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節
廖世美
好事近 夕景
落日水熔金①,天淡暮煙凝碧。樓上誰家紅袖②,靠闌幹無力。 鴛鴦相對浴紅衣③。短棹④弄長笛。驚起一雙飛去,聽波聲拍拍。;
【作者簡介】;
廖世美生平事迹不詳。黃昇《花庵詞選》錄他的詞兩首。;
【注釋】;
①熔金:形容落日照在水裡燦爛的顔色。;
②紅袖:指女子。;
③紅衣:狀鴛鴦彩羽。;
④短棹:指代小舟,此指舟中之人。;
【評解】;
這是一首豔詞。詞中出現兩人,一為憑欄女子,一為舟中弄笛人。不圖吹箫引鳳,卻驚鴛鴦飛去。不言他鳥,單言鴛鴦,其微旨可見。;
燭影搖紅
題安陸①浮雲樓
霭霭春空,畫樓森聳淩雲諸。紫薇②登覽最關情,絕妙誇能賦。惆怅相思遲暮,記當日、朱闌共語。塞鴻難問,岸柳何窮,别愁紛絮。 催促年光,舊來流水知何處?斷腸何必更殘陽,極目傷平楚。晚霁波聲帶雨③,悄無人舟橫野渡。數峰江上,芳草天涯,參差煙樹。;
【注釋】;
①安陸:今湖北安陸縣。;
②紫薇:星名,位于北鬥東北。;
③帶雨:韋應物詩:“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評解】;
這首詞通過春日晚景的描寫,抒發離别相思之情。上片寫春日登樓的所見所感。春空霭霭,畫樓入雲。登高懷遠,往事曆曆,相思之情,不能自已。下片寫眼前景色。波聲帶雨,野渡無人。極目遠望,惟見“數峰江上,芳草天涯,參差煙樹” 全詞意境幽美,情景交融,婉曲新巧,詞雅情深。;
【集評】;
況周頤《蕙風詞話》:“塞鴻難問,岸柳何窮,别愁紛絮。”神來之筆,即已佳矣。換頭雲:“催促年光,舊來流水知何處?斷腸何必更殘陽,極目傷平楚。晚霁波聲帶雨,悄無人舟橫野渡。”語淡而情深,令子野、太虛輩為之,容或未必能到。此等詞一再吟誦,辄沁人心脾,畢生不能忘。《花庵絕妙詞選》中,真能不愧“絕妙”二字,如世美之作,殊不多觏。;
向 鎬
如夢令
野店幾杯空酒,醉裡兩眉長皺,已是不成眠,那更酒醒時候,知否,知否?直是為他消瘦。;
【作者簡介】;
向鎬字豐之,生平不詳。河内(河南沁陽)人。元和江标靈鹣閣本作向滈。其《喜樂詞》,有江氏本,有王鵬運《四印齋彙刻宋元三十一家詞》本。他的詞以自然為勝,多用俗語入句。;
【評解】;
這首小令寫别後的綿綿相思。分别之後,旅居野店,思鄉懷人之情,不能自已。空酒幾杯,未能消愁。醉裡尚且雙眉緊皺,更那堪酒醒時候!全詞輕柔雅麗,語淺情深。;
李 祁
點绛唇
樓下清歌,水流歌斷春風暮。夢雲煙樹,依約江南路。;
碧水黃沙,夢到尋梅處。花無數,問花無語,明月随人去。;
【作者簡介】;
李祁,字蕭遠,雍丘(今河南杞縣)人。生卒年均不詳。登進士,官至尚書郎。宋徽宗宣和年間,責監漢陽酒稅。工詩詞。其詞婉約清麗,勝處不減少遊。所作見《樂府雅詞》。;
【評解】;
這首詞明寫春景,暗抒離情。上片寫眼前景色。水流歌斷,春風又暮,從而引起往事的懷念。下片寫夢境。碧水黃沙,梅花無數,而月随人去,花自無語。全詞抒情委婉,含蓄蘊藉,幽美清雅,饒有韻緻。;
【集評】;
薛砺若《宋詞通論》:其《點绛唇》詞,婉約清麗,勝處不減少遊。;
蔣子雲
好事近
葉暗乳鴉啼,風定亂紅猶落。蝴蝶不随春去,入薰風池閣。 休歌金縷勸金巵②,酒病煞③如昨。簾卷日長人靜,任楊花飄泊。;
