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湘南一行
槟榔,對于許多人特别是湖湘子弟來說,不隻是“零食”,更是一種源自内心的别樣情結。其實除了湘潭,無論是往昔還是當下,走在湘南各個城市,到處可見嘴裡嚼着槟榔的人,不分男女,不論老少,他們口含槟榔,咀嚼起來沉醉其中,那微醺暢快的神韻,一度成為三湘四水大街小巷屢見不鮮的場景。
更是有文人墨客将槟榔視為湖湘精神符号,“信手拈來一枚,咀嚼間唇齒生津。少時便由香入醉,熱氣蒸騰汗濕重衣。末了,清風拂面,一股襟懷山嶽的豪氣頓生。”
正是湘南有着這樣的文化習慣,梁三平才敢有信心在湘南地區推廣槟榔。繼而通過人口大省的湘南,逐步的向國内的其他地區推廣去。
和瓊島原生的新鮮槟榔吃法不一樣,湘南地區的人們制作的槟榔現在更符合其他地區人民的口味。由于槟榔保鮮期不長,所以為了銷售湘南的人們把槟榔制作成了幹貨保存。
但幹嚼的槟榔,是沒有什麼太多味道的。吃起來也不好吃,于是“鹵汁”鹵制的槟榔便被人們制造了出來。這種湘南特有的槟榔,在當地流行了三百年之久。
而随着時代的展,湘南地區的槟榔産品也開始複興。隻不過現在還沒有看到苗頭,但梁三平知道這小小的槟榔産業最終會膨脹到産值三百億!
每年9月至次年2月,行走在瓊島鄉村,都能聽到湘南口音的普通話與瓊島口音的普通話,讨論着槟榔品質和價格。
每年兩百多億顆槟榔,運到湖南進一步加工,然後銷往全國各地。後世的瓊島槟榔是典型的外向型産業。本土消費的槟榔鮮果僅占總産量的1%左右。
加上本地深加工廠所需的槟榔原料,也不足5%。而高達95%的槟榔份額,經過煮籽後,放入鍋爐。它們在鍋爐裡待上4天,等水分減少至3o%,取出、分揀、裝袋。
然後跨過瓊州海峽行走千裡。到達湘南。在湘南深加工廠,還要經過7天的加工、鹵制、分包後,最終成為産品送到消費者手中。
而湘南的企業也表示,湘南槟榔産業的做大離不開瓊島的槟榔。他們不是沒有嘗試過從東南亞、夷洲等地區引進槟榔,可無論從口味還是纖維皆不如瓊島槟榔。
“哈哈哈……歡迎、歡迎啊!小梁同志的大名,我們可早就如雷貫耳了!上回我就想跟賀康同志要求讓你來我們湘南看看了,可賀康同志不放人哪!”
湘南的農業負責人宋志行握着梁三平的手,那自内心的高興不是裝出來的。湘南也是個農業大省,而如何根據湘南的優勢展出來适合湘南的農業道路。
在這點上宋志行也很頭疼。而此時瓊島在農業方面的展。卻讓他眼前一亮。國内的各個省份,在帝都都是有自己的辦事處的。
而賀康帶着梁三平到處跑的這等大動作,自然沒有躲過其他人的眼睛。跑出來的成果,也很讓人豔羨。幾個研究機構現在已經全力在瓊島進行研。
而從帝都傳來的消息,香江、日本的企業已經籌備着在和瓊島進行包括中藥材種植、鼈類保健品銷售及鼈類直接銷售的合作。
這一切都叫宋志行羨慕的眼眶子紅啊。湘北是内6省份,沒有出海口。而相對的許多投資方面,便受到了制約。想要自力更生的展,但卻苦于資金和項目無着落。
宋志行聽說了瓊島的稻田鼈養殖後。也曾到帝都試探着是否能從賀康那裡拿到技術或許可。賀康倒是很耐心的跟他解釋了一遍,為何不能推廣這項技術。
說到底。這便是銷售的問題。稻田鼈養殖的投入不小,技術方面也有講究。一個不慎可能導緻的将是血本無歸。即使小心謹慎的把鼈養出來了,銷售呢?!
