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有客來,為合作
“三平同志啊!大家都是瓊島市縣,你可不能厚此薄彼啊!都是革命同志,你得一碗水端平嘛!”萬城現在的當家人鞏宏知道梁三平回到寶亭後,二話不說就驅車殺來。
直接就賴在了安天民公司辦公室裡面不走了,梁三平剛剛回到公司本部就被他逮住了。卻見他拉着梁三平不放手,開口便道:“現在寶亭地區展起來了,你是不是要看看我們萬城展什麼啊?!我們可不是文長那幫家夥,當年咱們合作的可是親密無間啊!”
“鞏宏你說什麼呢?!我們文長怎麼着你了?!我們文長跟安天民公司的合作,那也是親密無間啊!!”卻見文長的當家人翟元緯不知道從哪裡鑽出來,對着鞏宏就破口大罵。
“你小子想占人三平同志的便宜,别拿我們文長做墊腳石啊!我們文長說起來比你們萬城的情況好多了。好歹我們文長可是和安天民有合作計劃的……”
卻見兩位當家人,在這安天民公司的本部就大聲吵起來了。梁三平被兩人拉扯着,哭笑不得。他知道,這兩人之所以敢這樣放肆很大原因是他們也是沐山的心腹之人。
沐山要調任瓊島,而瓊島即将立省的消息沒有瞞住什麼人。既然是要升格成一個省。那麼各個領導班子,是要進行調整和适應的。帝都給沐山壓了擔子,自然也得給甜棗吃。
于是。包括蘭斌、鞏宏、翟元緯……等在内的一批人,調任瓊島接任了一部分職務。尤其是和安天民有合作關系的市縣,更是在沐山的規劃中。
“鞏宏同志、元緯同志。三平同志剛剛回來你們好歹讓他喘口氣啊……”卻見蘭斌無奈的上來打圓場,苦笑着道:“就是耕田的牛,也得給個休息的時候不是?!”
叫蘭斌這麼一說,這兩人頓時都不好意思了。但也不能怪他們太着急,倆人都想着能夠在自己任上做出成績來。既然屬于沐山一派,那麼倆人自然是改革先鋒。
倆人剛剛到任,就覺得自己的前任實在是太小家子氣了、太放不開、太保守。如同是他們來運作的話。肯定會考慮跟梁三平進行全面的合作深度拓展市場。
的确,現在看來萬城和文長的展情況是蠻不錯的。但得看和誰比不是?!和寶亭地區這麼一比。原本占據了資源、品牌優勢的文長萬城反而落在了下風。
這也不能怪梁三平,畢竟他在這兩處的掌控力有限。無論如何展,他自然是要先顧及作為自己根基的寶亭。在寶亭地區,他獲得的支持就最多的。
無論是官方還是老百姓。都給予他絕對充分的支持。這讓他和整個安天民做起事情來,毫無阻礙。甚至有着一大堆的助力,老百姓們都知道梁三平就是個财神爺。
自己身邊有個财神爺,這還不趕緊乖乖的供着才是見鬼了。所以,哪怕是梁三平在寶亭再折騰。這邊的老百姓們也會無條件支持他,就算梁三平跟縣裡都翻臉了。
下面的村鎮支持的,照樣會是梁三平。這點哪怕是自治州方面出面壓制都沒有用。
“這樣吧!大家先随我到會議室,咱們坐下來細聊……”梁三平倒也沒有拒絕和這兩位的合作。現在安天民已經到了擴張的最好時機。
經過數年的鍛煉,現在安天民公司已經擁有了大量的技術人員和研究人員。借着帝都提供的科研力量、兩院提供的科研力量。安天民已經初步實現了産研一體化。
梁三平揉着額頭,這段時間他的艱辛不足以向外人道哉。從美國回來,就先在香江呆了一段時間。商議好所有事情之後。随即便趕去帝都。
和賀康将所有的事情做了一次彙報,并由賀康帶着在各個部門轉了一圈。随即馬不停蹄的便趕往浙省。好容易在浙省把龍井茶的事情安排好,茶藝推廣理事會的事情辦好。
就趕回瓊島了。這幾天跟着興奮的蘭斌,到處去看了他做出來的成績。今天好容易回到安天民本部,想要處理一下公司的事情。結果,這倆就打上門來了。
“其實。我之前就考慮過和你們萬城、文長兩方進行合作。但當時時機不成熟,而且我們安天民在當時沒有那麼多的技術人員。更沒有那麼強的科研力量于是就耽擱了。”
卻見梁三平讓衆人坐定後,笑着道:“這次我回來,也是為了處理這件事情。這些年我們大家合作的都不錯,所以我覺得也是時候我們加深合作了。”
