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李時珍《本草綱目》,要用辨證去看中醫關系
“他是世間真神農,為了辨明藥性藥理不惜以身試藥嘗盡百草。”
“藥聖李時珍寫的書更是被譽為帝王秘籍、臣民重寶,是東方醫藥巨典中國古代百科全書。”
“李時珍,字東壁,出身于一個醫學世家,明代湖廣黃州府蕲州(今湖北省蕲春縣蕲州鎮)。”
“他的祖父是草藥醫生,父親李言聞醫術高明、醫德高尚,在當地頗有名望。受家庭氛圍的熏陶,李時珍自幼便對藥草有着濃厚的興趣。”
“由于當時醫生在民間的地位并不高,李言聞的收入也僅夠糊口,所以他并不想兒子日後繼承衣缽繼續行醫,曾打算讓李時珍走科舉這條路。”
“不過從小就受家庭的耳濡目染,李時珍對醫藥也有着與生俱來的天賦,所以他對當官并不熱衷。”
“李時珍在14 歲時随父到黃州府應試,中秀才而歸。”
“但此後,他三次赴武昌應試,均未考中舉人。科舉的屢次失敗,讓他逐漸對入朝為官失去了信心。”
“經曆科舉挫折後,李時珍決心棄儒學醫,跟随父親學習醫術。”
“他勤奮好學,認真鑽研醫學知識,加上父親的悉心指導,醫術進步很快。在23 歲時,他便開始獨立行醫,醫名逐漸傳開。”
“明世宗嘉靖三十年(1551 年),33 歲的李時珍因治好了富順王朱厚焜兒子的病,醫名大顯,被武昌的楚王朱英裣聘為王府的奉祠正,兼管良醫所事務。”
“公元1556年,李時珍又被推薦到太醫院工作,授太醫院判職務。在太醫院期間,他得以接觸到大量的宮廷醫藥典籍和珍貴藥物标本,開闊了眼界,積累了豐富的藥物知識。”
ps:(對于他在太醫院的具體職位,史學界存在一些争論,也有觀點認為他是禦醫。)
“但任職一年後,他便托故辭去職務,返回故鄉。”
薰衣草:【頭蓋骨入藥,寡婦床頭灰入藥,所以倪師說他太過分了,治病最好用神農本草經】
無厘頭:【李時珍把中醫方子的劑量改小了,這是李可老中醫說的。記得小時候我奶奶她們用草藥就是簡單的幾味,用量都很大,根本就沒講什麼劑量,但是效果很好!】
鹹魚白菜也好好味: 【每個朝代的重量計算都有區别的吧。】
“公元1558年,李時珍自太醫院回鄉後創立東璧堂,正式開始坐堂行醫。”
“他醫術精湛,治病救人無數,深受百姓的愛戴和尊敬。”
“在長期的行醫過程中,李時珍發現古代本草書中存在着不少錯誤和混亂之處,這不僅影響了醫生的診斷和治療,也對患者的健康造成了威脅。”
“于是,他決心重新編纂一部本草書籍,以糾正前人的錯誤,為後人提供更準确、更實用的醫藥知識。”
“35 歲時,李時珍開始着手編寫《本草綱目》。”
“他以宋代的《證類本草》為藍本,參考了 800 多部書籍,還四處走訪,足迹遍及湖廣、江西、直隸等許多名山大川,進行實地考察和藥物采集。”
“同時,他仔細觀察藥物的生長環境、形态特征、功效等,對各種藥物進行了詳細的記錄和研究。”
“經過 27 年的艱苦努力,于明神宗萬曆六年(1578 年)完成《本草綱目》初稿,時年 61 歲。”
“此後又經過 10 年的三次修改,前後共計 40 年,才最終完成了這部醫學巨着。”
“晚年的李時珍繼續緻力于醫學研究和《本草綱目》的修訂工作,同時與當地的知識分子相互切磋,探讨學問。”
“李時珍希望自己的着作能夠早日刻印出版,造福百姓。”
“除了《本草綱目》,李時珍還着有《瀕湖脈學》《奇經八脈考》等書。”
“萬曆二十一年(1593 年),李時珍去世,享年 75 歲。”
“李時珍去世後的第三年,即公元1596 年,《本草綱目》在金陵正式刊行。”
“這部着作對中國乃至世界醫藥學的發展都産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被譽為東方醫藥巨典,李時珍也因此被後世尊稱為藥聖。”
盤點完李時珍,網友們紛紛在彈幕上說出自己的經曆。
辣sohi;【中醫我反正是不相信的,一把脈就說我腎虛。】
【中醫:又一個誇克老兵是吧】
華佗:“......”
滿山的猴子我腚最紅: 【十年前,一個中醫把脈說我小心眼!真的,我記他到現在】
張仲景:“......”
撒普萊斯: 【中醫:你腎虛
【我:黃口小兒,豎子安敢憑空污人清白】
【中醫:我能治】
【我:漂泊半生終遇明主,公若不棄……】
孫思邈:“......”
扶老奶奶闖紅燈: 【媽媽是中醫,小時候偷着抽煙媽媽一把脈,一耳光就來了...】
李時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不是小哭包q: 【學中醫的,自己給自己開藥越吃越嚴重、】
衆大夫們欲言又止,止言又欲。
大妹子,醫者不自醫啊!
真怕後世子孫把自己給嚯嚯沒了。
而對于網友們對于《本草綱目》的争議,本人李時珍也是若有所思,現在的他并未完成這本着作,而是正在實踐中......
部分藥物記載奇特,藥物功效描述不準确,時代背景與文化觀念的影響,史學研究方面的争議等等。
李時珍生活在明代,當時的文化環境和科學技術水平與現代有很大的差距。
在這種背景下,他的研究方法和認知水平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的限制。
一些人在以現代的科學标準去評判《本草綱目》時,會發現其中存在一些不符合現代科學思維的地方,從而對李時珍的學術成就産生質疑。
在對李時珍的評價中,也存在一些民族主義和文化認同的因素。
一些人出于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和保護,對李時珍的成就過度誇大。
而另一些人則認為應該以客觀、理性的态度去評價他的貢獻,避免盲目推崇。
不過,經過這次天幕盤點的機會,衆多大佬都得以與前朝的醫學家談話讨論,很多不懂的問題更是可以直接問本人。
視頻的最後,時錦初說:“我們在看待中醫關系的時候,一定要用辯證法去看它。”
“中醫不一定哪哪都比西醫好,西醫也不見得比中醫差,兩者都是曆代醫者無私為人類貢獻的精華。”
“我們惋惜和憤怒隻是中醫地位的無足輕重,是洋奴精外的一筆抹煞,是别有用心的挑撥離間,或是如今的精心布局。”
“中醫也不該被埋沒,更不該成為圖謀不軌之人的賺錢工具,中醫是我們的文化瑰寶。”
“古學今用,這才是我們不斷考古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