【作者簡介】;
蔣子雲字元龍。生平不詳。工詩詞。其《好事近》一阕,頗短倩有緻。;
【注釋】;
①亂紅:殘存的花朵。;
②金巵:金杯。這裡指酒。;
③煞:很、極。;
【評解】;
這首詞着意寫景,以抒閑情。上片描寫初夏景色;下片抒發閑雅之情。乳鴉、亂紅、薰風、長日、楊花,皆初夏景象,錯綜寫來,風光迷麗。篇中不露一“夏”字而有夏感,惟以景鋪寫;偏提一“春”字而無春意,隻以春作反襯。春去而夏來也。暗示得妙。卷簾人靜,待酒澆愁,可酒病如昨,自無歌勸之必要,充分表現了百無聊賴的閑愁。“蝴蝶”句雖屬實寫,或有所指,卻寫得閑淡蘊藉,耐人尋味。;
【集評】;
俞陛雲《唐五代兩宋詞選釋》:當春盡花飛,依然病酒,而絕不作傷春語,如誦淵明詩,氣靜神恬,令人意遠。;
沈會宗
菩薩蠻
落花迤逦①層陰少,青梅競弄枝頭小。紅色雨和煙②,行人江那邊。 好花都過了,滿地空芳草。落日醉醒問,一春無此寒。;
【作者簡介】;
沈會宗字文伯。生平不詳。工詩詞,詞集有趙氏《校輯宋金元人詞》本,名《沈文伯詞》一卷。;
【注釋】;
①迤逦:曲折連綿。;
②紅色雨和煙:形容落花在夕陽輝映中的景色。;
【評解】;
這首詞着意描寫暮春景色。落紅如雨,青梅似豆。斜陽夕照,遍地芳草。而醉醒之間,“好花都過”,春光已暮。全詞通過景物的描繪,委婉含蓄地抒寫詩人的惜春情懷。清新和婉,平易自然。;
楊無咎
生查子
秋來愁更深,黛拂雙娥①淺。翠袖怯天寒,修竹蕭蕭晚。 此意有誰知,恨與孤鴻遠。小立背西風,又是重門掩。;
【作者簡介】;
楊無咎字補之,清江(屬江西)人。高宗累征不起,自号清夷長者。其《逃禅詞》,有《宋六十家詞》本。他的詞正如他的人品,高潔清幽,不沾塵俗。;
【注釋】;
①雙蛾:即雙眉。;
【評解】;
這首詞上片寫景,景中蘊情。翠袖天寒,修竹蕭蕭,秋色滿眼,添人愁思。下片抒情。背立西風,又掩重門。此時心情,有誰得知!全詞清疏雅潔,委婉含蓄,抒情細膩,思緒綿綿,餘意不盡。;
柳梢青
茅舍疏籬,半飄殘雪。斜卧低枝,可更相宜?煙籠修竹,月在寒溪。 甯甯伫立移時①,判瘦損無妨為伊,誰賦才情,畫成幽思,寫入新詩。;
【注釋】;
①甯甯:甯靜之意。 移時:謂少頃。;
【評解】;
這首詠畫詞,梅花與人融為一體。既寫梅花的精神,也表現了詩人的情操。意境幽美,用語工妙,含蓄蘊藉,構思新穎,耐人尋味。;
【集評】;
俞陛雲《唐五代兩宋詞選釋》:畫梅始于五代,皆著色而俪以禽鳥。;
至逃禅翁,始以水墨作花,遂雅逸出群,世稱江西墨梅,至今片紙兼金,為畫苑秘寶。遺詞一卷,選家多未登錄。其綿麗工煉,則頗似夢窗。;
範成大
秦樓月
浮雲集,輕雷隐隐初驚蟄,初驚蟄。鹁鸠①鳴怒,綠楊風急。 玉爐煙重香羅浥②。拂牆濃杏燕支③濕。;
燕支濕,花梢缺處,畫樓人立。;
【作者簡介】;
範成大,字緻能,号石湖居士,吳郡(蘇州市)人。孝宗時出使金國,表現出不畏強暴的凜然氣節。官至參知政事。他是南宋著名詩人之一。他的詞,所涉及的生活面不及詩歌廣闊;文字精美,音節諧婉,與婉約派一脈相通。有《石湖集》。;
【注釋】;
①鹁鸠:亦稱鹁鸪,天将雨,其鳴甚急。;
②浥:濕潤。;
③燕支:一種可作胭脂的花。;
【評解】;
