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見丈母娘見出來的新項目(上)
梁三平現在并不知道自己的報告,讓葉建文和廖斌陷入了沉悶中。他現在正笑着在自己的丈母娘家裡喝茶,看着丈母娘欣賞的看着自己。
梁三平便心生感慨。丈母娘楊雲現在還沒有如後世一般白蒼蒼,此時不過是近五十歲的她依然有着一頭青絲。但臉龐卻因為家庭的操勞,而漸顯皺紋。
“小梁,來來來……坐下!到了這裡,就跟到了自己家一樣。不要客氣啊!”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滿意。這話真是不假,楊雲現在看着梁三平就是這感覺。
越看越是滿意,這小夥子笑起來很溫潤哪裡有外面那些人瞎說的那樣兇神惡煞的?!而且人也禮貌,進門了知道先和自己打招呼。
這樣的年輕人現在不多了,而且人家坐下來老老實實的。隻是溫潤的微笑,其他的沒有多餘的動作。沉穩!這就是楊雲對梁三平的第一印象。
“阿姨,麻煩您了。有我可以幫忙的麼?!”梁三平站起來對着楊雲欠了欠身子,問道。而楊雲聞言笑着擺了擺手。
“哪裡用你來幹活?!你個大男人,在這裡喝茶就好。和小鳳多聊聊,那些飯菜我一個人就可以了。”卻見楊雲笑眯眯的去忙活了,而在邊上坐着的李鳳則是面色潮紅的看着自己。
門外叽叽喳喳的傳來一陣聲響,梁三平微微一笑卻是沒有看過去。他知道這是李鳳的三個妹妹和一個弟弟呢。
李鳳的家境并非很好,雖然是雙職工家庭。但要負擔着五個孩子的吃喝上學,這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啊!但李鳳他們卻從來沒有穿過補丁的衣服,從來沒有少了飯食也不會欠學費。
這都是楊雲和她的丈夫,一拳一腳給打出來的。他們咬着牙,從來沒有和任何人借過一分錢。硬是靠着自己,和這些懂事兒的孩子們把這個家支撐起來了。
“三姐,那就是姐夫麼?!”小妹李珍好奇的看着客廳裡的梁三平,對着自己的三姐問道。而二姐李清則是撇了撇嘴。道:“肯定是啊!不然大姐怎麼會陪着他在那裡坐着?!”
梁三平聽到了這些話隻是笑了笑。這些都還是些孩子,哪怕是他們的大姐也不過是還沒滿十八歲的孩子。誠然,現在梁三平自己的年紀也不大。
但他的心理年齡,卻是比之這些孩子加起來都蒼老。而李鳳在聽見弟弟妹妹們的議論後,不由得臉色更加的绯紅。狠狠的瞪了一眼門外,頓時弟弟妹妹們都做鳥獸散了。
她這個大姐的威嚴還是在的,家裡的孩子們都是以她為尊。得罪了大姐頭。那是要挨收拾的。這可沒二話。現在大姐都有些生氣了,他們自然得趕緊躲開。
“三平,你可别生氣。他們都還是孩子,不太懂事兒……”李鳳看到梁三平看着自己,不由得低下頭來糯糯的對着梁三平道:“你這多擔待一下,他們沒有惡意……”
“我擔待什麼?!都是孩子。說話随意些很正常啊!”梁三平笑着對李鳳道:“再說了,他們也沒有說什麼過份的話嘛!好奇自己的姐夫什麼樣子,這不是很正常麼?!”