賀康的一番話讓宋志行隻能是偃旗息鼓,沒奈何人家說的确實有道理。而在關于讓梁三平來湘南一次的要求,賀康也表示隻能盡力。畢竟當時回到了瓊島的梁三平正在運作着關于南藥開種植、藥方研及銷售等工作,沒辦法抽出時間來。
沒成想。欲求而不得的梁三平竟然會自動的找來湘南。這如何能不讓宋志行驚喜?!而梁三平也沒有想到宋志行竟然會如此的歡迎自己,倒是吃了一驚。
“您太客氣了!我到了湘南來,還得請您多加關照呢!”花花轎子衆人擡,梁三平到了人家的地頭上自然是要遵循做客的禮儀的。
梁三平晃悠的搭乘了好幾天的火車,從粵北一路颠簸到了湘南已是頭昏腦脹。宋志行大約也看出來梁三平狀态不佳。笑呵呵的讓他上了自己的車。
随後便将他帶到了招待所裡,安頓好後告知他晚上會有個小宴席。這才告辭離開。不怪得宋志行如此重視梁三平,他現在取得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
從前農業部門開會,各省的代表們都是唉聲歎氣的。分産到戶的時候大家倒是高興了一陣子。可随後,如果切實的提高農業人群的收入就成為了大家都心病。
湘南是個農業大省,自古以來便是漁米之鄉。但在改革之後,如何提高本省老百姓的收入,就成為了擺在湘南領導們面前的巨大難題。
但梁三平知道,後世湘南的種植業尤其是中草藥種植業極為達。其中,玉竹産量占全國的8o%,百合占全國的7o%,金銀花、茯苓占全國的6o%,吳茱萸占全國的4o%。
厚樸約占全國35%,蛇養殖約占全國33%,已逐步形成了極具區域特色的産業集群帶。如慈利的杜仲産業高峰時期展到了4o萬畝之多!
而茯芩産業,年産量達6ooo多噸,年加工貿易量達1萬多噸,占全國出口的7o%,是全國最大的茯芩加工買賣市場之一。
這些都是極大的優勢,但現在這個優勢還沒有揮出來。梁三平暫時也沒有太多的精力、時間和資金投入到這方面。若非梁三平親自操刀,他是不太願意先行推廣中草藥種植的。
這并非是從安天民或他自身的利益去考量,更多的梁三平是在擔憂過早展而沒有規劃造成難以扭轉的結果,這些弊病後面都不斷的出現甚至難以扭轉。
比如後來極為顯著的一個問題就是:中藥材産業涉及管理部門衆多。比如,林業隻管資源培育,沒有産業的統一規劃。經信委隻管企業生産經營環節,在原材料種植上、産量上無法實施引導。
中醫藥管理局則隻負責中醫藥醫療方面的管理,對中醫醫療方面所掌握的信息沒有及時準确地反饋到農民和生産企業之中。
而林業、農業在中藥材種植方面還存在着管理職能交叉混肴的現象……等等這些,都是後來極大的弊端。這也曾造成種植戶和企業的損失。
由于缺少統一的規劃,市場信息反饋不靈,許多藥材培育目标帶有盲目性,農民往往跟風種植多,市場一旦生變化,農民隻能自擔風險,對産業的沖擊很大。
比如湘南厚樸價格在8o年代就達到了每斤3oo元,而價格最低的時候隻有每斤4元多。杜仲原來每斤1oo多元,最低降到了每斤45元。
梁三平并不想看到這些舊事的重演,他現在隻能是先行将槟榔産業引進。随後在累積了一定的資金和技術後,才會逐步的将時間精力投入到這些方面來。
“宋廳……”洗漱完畢,梁三平随即便跟着宋志行他們來到了招待所裡的一處小餐廳,而他正想開口叫宋志行宋廳的時候,卻被打斷了。
“哎~叫什麼宋廳啊?!太客氣了嘛!”卻見宋志行面似不悅的對着梁三平道:“叫宋叔!我跟你賀康叔算下來當年還是戰友,不過我小他一輩罷了。”
“宋叔!”梁三平倒也從善如流,笑呵呵的對着宋志行道:“宋叔,我這次來呢。一方面是要看看湘南這麼的情況,另一方面則是想要和湘南這邊合作幾個項目……”
梁三平過來合作的第一個項目,自然是槟榔。這方面湘南這邊是有着很大需求的。隻要把配方和包裝做到位了,那麼銷售到粵北、湘北、贛江……等等地方都不是問題。
要知道,後世的槟榔接受程度甚至已經鋪設到了十多個省份。所以梁三平并不擔心接受度的問題,隻需要調整好配方便能夠逐步的讓人們接受。
三百億的産值,梁三平不奢望安天民能夠全部吃下。但隻要能夠占有一定份額的市場,并讓後來企業在衛生、經營方面有個标杆,梁三平就滿足了。
而宋志行的重視,也能夠讓梁三平從容的在湘南這裡得到政府方面的扶持。梁三平也想趁着這個機會,直接将槟榔産業曾經的弊病一次性的解決掉。
“哦?!槟榔産業啊……”宋志行略有些失望,而梁三平看着他的模樣不由得笑着道:“宋叔,您可别小看了這個産業!将來帶來的産值,可是能吓您一跳呢……”(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