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超級農業霸主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人人書 > 現代小說 > 超級農業霸主 > 第二百一十二章 江口新想法

第二百一十二章 江口新想法

書籍名:《超級農業霸主》    作者:貪狼獨坐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五月的江口驕陽似火,四處都被嗮的一片熾熱。可那些建築工地上的人們活兒幹的更加熾熱,一群群的建築工人們“嘿喲~嘿喲~”的喊着号子不斷的忙上忙下。

        這裡的建築工人們,原本都是國家的建築工程兵。在被派往江口建設後,就地轉業到了江口。并在國家和江口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建築公司。

        憑着過硬的技術、優秀的紀律性和吃苦耐勞實幹的作風,他們很快的便成為了江口地區建築行業的翹楚。而他們的建築水平和建築質量,也讓世界刮目相看。

        1984年4月3o日,江口标志性建築——國貿大廈主樓封頂,它的完成期比之預計的工期整整提前了一個月!

        而這棟大樓的建築是以瘋狂的度打破了當時的一切建築記錄,主樓開建後,先是7天建一層,後來度提升到5天、4天一層。

        在建設完畢第3o層後,江口的建築者們開始力。其時他們瘋狂的持續以3天一層的度蓋樓,而當時香江的最快度是5天一層,哪怕美國的最高度是4天一層!

        至于這棟建築的質量,你完全不必擔心。在長達十年的時間裡,内地一直沒有越它的更高樓層的存在。直到現在,它依然聳立在江口。裡面的商場、辦公室和旋轉餐廳依然完美的運行着。每年依然有大量的遊客或本地人,前往消費參觀。

        而它的建築度,在當時被稱之為“江口度”。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江口度”都代表着高效。而在改革的路途上,“江口度”也沒少被提及。

        而如今,締造了江口度的現任江口市長沐山卻安靜的在江口口岸沉默的等待着。他等待着從香江歸來的兩個人。這兩個人帶給了他乎他想像的支持。

        這樣的支持,沐山認為值得自己親自從市政府辦公室的繁忙工作中抽身出來。親自來到口岸,将這兩人迎接回來。因為他們帶給自己的,實在是太過重要了。

        上午十點,關口的閘門緩緩打開。卻見人流從那閘口中成群成群的通過,沐山卻隻是安靜的站着沒有任何動作。也沒有打攪任何人。身邊随行的隻有一位秘書。

        “哈哈哈……沐山叔叔,勞您大駕!竟然還親自來迎接我們了,愧不敢當、愧不敢當啊!”梁三平他們走出閘口,就看到了在閘口外等待的沐山。

        譚煜同時也看到了沐山,卻見他笑着和梁三平一同上前給沐山見禮。沐山無比開心的笑着和兩人握手:“辛苦你們了!我代表江口的所有老百姓、所有的同志們,感謝你們!”

        “不敢!不敢!都是份内之事,何以敢接受您的感謝啊……”卻見譚煜握着沐山的手,連聲直道不敢。他也是完全沒有想到,沐山竟然會親自來迎接他。

        “走走走……咱們先好好的吃上一頓再說!”卻見沐山哈哈一笑。拉着梁三平和譚煜便道:“雖然咱們江口沒有香江繁華,可這裡的盆菜還是能吃上一吃的!”

        說完話,沐山直接拉上兩人就登上了自己的汽車。沐山雖然現在是江口的最高領導,可他的座駕也沒有好到哪裡去。就是一輛普通的老式嘎斯車而已。

        拉着倆人在車上坐定,沐山便開始詢問起這次他們的香江之行。說到了香江隻行,譚煜不由得感慨萬千。從前他去香江,幾乎都是走馬觀花。

        這次,算是真正的接觸到了香江商業圈了。利佳成、船皇、郭穎東……等等香江的大豪們。好好的給他上了一課什麼叫做資本商業社會。

        見沐山問起,譚煜也便将自己在香江的見聞全都給沐山說了一遍。這其中也包括了他的一些想法和看法。還有對于合作方面的見解。

        譚煜說着,梁三平自然不會插口。而沐山則是極為仔細的聆聽着譚煜的表述,不時的拿出本子來記錄些什麼。甚至有時會讓譚煜停下來對某個問題進入深入的剖析。

        車子一路開到了江口如今中心區域的一處小飯店裡,這個飯店是少數江口本地人開的。裡面最為特色的,便是江口著名的盆菜。

        沐山帶着譚煜和梁三平坐下後,便由秘書前去點菜。而他則是繼續興緻勃勃的和譚煜聊着關于香江商業圈子的話題。尤其是有關于這次投資的。

        “……這次投資不是一家香江公司在運作,而是過三十家香江的大型集團一同出資來運作此事。”譚煜對着沐山肅然的道:“當然,這麼大的投資。他們也不會一下子就确認下來。”