說着,梁三平向兩人陳述了自己的規劃。其實倒也沒有什麼特别的,便是将安天民公司徹底的在兩地落戶。将原本兩個市縣所統管的養殖業全面接手,簽訂如寶亭地區的協議。
同時,根底兩地的情況也進行冬季蔬菜的種植規劃。當然,待遇是和寶亭地區一樣的,當地農戶以土地、勞力入股。每月都會按照員工情況工資,年底分紅。
得到梁三平的保證,鞏宏和翟元緯都很是滿意。他們要的也不多,隻是要求寶亭地區的待遇。沒有人比他們更清楚,如果沒有安天民的技術和資金支持想要展起來很難。
比如現在萬城和文長,都已經陷入了展瓶頸了。他們倒是嘗試過推廣冬季瓜菜種植,但由于沒有技術且銷路沒有找好,導緻了一部分的損失。
而在文昌雞、東山羊的養殖上,他們雖然占有優勢但卻不明顯。尤其是在雞種、羊種的控制上,還有疾病的防治上。這些他們都需要引進技術,安天民公司無疑是他們急需的合作夥伴。隻有和安天民的技術支持、資金支持結合起來,才能夠有更大的展。
既然事情辦好了,這倆人的心也就放了下來。摒退了旁人之後,鞏宏對着梁三平笑着道:“三平同志,過段時間可就是你大展身手的時候了。”
梁三平聽着鞏宏的話先是楞了一下,帝都的變化按說鞏宏他們應該不會知道。那為何他會忽然說起自己大展身手的話語來?!難道他收到了什麼風聲不成?!
“沐山同志已經确定,會調任瓊島。瓊島這邊将會成立特區,我們這批人就是過來打前哨站的。沐山同志給上面的報告裡,是打算在瓊島試驗農業展的路子。”
卻見蘭斌笑着對梁三平解釋道:“工業展的路子,在江口已經算是試驗成功了。但不是全國都是江口,江口有着自己的特殊性、有着不可複制性。”
“所以,沐山同志在充分考慮了我國畢竟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人口占多數和農業用地面積大的情況後,主動請纓在瓊島進行新型農業展的試驗。”
梁三平聽到這裡不由得恍然。哪怕是展到了後世,舉國上下也就幾個被人熟知的大型經濟圈。環渤海經濟圈、長三角經濟圈、珠三角經濟圈。
幾乎國内最大、最重要的經濟活動,都是圍繞着這幾個經濟圈所産生的。其他區域雖然也有展,但要和這三個經濟圈比起來差距依然很大。
而這三個經濟圈的共通特點,就是立足于工業生産及金融。比如:代工生産、組裝、小商品生産……等等。然後就是依托金融業,借貸、融資、股票、期貨……等等。
在目前來說,江口的經濟圈已經成型隻差擴張和延伸。而這個特點,也在以魔都為中心的長三角經濟圈體現出來。雖然現在環渤海經濟圈還不是那麼的著名,展起來卻也是遲早的事情。可以說,在工業方面幾個經濟圈已經取得了成功。
但對于國家來說,這還遠遠不夠。中國自古便是農業大國,農業人口占據了大部分的人口基數。想要展起來,那麼就需要消化掉大量的農業人口。
工業雖然能夠消化一部分的人口,但并非是全部。其他人怎麼辦?!總得有活兒讓他們幹不是?!于是,一直都抱着敢為天下先之想法的沐山便扛下了這個雷。
梁三平不知道的是,在他前往浙省的時候沐山孤身抵京。數次進入大内,蒙南巡老人親自詢問。具體他們談了什麼,隻有他們自己知道。
但可以探知的是,在兩人數次會面之後,南巡老人召集了一次内部會議,要求各個部門在所有層面上盡量的給予沐山便利。三到五年内,他需要看到沐山的成績。
而沐山也破例的在會議上出現了,以一句“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趨避之!”作為自己的言。事後,沐山回到江口并開始交接工作。
帝都方面則是開始籌備瓊島脫離粵北管制,建省。梁三平聽得這些消息,不由得歎氣。瓊島成立特區,并被立為省這件事情他是知道的。算算時間已經算是推遲了。
這中間或許也有他的原因。沐山是想要看看,自己的辦法在其他地方到底是管用不管用。很顯然,梁三平的辦法在其他地區也是管用的。(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