿波折。兩年之後,周迪重整旗鼓,再次率領大軍氣勢洶洶地攻打山東。這一次,他吸取了上次失敗的教訓,巧妙地繞過了由鐵血鎮守的濟南城,選擇從東阿、汶上等地方進軍。經過一番激烈的征戰,他們最終成功突破了淮河防線,并一舉攻占了京城南京。
              朱棣奪取皇位之後,立即調集全國的兵馬,浩浩蕩蕩地殺回濟南,誓要報當年之仇。此時的鐵血盡管依舊英勇無畏,但終究因為敵衆我寡,難以抵擋朱棣大軍的猛烈攻擊。最終,濟南城還是被攻破,鐵血不幸淪為俘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在面對朱迪之時,鐵血昂首挺胸,站立如山,堅決不肯下跪。他口中不停地怒罵着朱迪,言辭犀利,毫不留情。朱迪惱羞成怒,最終下令将鐵血淩遲處決。這位年僅  36  歲的英雄,就此壯烈犧牲,結束了他波瀾壯闊的一生。
              然而,盡管時光流轉、歲月更疊,但他那英勇無畏的身影以及可歌可泣的事迹,如同璀璨星辰一般,深深地烙印在了世世代代人們的心間,化作了一則流傳千秋萬載的不朽傳奇。
              遙想當年,據傳朱棣曾下達令人發指的命令,讓人殘忍地割下鐵铉的耳朵和鼻子,并将其煮熟之後硬生生地塞進鐵炫的口中,随後還猙獰着面孔詢問他這味道究竟如何?面對如此慘無人道的折磨和羞辱,鐵炫毫無懼色,反而怒目圓睜、厲聲高呼:“身為忠臣孝子之身,我身上的肉又怎會難吃!”這般铮铮鐵骨、浩然正氣,即便是心狠手辣如朱棣者,内心深處也不禁為之震撼。雖說朱棣對鐵炫恨之入骨,然而對于他那堅貞不渝的忠義精神亦是極為贊賞有加,常常當着滿朝文武百官的面毫不吝啬地對其予以誇贊。
              時至明神宗在位期間,朝廷特意為包括鐵炫在内那些忠心耿耿侍奉建文帝的諸位大臣修建廟宇,以作永久紀念。而到了南明時期,弘光帝更是追封鐵炫為太保一職,并賜予“忠襄”的谥号。此後,山東境内多地紛紛建立起衆多用以緬懷鐵炫的鐵公祠廟。其中尤以濟南百姓對鐵炫敬愛至極,他們不僅将這位英雄視作自己家鄉的土地神靈,更尊奉其為守護一方安甯的城隍老爺,香火不斷,虔誠供奉。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