時屆驚蟄,雷聲隐隐,綠楊随風,濃杏拂牆,燕支重色,處處呈現出春日景色。詞末點出“花梢缺處,畫樓人立”,頓使景中有人,意境全活。全詞抒情含蓄,幽雅和婉。;
【集評】;
薛砺若《宋詞通論》:石湖為南宋大詩人之一。其詩極清疏有緻,詞亦如之。;
秦樓月
樓陰缺①,欄于影卧②東廂月。東廂月,一天③風露,杏花如雪。 隔煙催漏金虬④咽。羅帏黯淡燈花結。燈花結,片時春夢,江南天闊。;
【注釋】;
①樓陰缺:高樓被樹蔭遮蔽,隻露出未被遮住的一角。;
②欄幹影卧:由于高樓東廂未被樹蔭所蔽,因此當月照東廂時,欄幹的影子就卧倒地上。;
③一天:滿天。;
④金虬(qiú):即銅龍,指計時的漏器上所裝的銅制龍頭。;
【評解】;
這首詞着重描繪春日晚景,以抒愁情。上片寫室外景色。;
月照東廂,欄幹影斜。風露滿天,杏花似雪。下片抒寫懷人的幽思。羅帏暗淡,金漏聲咽,夢境雖好,而片時相會,離愁苦多。全詞委婉含蓄,清疏雅潔。;
【集評】;
俞陛雲《唐五代兩宋詞選釋》:上阕言室外之景,月斜花影,境極幽俏。;
下阕言室内之人,燈昏欹枕,夢更迷茫,善用空靈之筆,不言愁而愁随夢遠矣。;
唐圭璋《唐宋詞選注》:“片時春夢”,是說夢中相會,好景苦短。;
“江南路遙”則指故鄉路遠,離愁偏多。;
鄭文焯《絕妙好詞校錄》:範石湖《憶秦娥》“片時春夢,江南天闊”,乃用岑嘉州“枕上片時春夢中,行盡江南數千裡”詩意,蓋櫽括餘例也。;
眼兒媚
萍鄉道中乍晴,卧輿中困甚,小憩柳塘酣酣①日腳紫煙浮,妍暖試輕裘。困人天色,醉人花氣,午夢扶頭②。 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縠紋愁。溶溶洩洩③,東風無力,欲皺還休。;
【注釋】;
①酣酣:暖意。;
②扶頭:酒名。;
③溶溶洩洩:蕩漾貌。;
【評解】;
這首詞通過春景的描繪,抒寫人物的内心感受。上片寫景。春雨如酥,乍晴驟暖,困人天氣,花氣襲人。下片通過比喻,抒寫人物心情。“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縠紋愁”,又以“欲皺還休”作結。構思新巧,情韻悠長。全詞融情于景,細膩柔和,工巧精美。;
【集評】;
沈際飛《草堂詩餘别集》:此詞字字軟溫,着其氣息即醉。;
許昂霄《詞綜偶評》:換頭“春慵”緊接“困”字、“醉”字來,細極。;
王闿運《湘绮樓詞選》:自然移情,不可言說,绮語中仙語也。;
俞陛雲《唐五代兩宋詞選釋》:上阕“午夢扶頭”句領起下文。以下五句借東風皺水,極力寫出春慵,筆意深透,可謂入木三分。;
趙 鼎
點绛唇
香冷金猊①,夢回鴛帳餘香嫩;更無人問,一枕江南恨! 消瘦休文,頓覺春衫襯。清明近,杏花吹盡。薄暮東風緊。;
【作者簡介】;
趙鼎字元鎮,号得全居士,解州聞喜(今屬山西)人。生于宋神宗元豐八年。徽宗崇甯五年進士。元鎮為宋代名臣,官至櫃位。因與秦桧政見不合,被貶嶺南,憂憤國事,不食而死。可見其氣節人品。他的詞多河山故主之思,音節雖婉柔,而意緒則甚凄楚。有《得全居士詞》一卷。;
【注釋】;
①金猊:香爐的一種。其形似獅。;
【評解】;
這首詞寫春景,抒離恨。上片寫室内情景。香冷金猊,夢回鴛帳,離恨一枕,悄無人問。下片寫室外景色。清明節近,杏花随風,薄暮來臨,東風漸緊。全詞通過景物描寫,曲折含蓄地表露了春愁與離恨。委婉柔媚,意境幽美。;
張元幹
踏莎行
