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超級農業霸主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人人書 > 現代小說 > 超級農業霸主 > 第九百章 小包裝,大學問(上)

第九百章 小包裝,大學問(上)

書籍名:《超級農業霸主》    作者:貪狼獨坐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茶葉,我覺得是可以做的。也是有必要做的!”陳乾感慨,或許自己在國府做不了的事情。梁三平可以做到吧?!自己不是沒有想過要做一些傳統文化的推廣。

        但可惜的是,國府一方面沒有那個實力。另一方面,一個弱小的地區跑去推廣自己的文化。你覺得除去一部分獵奇之人,有幾個人會去在意這些?!

        最簡單的一個例子,你會有興趣去了解菲律賓的文化麼?!還是你有興趣去了解爪哇的文化?!就算是你自己願意,你身邊的人又有多少願意去了解那些文化?!

        弱勢地區的文化是沒有多少人願意去了解的。但由現在的内地去推動這個文化,卻又不一樣了。且現在内地和美國之間,正處在蜜月期。由他們來做自然是會更好。

        “茶是我們的文化,而這裡面有着深厚的曆史底蘊。我們也可以藉由茶,來向世界傳播自己的文化、告訴他們我們自己的文化印記。”

        梁三平苦笑,别說是現在了哪怕到了後世。9成以上的外國人,對中國文化的了解也遠遠不足。一部分人甚至以為“旗袍”就算是中國文化了。

        “一飲滌昏寐,情思朗爽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此物清高世莫知……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陳乾畢竟也是接受老式私塾教育出來的人,對于傳統文化有着自己的了解。卻聽得他低頭輕吟出這盧仝的飲茶歌,對着梁三平笑道。

        “我們的茶文化可不止于此,而且我覺得我們可以把一部分的茶集中起來。專門的送往歐美機構評測,我相信會有一些意外的現……”

        陳乾這麼說可并非是空穴來風。曾經夷洲也想要在歐美地區銷售茶葉,于是和日方做過一些關于茶葉的研究和調查,經過一系列的化驗之後現數百種茶葉中蘊含的秘密不是一般的豐富,簡直就可以寫成一本百科全書了。

        比如茶葉中多含的茶多酚,它也被稱之為鞣質,茶葉中有含量很高的各類多酚類化合物,從茶葉中提取出的多酚類化合物粗産物被稱為茶多酚。

        他們現臨床上可以用于腎病的治療,包括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征等,據研究,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及抗血凝、促纖溶、防止血小闆粘附和聚集的作用,同時還能夠作用于體液免疫、細胞免疫及紅細胞免疫機制,抑制自身免疫反應。

        另據研究茶多酚可能與細胞的遺傳物質dna具有親合作用,從而幹擾dna的生物合成和核酸代謝,因此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并可以防治齲齒。

        茶中的苦澀味道即來源于這種物質。這類物質具收斂性,有解毒的作用,也是緩解便秘的主要物質。還具有較強的還原性,可清除生物體内的氧自由基。

        此外,還有抗變态反應、抗炎、驅蟲、降血壓等作用。同時茶葉中的生物堿是一類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質,茶葉中含有含量較高的咖啡因、茶堿等具有中樞興奮作用的生物堿類化合物,是提取咖啡因和茶堿的重要原料。

        同時茶葉中還富含維生素。茶葉中所含的維生素包括水溶性的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以及脂溶性的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其中維生素b、維生素c、維生素e在茶中含量相對較高。

        一般而言,綠茶中維生素含量多,烏龍茶和紅茶中含量少。研究人員還在茶葉中現14種類胡蘿蔔素,并知道b-胡蘿蔔素對形成紅茶的風味有很大影響。

        “文化、健康!這是我們需要主打的茶葉的兩點,隻要這兩點掌握好了。那麼我們在歐美國家推廣開茶葉并非什麼難事!”提起茶葉來,陳乾便會變得滔滔不絕。

        顯然他也是個愛茶之人。也不奇怪,老式傳統教育中“琴棋書畫詩酒茶”是文人雅士們的基礎消費品。陳乾自然也不例外,他每天所消耗的茶、酒可不少。

        “茶是文化,茶之所産亦是名勝。所謂‘高山産優茶’。便是如此……”梁三平他們此時在陳乾的書房裡,書房内有着一張巨大的海黃根雕茶幾。

        茶幾上擺着一套精美的紫砂茶具,還有一套陶瓷茶具。顯然,陳乾對茶的癡愛已經到了深厚無比的地步。他身後可以看到一間透明的玻璃屋子。

        裡面的博古架上擺着一餅餅的團茶、瓜茶,還有一盒盒的茶葉。别人看不出來,梁三平知道。那間玻璃屋肯定是控溫、控濕的。為的是保證茶葉的質量和口感。

        “九華山茶始于唐,興于宋。唐代金池藏《送童子下山》雲:‘禮品雲房下九華,烹茗瓯中擺弄花’,詩中說的就是九華山茶。史載,九華山茶原為僧人所栽,寺院獨享,供坐禅去睡和寺院施茶用。明代正德《池州府志》載:‘甜茶,青陽縣九華山出’”。