        “他們現在正在組建一支考察團隊,這支團隊将會在一周後前來江口。并一路考察至羊城,一方面是核算投資金額。另一方面則是考察這個項目是否有投資價值。”

        沐山聞言不由得點頭。這也是應當的。畢竟這可是十億美元以上的項目呢,人家要是随口就答應了沐山還覺得不放心。反而是真的派人前來考察,沐山還比較放心些。

        “我們這邊要做的,就是提前準備好資料。和和公司的資料,我們也需要給他們準備好。到時候他們一邊考察,會一邊調閱。之後他們返回香江做一個彙報,如會沒有問題的話他們就會盡快的在香江成立一家投資公司,并和我們簽訂意向書。”

        沐山聽到這裡,總算是深深的松了口氣。關于從江口到羊城的道路,現在已經成為了他的一塊心病了。國家沒有錢投資,而江口現在自己在展也拿不出那麼多錢來。

        自從梁三平提出引資修路後,他就一直在向上反映此事。可惜的是,卻擱淺了。好在譚煜終于将此事的工作做通,上面至少給了江口這個機會。

        得知譚煜他們要去香江考察,沐山比譚煜自己還要緊張、還要興奮。這位老人,幾乎是把自己半生的心血都鋪在了江口上,隻希望江口的展能夠給國家走出一條不一樣的路子。

        至少目前來說,沐山做的很成功。雖然有些波折,有很多非議。但至少他做出來了,而且帝都方面也對于他的工作,極為肯定。

        也正是因為江口和江浙地區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所以上面才會對引資修路這塊,有了松動。也才有了譚煜順利的得到了同意可以修路。

        “老譚啊……這次真是辛苦你們了!”沐山看着酒端上來,按住了譚煜親自起身給他和梁三平各斟了一杯酒:“來!我敬你們一杯,謝謝你們為了江口的努力!”

        譚煜見狀,不由得站起來端起了酒杯。而梁三平端起酒杯,卻有些臉紅。要知道,他開始的想法可是為瓊島修路來着。陰差陽錯的,就轉到了江口這邊來了。

        當然,現在的這個結果他也是滿意的。江口要是修建起來了,那麼瓊島那邊的話自然更加容易通過了。梁三平自己和香江方面有着很多的合作。

        香江方面也曾考察過瓊島的旅遊情況,如果道路交通完成的話。那麼瓊島的旅遊,事實上還是不錯的。所以,江口要是成功了下一步瓊島進行就好多了。

        畢竟有了一個成功的先例以後,下一個要進行就容易多了。而且瓊島現在還在粵北的管轄之下,并且地方不大有問題也可以及時處理。

        相信如果江口成功了,上面不介意多一個地方進行試驗。最終會進行數據的彙總,分析利弊得失,看看是否要在内地也推廣開來。

        事實上,後來内地從九十年代開始很多地方修路道路都開始引進了這種模式。而這種模式也讓地方政府更為接受。波t模式,對于投資方和建築方都很有保障。

        隻要大家互相之間計算收益沒有什麼問題,那麼合作成功則是必然之事。後世國内的波t項目,也成行了不少。甚至都開始引入本土資本,進行波t項目。

        而國内後來展開的項目,不僅僅限于道路修築。甚至還包括了污水處理、新能源、市政基礎設施建、保障房、經濟适用房建設、工業園區基礎建設……等等項目。

        一些缺乏資金展的地區,不斷的向着大資本展示自己的資源或地理優勢。然後達成和對方共赢的波t模式,尋求更高的經濟展。

        “沐山叔,這次是咱們江口的一個巨大的機會。如果展起來的話,我個人的建議是在合适的情況之下,盡量的利用外來資本推動江口的全面展!”

        卻見梁三平對着沐山道:“江口現在的資金還不寬裕,咱們國家的資金也不寬裕。但香江的商人們卻有着及其之雄厚的資本,借助他們的資本來開我們自己。這很劃算啊!”

        沐山聞言眼前一亮,随即對着秘書道:“小陳,你今天晚上辛苦點兒。找些國外的波t資料回來給我看,我們在一周之内調研一下咱們江口有什麼項目時候做波t的!”

        看起來,沐山是被梁三平說動了。他也希望江口能夠得到快的展,無奈的是現在資金有限。那麼引入波t無疑是最好的一種方式。(未完待續!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