芳草平沙①,斜陽遠樹。無情桃葉江頭渡。醉來扶上木蘭舟,将②愁不去将人去。 薄劣東風,夭斜飛絮。明朝重覓吹笙路。碧雲香雨小樓空,春光已到消魂處。;
【作者簡介】;
張元幹字仲宗,号蘆川居士,又号真隐山人,福建永福縣人。北宋末年之太學生。曾積極贊助李綱抗金。高宗時,因作詞送主戰派李綱、胡铨,遣秦桧迫害,下獄削籍。著有《蘆川詞》,詞風多樣。;
【注釋】;
①平沙:曠野。;
②将:送。;
【評解】;
這是一首暮春送别詞。上片寫江頭送别情景。扶醉登舟,人去之後,隻有“愁”留了下來。下片寫别後情景。落花飛絮,東風薄劣。春光将盡,人去樓空。全詞凄婉纏綿,餘意不盡。;
【集評】;
薛砺若《宋詞通論》:此詞以明暢之筆,寫凄婉之思,其風神又宛似永叔、少遊矣。;
浣溪沙
山繞平湖波撼城①,湖光倒影浸山青,水晶簾下欲三更。 霧柳暗時雲度月,露荷翻處水流螢②,蕭蕭③散發到天明。;
【注釋】;
①波撼城:孟浩然《臨洞庭》詩:“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
②水流螢:月下荷葉露珠閃光,晶瑩如螢火。;
③蕭蕭:疏散貌。;
【評解】;
夏夜靜谧,散發納涼,湖光山色,極堪賞玩。詞人于水晶簾下觀賞既久,乃從四周靜境中看出動勢。覺湖波之撼城,察山影之浸湖;雲遮月則柳暗如霧,荷翻露則細光如螢。靜谧世界中變化紛呈,在在醒心娛目。此詞佳處即在表達此種靜中之動。“霧柳”一聯,尤為俊美傳神。;
【集評】;
毛晉《蘆川詞跋》:蘆川詞,人稱其長于悲憤。及讀《花庵》、《草堂》所選,又極妩秀之緻,真堪與片玉、白石并垂不朽。;
黃公度
菩薩蠻
眉端早識愁滋味,嬌羞未解論心事。試問憶人不?無言但點頭。 喚人歸不早,故把金杯惱。醉看舞時腰,還如舊日嬌。;
【作者簡介】;
黃公度字師憲,莆田(屬福建)人。宋高宗紹興八年進士第一,時年已48。簽書平海軍節度判官,累仕考功員外郎。著有《知稼翁詞》,有毛晉《宋六十家詞》本。;
【評解】;
這首詞生動地表現了對人的懷念。眉間心上,凝聚着愁情。“無言但點頭”、“還如舊日嬌”,把相思相憶時的情态,刻畫得細緻入微。全詞含蓄蘊藉,婉麗工巧。;
【集評】;
《詞林紀事》:洪景盧雲,宛轉清麗,讀者咀嚼于齒頰而不能已。;
《詞林紀事》:曾豐雲,清而不激,和而不流。;
薛砺若《宋詞通論》:黃公度有兩個女侍,一曰倩倩,一曰盼盼。;
在五羊時嘗命出以侑酒。故晚年曾作《菩薩蠻》一阕。其婉麗處頗近永叔、少遊矣。;
陸 遊
采桑子
寶钗樓上妝梳晚,懶上秋千。閑撥沉煙,金縷衣寬睡髻偏。 鱗鴻①不寄遼東②信,又是經年。彈淚花前,愁入春風十四弦。;
【作者簡介】;
陸遊字務觀,自号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生于宋徽宗宣和七年。範成大帥蜀,遊為參議官,因愛蜀中風土,故題其生平所作之詩為《劍南詩稿》,他是南宋著名愛國詩人、中國文學史上的大詩人。詞作雖不多,但風格多樣,既有充滿愛國激情的豪放之作,又有婉麗飄逸、感情深摯的詞篇。著有《陸放翁全集》。;
【注釋】;
①鱗鴻:這裡泛指傳遞書信。;
②遼東:古代郡名。這裡泛指邊遠地區。;
【評解】;