        “民國《大中華安徽省地理志》也載:‘茶,全省皆出,九華茶、龍眼茶最為本省人所嗜……。’九華山育九華茶,九華茶溢九華山,名山出名茶,終使九華山更為人向往。”

        卻見陳乾走進那玻璃屋子内,不一會兒便拿出一個木盒子。裡面裝着一些茶葉,陳乾則是随口便道出了這茶的來曆與曆史。

        “再比如這西山茶。産于桂北西山。西山,又稱思靈山,或思陵山,以山石奇,古迹多,泉水美著稱。用乳泉水沏西山茶,更是錦上添花,相映生輝。”

        “據《桂平縣志》載:‘西山茶,出西山棋盤石、乳泉石、乳泉井、觀音岩下。矮株散植,根吸石髓。葉映朝霞,故味甘爽,而氣芬芳,杭州龍井未能逮也。又說乳泉是:“泉清冽如杭州龍井,時有汁噴出,白如乳。’乳泉也因此而得名!”

        卻見陳乾笑呵呵的讓人進了玻璃屋内,再拿出一盒子茶葉對着梁三平他們道

        “說到西山茶,又有一則美麗動聽的故事:傳說古代有兩個神仙對弈臨走時在棋盤石旁撒下幾粒茶籽,以後長大成樹。而從茶樹上采制的茶葉,品質優異無比,這就是西山茶的由來。說現在的西山茶,都是早先神仙賜種的。如此好山、好茶,自然赢得遊人陶醉。”

        别說是林蒙他們了,現在就是梁三平都聽得暈乎乎的。哪怕他是桂省人也不知道,原來桂省盛産茶葉。而且還盛産那麼好的茶。

        茶即迷藥?對于茶,恐怕隻有像邁克米勒這樣的美國人才會想到把茶歸納到那些千奇百怪的迷藥行列裡去。就在他的《迷藥》一書中,茶與人參、罂粟、曼陀羅、颠茄、煙草、龍舌蘭等植物擺在一起,是“令人産生短暫的精神迷幻,得到愉快的升華感”的迷藥原料。

        其實,那隻是他捉住了茶葉皮相中淺層的生理感覺,并不能真正了解迷醉之于茶的更高境界還在乎心理的認知。

        在中國漫長的幾千年曆史裡,茶葉和絲綢、瓷器始終交織一起,在它被應用過程中産生了獨特的文化價值和審美哲學—以至茶是政治的,曆朝曆代的政客認為茶就是與“重德、尚和、崇儉、貴真”相關的物質工具。

        茶也是文化的,大多數的文人騷客還是把茶當成引創作靈感以助清興的流行手段;茶甚至是禅意的,每一個在佛家修行的人看來,茶是禅定入靜的必備之物……

        茶是諸多物質裡與中國人的日常中最為水融的部分,也惟有中國的語彙裡還留存着“醉茶”一詞。

        醉,就是茶引的中國式“迷幻”,飛升成為精神的核心時,就謂之“茶道”;而物化作味覺的巅峰時,就謂之“茶韻”。

        道隻一種,韻卻有萬千。

        每一地出産的每種茶對每個人所産生的結果絕無二緻,因此茶韻對每個人的理解也各不相同。屬于個中翹楚的頂級名茶,隻體驗形、神、味就已經是感官的飨宴,而最難獲得的韻是很多引茶為知音的人窮盡一生追求的緣分,也是劃分不同社會階層和文化品位的歸宿。

        從普洱茶的“陳韻”,到鐵觀音的“觀音韻”、武夷岩茶的“岩韻”……一個韻字,就是迷幻的佐證。

        陳乾的一番話,叫林蒙他們都覺得很慚愧。甚至他們都有些聽不懂陳乾在說什麼,老頭兒無奈之下痛罵了幾個年輕人不學無術,然後丢下了幾本書便把他們趕出來了。

        “幾個小王八蛋先回去把書好好看看,再回來跟我說!一個個年紀輕輕都不學無術,好好的傳統文化沒學會,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倒是學了一大通!”

        梁三平和林蒙他們苦笑的被趕出了陳家大院,無奈的跟着姜立上車。好歹先去看看那幾位老師傅的情況如何再說吧。而在另一邊,銅鑼灣上幾位來自于浙省的老師傅已經崩潰了。

        “這種茶葉?!我會給十五塊吧,頂多三十塊。你看看它,看着都不值太多錢嘛……”一位中年人拿着一個打着“西湖龍井”的鐵罐子,1152

        ...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