李鳳紅着臉沒有說話,而這時候在外面幹活兒的李亭邦回來了。梁三平趕緊站起來打招呼,而李亭邦則是點了點頭笑着說聲來啦。然後便坐下了。
李鳳見父親回來了,不由得長長的舒了口氣。父親在這裡至少不會顯得那麼的尴尬,平時自己雖然有和梁三平獨處的時候。
但那都是在外面散步。像是這樣的在家裡兩個人獨處的機會根本就沒有多少。更别說還有一群的弟弟妹妹在門外看着了,這更叫李鳳覺得很是不自然。
“爸,我去幫一下媽媽做菜。你和……先坐着。”李亭邦笑眯眯的看着女兒竟然在自己面前,連梁三平的名字都喊不出。笑眯眯的道:“去吧!去吧!多做幾個菜,把雞蛋都炒了。今天我和三平好好的喝一個,我都沒去過帝都呢!到時候聽三平說說帝都是啥樣的。”
李鳳點了點頭,轉身就跑下去了。而躲在門外的弟弟妹妹們見姐姐咬牙切齒的出來了,呼啦一下全跑散了。李鳳瞪着這些弟弟妹妹們的背影。無奈的去廚房幫自己的媽媽楊雲去了。
李鳳的家裡并不富裕,所以陳設也是很簡單。不大的三角瓦房裡,是一套李亭邦和楊雲結婚時候請戰友幫忙打的床。一套組合櫃。
組合櫃後面,則是一條長沙。這長沙放下來,便是一張沙床。客人來了,可以在這裡休息。而平時,收起來這就是一張沙。
在沙前面的則是一張大木頭桌子。下面是岔開的四個腳。這既是客人來的時候的茶幾,也是吃飯時候的飯桌。
走出了這既是客廳又是房間、卧房的前廳就是個大家共用的天井。互相隔壁都能見到。而天井後面的便是廚房。
燒着柴火的竈台,上面架着大鍋。這是這時候農場人家經常可以見到的三聯竈台,一個用來燒飯。一個用來炒菜。一個最大的則是用來燒水洗澡。
當然,也燒水裝在暖水壺裡。平時自己喝,來了客人也泡茶。這時候茶可也是奢侈品,大夥兒家裡都有那麼些但平日都舍不得喝。
李亭邦等人哪怕是出去幹活兒,很多時候也都是裝着白水。偶爾為了犒賞自己,頂天也是抓那麼一丁點兒丢到鐵水壺裡帶着去喝。
隻有客人來了,他們才會拿出來泡了給客人喝。細細的品着茶,梁三平不得不感歎這個時候茶的醇厚。比後來那些用農藥化肥灌溉出來的茶可是強了太多了。
喝着茶,梁三平的腦子忽然閃過一絲靈光!自己總是挂念着蔬菜,卻忘記了亞洲地區特别是曾經受到了中國極大影響的日本、韓國等國家的一個巨大消費産品——茶!
根據統計,在2oo6年的時候日本的全國茶葉消費量為13萬噸以上。人均茶葉消費量,為11oo多克。而日本由于本身耕地有限,所以茶葉的産量也不甚高。
在日本本國内茶葉的産量,不過是9.18萬噸。剩餘的數萬噸,全都需要進口來滿足。
而鮮為人知的是,除去日本之外美國也曾經是中國茶葉的最大進口國之一。
1777年,美國正在和英國打仗,有人在樹林的地窖裡現了一些藏茶,當即寫信給華盛頓怎麼處置這些茶葉。
而恰巧華盛頓本人也是一位飲茶愛好者,他回信時寫到,“将它運到司令部來給軍隊用”,這些貴重的茶葉将按軍職人員的級别予以分配。
當初随行到中國的大班山茂召才29歲,1786年被任命為美國駐廣州領事。他在“皇後号”航之後,三次來到中國。
根據他的觀察,他建議美國人主要從事茶葉貿易,“美國人不能沒有茶葉,而且茶葉的消費必将随着國内人口的增長而增長”。
從1785年到1895年,茶葉是中美貿易中最大宗的買賣。1784年,“皇後号”不過是運了3ooo多擔茶葉,到到1799年,數量增加了1o倍,到33769擔。
而到了1833年的時候雙方的茶葉交易高達1o萬擔,1836年又翻了一番,達2o萬擔。此後幾十年中,美國從中國輸出的茶葉比重都過總貨物的6o%以上,有些時候達到9o%!
但在19o4年後,美國人明了袋泡茶之後,中國泡茶成了美國人口中的老古董,“中國茶三字已為稽古之字”。
而随着時間的推移,雖然現在美國還是中國茶葉出口的第二大國,但其消費茶葉人群的比例大不如前。美國人現在不再喜歡泡茶、倒茶葉。他們更喜歡茶包,喜歡咖啡或者可樂。
即使是一些喝茶的人群,也受到了英國飲茶習慣的影響。習慣性的往茶裡添加冰塊、牛奶和糖。不願沖泡茶葉、倒茶渣。
“三平,你在想什麼呢?!”李亭邦見得好好的聊着,梁三平就不吱聲的不由得開口問道。而梁三平這時候才回過神來,卻見他笑着對李亭邦道。
“沒啥,我隻是想這茶。”梁三平喝着茶,腦子卻在飛的旋轉着。他可沒有忘記,在2oo4年的時候羊城品評“觀音王”。
其中,當時品質公認為最好的三大觀音王中的第三号拍品潤香型鐵觀音王,卻被當時在場的日本的米倉以每5oo克/3ooo元人民币的天價,拍走!此事在當時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這一年,中國最為達的魔都最低工資規定為69o元人民币。也就是說,拿着最低工資的人群,這五百克的茶葉便相當于他們幹四個多月!
“這茶有什麼好想的?!”卻見李亭邦笑着對梁三平道:“這就是農墾在自治州州府那裡的茶園生産的嘛!”
“咱這茶還拿過不少獎項呢,喝起來肯定是不錯的。”李亭邦笑着對梁三平道:“回老家的時候,我都帶上一些送人。老家還有人專門電報讓我寄點兒回去給他們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