這首春愁詞,着意寫人。上片描寫人物情态。梳妝慵晚,懶上秋千,花冠不整,衣寬髻偏。下片抒寫相思與離情。原來情緒不佳是因為遊人未歸,而且又經年沒有書信。因而花前彈淚,相思不已。“愁入春風十四弦”,思緒纏綿,情韻無限。寫出了相思相愛之深。全詞抒情細膩,含蓄凄婉。;
【集評】;
俞陛雲《唐五代兩宋詞選釋》:放翁詞多放筆為直幹。此詞獨頓挫含蓄,從彼美一面着想,不涉歡愁迹象,而含凄無限,結句尤餘韻悠然,集中所稀有也。;
朝中措 梅
幽姿不入少年場。無語隻凄涼。一個飄零身世,十分冷淡心腸。 江頭月底,新詩舊夢,孤恨清香。;
任是春風不管,也曾先識東皇①。;
【注釋】;
①東皇:司春之神。;
【評解】;
這首詠梅詞,雖通篇不見“梅”字,卻處處抓住梅花的特點着意描寫。作者運用拟人化手法,借梅花以自喻。梅花與人熔為一體,把自己的身世之感,含蘊其中,寄托遙深。全詞寓意深婉含蓄,餘味悠長。;
【集評】;
俞陛雲《唐五代兩宋詞選釋》:首二句詠花而見本意,餘皆借梅自喻,飄零孤恨,其冷淡絕似寒梅。但梅花雖未逮秾春,而東皇先識,勝于百花,盡有江上芙蓉,一生未見春風者。放翁受知于孝宗,褒其多聞力學,授樞密院編修。雖出知外州,書生遭際,勝于槁項牖下多矣。;
故其結句自傷亦以自慰也。;
浣溪沙 和無咎①韻
漫向②寒爐醉玉瓶,喚君同賞小窗明。夕陽吹角最關情。 忙日苦多閑日少,新愁常續舊愁生。客中無伴怕君行。;
【注釋】;
①無咎:韓元吉,字無咎。南宋著名詩人。;
②漫向:一本作“懶向”。;
【評解】;
陸遊通判鎮江時,韓無咎從江西來鏡江探母。陸遊與其盤桓兩月。這首《浣溪沙》即作于此時。上片表現了二人友情的深摯。下片寫客中送客,表現了作者的孤寂心情。全詞抒情委婉,真摯感人。;
【集評】;
俞陛雲《唐五代兩宋詞選釋》:首二句委婉有緻。“夕陽”句于閑處寫情,意境并到。“忙日”、“新愁”二句真率有唐人詩格。結句乃客中送客,人人意中所難堪者,作者獨能道出之,殆無咎将有遠行也。;
朝中措
怕歌愁舞懶逢迎,妝晚托春酲①。總是向人深處,當時枉道無情。 關心近日,啼紅密訴,剪綠深盟,杏館花陰恨淺,畫堂銀燭嫌明。;
【注釋】;
①春酲:春日病酒。酲:病酒,謂經宿飲酒,故曰酲。;
【評解】;
陸遊在蜀期間,曾寫作《朝中措》詠梅詞三首,此為其中之一。詞人以拟人化手法,抒寫梅花因不喜歌舞逢迎,而被視為“無情”。下片寫近日啼紅剪綠,百花競豔,莺歌燕舞,春滿人間。全詞清雅含蓄,委婉多情。亦梅亦人,寄喻殊深。;
月上海棠
斜陽廢苑朱門閉。吊興亡、遺恨淚痕裡。淡淡官梅,也依然、點酥①剪水。凝愁處,似憶宣華②舊事。;
行人别有凄涼意。折幽香、誰與寄千裡。伫立江臯,杳難逢、隴頭歸騎。音塵遠,楚天③危樓獨倚。;
【注釋】;
①點酥:喻美目。;
②宣華:蜀王舊苑。;
③楚天:古時長江中下遊一帶屬楚,故用以泛指南方的天空。;
【評解】;
這首詞,作者借官梅的“凝愁憶舊”,抒寫自己對成都蜀王舊苑的憑吊。上片從舊苑梅花而引起懷古之情。下片因梅而憶人。“折幽香、誰與寄千裡”,表現了詩人“别有凄涼意”。全詞凄恻哀婉,幽雅含蓄。;
【集評】;
俞陛雲《唐五代兩宋詞選釋》:詞為成都蜀王舊苑而作。中有古梅二百餘本。不言過客之憑吊興亡,而凝愁憶舊,托諸宮梅,詞境便覺靈秀。下阕因梅花而憶遠人,與本題懷古,全不相屬。故轉頭處用“别有凄涼意”之句以申明之,以下即暢發己意矣。蜀王故苑,放翁入蜀時,老木頹垣,尚存殘狀。餘于光緒間入蜀,過成都城外昭覺寺,即詞中宣華苑故址,摩诃之池,迎仙之觀,及古梅百本,遺迹全消,所餘者惟柱礎輪困,散卧于茂林芳草間。詞中所謂憑吊朱門斜日,又隔悠悠千載矣。蜀中燕王故宮,海棠極盛,為成都第一。放翁猶及見之,賦《柳梢青》一首,不及此詞之佳。;
南鄉子
歸夢寄吳樯①,水驿②江程去路長。想見芳洲初系纜,斜陽,煙樹參差認武昌。 愁鬓點新霜③,曾是朝衣染禦香。重到故鄉交舊少,凄涼,卻恐他鄉勝故鄉。;
【注釋】;
①吳:泛指南方。 樯:桅杆。泛指舟船。;
②驿:古時傳送文書者休息、換馬的處所。這裡泛指行程。;
③霜:這裡指白發。;
【評解】;
這首詞是陸遊奉調入京、即将離開成都時的作品。既寫出對故鄉的懷念,又流露了對成都的無限留戀。上片是想見歸途中的情景。水驿江程,芳洲系纜。斜陽夕照,煙樹參差。;
下片推想重返故鄉的境況。愁鬓點霜,故交零落,凄涼況味,反覺不如他鄉矣。心理刻畫,細緻入微。全詞意境幽美,景色如畫。委婉清麗,含凄無限。;
【集評】;
俞陛雲《唐五代兩宋詞選釋》:入手處僅寫舟行,已含有客中愁思。;
“料陽”二句秀逸入畫。繼言滿拟以還鄉之樂,償戀阙之懷,而門巷依然,故交零落,轉不若寂寞他鄉,尚無睹物懷人之感,乃透進一層寫法。;
陳 亮
水龍吟 春恨
鬧紅①深處層樓,畫簾半卷東風軟。春歸翠陌,平莎茸嫩②,垂楊金淺。遲日③催花,淡雲閣雨④,輕寒輕暖。恨芳菲世界,遊人未賞,都付與、莺和燕。 寂寞憑高念遠,向南樓一聲歸雁。金钗鬥草,青絲勒馬,風流雲散。羅绶⑤分香,翠绡封淚,幾多幽怨?正銷魂,又是疏煙淡月,子規聲斷。;
【作者簡介】;
陳亮字同甫,浙江永康人。光宗紹熙四年,策進士,擢第一。授簽書建康府判官廳公事,未到任而卒。同甫才氣超邁,喜談兵,力主抗金,曾幾次遭受迫害。他與辛稼軒交往至密,詞風亦相近。其愛國壯詞豪氣磅薄,令人感奮。但他的《水龍吟》、《虞美人》等詞,則又婉秀疏宕,不以豪壯著稱。著有《龍川詞》。有《四印齋所刻詞》本。;
【注釋】;
①鬧紅:一本作“鬧花”。形容百花盛開。;
②平莎:平原上的莎草。或說,平整的草。茸嫩:形容初生之草十分柔嫩。;
③遲日:春日晝長,故曰“遲日”。;
④閣雨:把雨止住。閣,同擱。;
⑤羅绶:羅帶。;
【評解】;
這首春恨詞,上片從寫景引向人事。柳媚花嬌,草軟莎平。淡雲微雨,春光宜人。然而這“芳菲世界”卻無人遊賞,都付于流莺飛燕,實在令人生“恨”。下片寫聞“歸雁”而“念遠”,感今憶昔,“幾多幽怨”。這首詞的可貴之處,是用“幽秀”之筆,寫出了家國之情。正由于筆曲意深,含蓄而味永,藝術效果往往并不在壯懷激烈的言詞之下。手法之妙,于此可見。;
【集評】;
徐釚《詞苑叢談》:陳同父開拓萬古之心胸,推倒一世之豪傑,其《水龍吟》詞,乃複幽秀。;
劉熙載《藝概》卷四:同甫《水龍吟》雲“恨芳菲世界,遊人未賞,都付與、莺和燕”。言近旨遠,直有宗(澤)留守大呼渡河之意。;
艾治平《宋詞名篇賞析》:此詞寫的不是兒女情的“春恨”,而是“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那種“春恨”,它寄寓着祖國南北分裂,國恥未雪,家仇未報的悲憤。這樣,便是以“芳菲世界”來比喻淪陷了的中原錦繡河山,而“莺和燕”,則是奸邪小人和賣國求榮之類人物了。;
唐圭璋《唐宋詞選注》:本詞和辛棄疾的名篇《摸魚兒》是同一風格,若論婉麗含蓄,意境深遠,二詞也可說是相映生輝。;
唐圭璋《唐宋詞簡釋》:此首憑高念遠,疏宕有緻。起數句,皆寫景物。“鬧花”兩句,寫樓高風微。“春歸”三句,寫平莎垂楊。“遲日”三司,寫寒暖不定。“恨芳菲”三句,總束上片,好景無人賞,隻與流莺閑燕賞之,可恨孰甚。換頭,因雁去而念遠。“金钗”三句,言當日之樂事無蹤。“羅绶”三句,言别後之幽怨難消。“正銷魂”三句,以景結,傷感殊甚。;
虞美人
東風蕩飏①輕雲縷,時送潇潇雨。水邊台榭燕新歸,一點香泥②,濕帶落花飛。 海棠糁③徑鋪香繡,依舊成春瘦。黃昏庭院柳啼鴉,記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注釋】;
①蕩飏:即蕩揚。;
②一點香泥:或作一“口”香泥。;
③糁:這裡是散落之意。;
【評解】;
這首詞通過景物描寫,委婉含蓄地抒寫了春愁。上片着意描繪春景。輕雲蕩飏,東風送雨,落花飄香,雙燕銜泥。美景如畫,春光宜人。下片對景懷人,以春景映襯春愁。落紅糁徑,海棠鋪繡。深院黃昏,月下憶人。良辰美景,惹人愁思。全詞和婉秀麗,意境美,景亦美,表現了陳亮詞風的多樣化。;
點绛唇 詠梅月
一夜相思,水邊清淺橫枝瘦①。小窗如晝②,情共香俱透。 清入夢魂,千裡人長久。君知否?雨僝雲僽,格調④還依舊。;
【注釋】;
①“水邊”句:用林逋《山園小梅》:“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詩意。;
②小窗如晝:形容月光明亮。;
③雨僝雲僽:指風吹雨打。 僝僽:摧殘。;
④格調:指品格。;
【評解】;
這首月下詠梅詞,以梅言志,借月抒懷。上片寫月下梅影,橫斜水邊。詩人小窗獨坐,暗香幽情,交相融合。下片寫明月清輝伴我入夢,夢中向千裡外的好友緻意。并表示即使遭到風雨摧殘,高潔的品質也不會改變。全詞含蓄委婉,寓意殊深。;
趙汝蕪
如夢令
小砑①紅绫箋紙。一字一行春淚。封了更親題,題了又還折起。歸來?歸來?好個瘦人天氣。;
【作者簡介】;
趙汝蕪字參晦,号霞山,商王元份八世孫善官之子(見《宋史·宗室世系表》)。他的詞極明豔生動,為風雅派中上驷。有《退齋詞》,錄于趙氏《校輯宋金元人詞》者凡九首。;
【注釋】;
①砑:砑石,古人用來磨紙,使之光澤。;
【評解】;
詞中的女子準備好小砑、紅绫和箋紙,打算給遠方的丈夫寫信,催其早歸。和淚作書,已覺凄絕;更兼封緘親題,備極珍重。可就在這一瞬間,她想到寫這樣的信已不止一次,心上人還不知何時歸來。萬種怨情,隻得埋怨天氣。全詞隻就寫信落墨,并未直言别情,但纏綿悱恻之情,已溢于言表。;
李彌遜
十樣花
陌上風光濃處。第一寒梅先吐。待得春來也,香消減,态凝伫①。百花休漫②妒。;
【作者簡介】;
李彌遜字似之,吳縣(屬江蘇)人。宋徽宗大觀初登進士第。南渡後,以争和議忤秦桧,乞歸田。有《筠溪詞》一卷,有《四印齋彙刻宋元三十一家詞》本。;
【注釋】;
①凝伫:形容寒梅莊重挺立。;
②漫:随意。;
【評解】;
嚴冬臘月,鄉間小路上一枝寒梅初綻,為人間帶來春訊。;
然而當春回大地、百花競豔時,她卻香消态凝,端莊自重。詞人勸百花休漫妒之語,包含着對淩寒開放的早梅的無限贊賞。